分享

松果体区的中线及中线外幕下小脑上入路---RHOTON系列论文编译

 新疆王医生 2017-09-20



摘要

目的:于窦汇下方沿着中线进入是处理松果体区病变的常见手术入路。然而,很少有关于中线外幕下小脑上入路的手术显露以及大脑大静脉分支间关系的报道。本研究通过中线、旁中线、外侧和远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来探查松果体区显微镜下及内镜下的解剖关系。

方法:应用显微镜及直性内镜解剖并观察8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的四叠体区结构。观察20例头部CTA并测量松果体的深度、小脑天幕面的倾斜度以及每种手术入路到达松果体的角度。

结果:尽管小脑蚓山顶及回流入大脑大静脉的小脑上、下蚓部静脉通常会阻碍显露,中线幕下小脑上入路具有最短的路径,可直接暴露松果体。中线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虽然到达松果体距离略深,但可减少对回流入小脑幕窦的小脑上表面静脉及四叠体区的大脑大静脉分支的损伤,而且可减少对小脑的牵拉。手术入路由中线向外侧偏移可提供对小脑中脑裂、丘板、滑车神经更好的暴露。内镜辅助可在保护桥静脉情况下对松果体的暴露提供帮助。

结论:掌握不同幕下小脑上入路的特点,有利于在术中更好的显露小脑中脑裂及松果体,减少术中小脑上表面回流入天幕窦的桥静脉及大脑大静脉分支的损伤。




关键词:内镜解剖;幕下小脑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松果体;四叠体池;小脑幕窦;大脑大静脉。


幕下小脑上入路经常用于处理松果体区病变。尽管中线入路最常用,但仍然有位于窦汇及星点之间的中线外入路可供选择。中线入路及中线外入路在手术入路的深度、角度、显露的范围以及血管的损伤风险方面存在差别。本研究针对松果体的不同幕下小脑上入路,包括中线、旁中线、外侧以及远外侧入路,分别进行显微镜及内镜解剖观察,同时测量每种入路到达松果体的深度及小脑天幕面的倾斜度。


方法


尸体解剖


本研究解剖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观察小脑幕切迹后结构。其中6具尸头分别以红蓝色硅胶树脂进行动静脉内灌注。所有尸头均以放大3-40倍的显微镜及直性内镜进行观察。高速钻磨除骨质并以外科操作步骤进行解剖分离。


影像分析


20例行CTA检查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成年患者(男6,女14),平均年龄为62.7岁(40-82岁),对其CTA进行观察,测量到达松果体的距离、小脑天幕面的倾斜度以及手术入路的角度。


12例患者行64层东芝Aquilion 64 system CTA检查,余8例行320层东芝Aquilion 1 system CTA检查,影像学研究在Kyushu大学医院进行,所有患者均无颅内病变继发的占位效应。


影像数据用OsiriX imaging software version 5.9 (http://www.)进行分析,轴位2D多平面重建,所有轴位平面均与OM基线平行。


在观察不同幕下小脑上入路时,同以往报道一致,将枕外隆突到横窦乙状窦交汇处的距离分为三段。中线入路沿着窦汇下方中线进入,旁中线入路沿着内、中1/3交点处进入,外侧入路是沿着中、外1/3交点处进入,远外侧入路沿着横窦乙状窦交汇处的小脑天幕面进入(图1A和B)。横窦乙状窦交汇处的轴位片(图1A)。枕骨内面横窦下方各种入路的起点(图1C–F)。重建形成与轴位平面垂直,同时越过入路起点和松果体的矢状位图像,测量松果体的深度、小脑天幕面的倾斜度以及到达松果体的手术入路角度(图1C–F)。测量松果体与手术入路起点间的距离是为了确认每种入路到达松果体的深度。OM基线与通过手术入路起点及小脑幕上最高点的连线角度为小脑天幕面的倾斜度(图1C–F)。测量OM基线与通过手术入路起点和松果体的连线所成的角度为手术入路的角度(图1C–F)。


图-1.通过中线,旁中线,外侧及远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来测量松果体深度,小脑天幕面的角度。

A:横窦和乙状窦交汇平面的CT轴位像。(平面A,横窦和乙状窦交汇处轴位面)在研究不同幕下小脑上入路中,把枕外隆突到乙状窦的距离分为三段,中线入路沿着中线进入(蓝箭头),旁中线入路是沿着内1/3与中1/3交点进入(黄箭头),外侧入路是沿着中1/3与外1/3交点进入(绿箭头),远外侧入路是沿着靠近横窦与乙状窦交汇处的小脑上面进入(红箭头)。

B:幕下小脑上入路到达松果体的后外侧观。中线入路(蓝箭头),旁中线入路(黄箭头),外侧入路(绿箭头),远外侧入路 (红箭头)。Satoshi Matsuo 版权,允许发表。

C:重建矢状位CT,垂直于A图平面(轴位面)且通过松果体(红圈)和中线手术入路起点(蓝圈)。手术入路起点选择在枕骨内面的横窦下方。松果体(红圈)与手术入路起点(蓝圈)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松果体的深度。小脑天幕面倾斜度被定义为OM基线与通过手术入路起点(蓝圈)和小脑天幕面最高点(黄圈)连线所成的角度。

D:旁中线入路:垂直于A图平面并通过松果体(红圈)与近中线手术入路起点(蓝圈)的CT矢状位图像。

E:外侧入路:垂直于A图平面并通过松果体(红圈)与外侧手术入路点(蓝圈)的CT矢状位图像。

F:远外侧入路:垂直于A图平面并通过松果体(红圈)与远外侧手术入路点(蓝圈)的CT矢状位图像。


结果


松果体区的解剖


松果体位于胼胝体压部前下方,三脑室后方,丘板上方,大脑大静脉前方,两侧丘脑枕间。这一解剖位置深在的区域也称为小脑幕切迹后区,位于中脑后方,对应松果体区和大脑大静脉所在区域(图2,3)。


神经毗邻关系


除后方以外,小脑幕切迹后区均被神经组织包绕。小脑幕切迹后区的前壁从上到下依次为松果体、上下丘、小脑蚓舌部和小脑上脚(图2A,2D,2E,3)。缰联合形成松果体与三脑室后上部的连接,后联合形成松果体与三脑室后下的连接(图3B)。丘板下方的切迹后区前壁中间部分由小脑蚓舌部和小脑蚓的最高部分构成,外侧部分由小脑上脚构成(图2E和3A)。小脑幕切迹后区的顶由胼胝体压部的下表面、穹隆脚的终末端以及海马连合构成(图2A, 2D, 2E, 3A,和 3B).小脑幕切迹后区的底部由位于中央的小脑蚓部山顶、小脑半球中央叶和位于外侧的小脑半球方形叶构成(图2D, 2E, 3A)。小脑幕切迹后区向下与小脑中脑裂相通(图1F)。小脑幕切迹后区的外侧壁由丘脑枕、穹隆脚和胼胝体压部下方的大脑半球内侧面构成(图3B)。丘脑枕位于松果体外侧(图3C)。穹隆脚构成丘脑枕后方的外侧壁(图3B和C)。小脑幕切迹后区外侧壁的后部由海马旁回和齿状回构成(图3B和C)。


图2.小脑幕切迹后区的神经血管关系。

A:左侧小脑幕切迹的外侧观。左侧大脑半球已经被切除。小脑幕切迹位于小脑幕缘。小脑幕切迹以其与脑干的关系分为前,中,后区。小脑幕切迹后区即松果体区,位于中脑后部及小脑幕顶之间。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在小脑幕切迹前区发出,绕过脑干到达小脑幕切迹后区。大脑内静脉于中间帆行走,基底静脉起自小脑幕切迹前区,绕过中脑,在小脑幕切迹后区汇合,回流入大脑大静脉。松果体位于三脑室后部、大脑大静脉前方,胼胝体压部前下部和丘板上方。

B:切除左侧大脑半球,仅仅保留左侧颞叶后的左侧小脑幕切迹上面观,左侧侧脑室颞角顶部及部分海马旁回被切除,基底静脉于小脑幕切迹前区起自大脑前及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处,大脑内静脉在小脑幕切迹后区汇合回流入大脑大静脉。

C:小脑幕切迹及小脑的上面观。大脑半球及小脑幕被去除以暴露小脑半球天幕面。大脑后动脉的远端被切除以暴露小脑上动脉走行。小脑上动脉通常于动眼神经下方由基底动脉以单干发出,右侧以双干发出。小脑上动脉走行于三叉神经上方、滑车神经下方到达中脑与小脑间的小脑中脑裂,小脑中脑裂后唇的浅部是由中间的山顶和外侧的方形叶构成,在穿行出小脑中脑裂过程中,小脑上动脉发出分支到达小脑半球天幕面。

D:左侧小脑幕切迹后区即小脑半球天幕面的后外侧观。在侧脑室体部水平切除右侧枕、顶、颞叶,切除右侧小脑幕以暴露小脑半球天幕面。上下小脑半球静脉引流小脑半球天幕面静脉,并在回流入小脑幕窦之前汇合。后胼周静脉,引流扣带回后部静脉,在胼胝体压部回流入四叠体池内的大脑大静脉。

E:放大观。大脑内静脉,后胼周静脉,基底静脉,小脑上蚓静脉均回流入大脑大静脉。上下丘位于松果体的后下方。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走行于松果体旁并进入三脑室顶部的中间帆。脉络膜后外侧动脉起自于大脑后动脉,经脉络裂进入侧脑室。


图3 小脑幕切迹后区的神经关系

A:去除左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后的小脑幕切迹后区的矢状位观。后切迹区的前壁是由松果体、上下丘、蚓舌部构成。顶部由胼胝体压部下面及穹窿体后面构成。底由小脑蚓山顶及中央叶构成。后切迹区向下延伸进入小脑中脑裂。

B:在上丘水平切除右侧半脑干的右后上面观。缰联合和后联合形成松果体与三脑室后部的连接区。丘脑枕、穹隆脚、海马旁回形成小脑幕切迹后区的外侧壁。

C:小脑幕切迹后区外侧壁及颞叶内侧面的下面观。脑干及小脑被切除,位于松果体外侧的丘脑枕与位于丘脑枕后方的穹隆脚形成小脑幕切迹后区的外侧壁。


动脉毗邻关系


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于小脑幕切迹后区。大脑后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分叉处向后环绕中脑,穿过大脑脚池和环池到达小脑幕切迹后区,通常在其向上越过小脑幕缘时分叉形成终末支,即距状沟动脉及顶枕动脉(图2D)。小脑上动脉起自基底动脉尖部附近,通常起自一干或双干,走行于动眼神经下方,环绕脑干(图2A-C),于滑车神经下方三叉神经上方进入小脑中脑裂(图2C),出小脑中脑裂后小脑上动脉发出分支供应小脑天幕面(图2D和E)。大脑后动脉供应上丘下界以上结构,小脑上动脉供应下丘上界以下结构。


静脉毗邻关系


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以及大脑大静脉及其分支均穿行于小脑幕切迹后区(图2A,B,D,E)。大脑内静脉起源于侧脑室Monro孔后方,穿过中间帆,进入小脑幕切迹后区并与对侧大脑内静脉汇合形成大脑大静脉(图2A,B,D,E)。基底静脉由大脑前静脉与侧裂深静脉汇合(图2B),基底静脉于中脑与颞叶之间向后走行到达小脑幕切迹后区,汇入大脑内静脉或大脑大静脉(图2A,B,D,E)。前距状静脉即枕内静脉,引流楔叶和舌叶前部区域,回流入大脑大静脉。胼周后静脉,引流扣带回后部区域,绕过胼胝体压部回流入大脑大静脉或四叠体区的大脑内静脉(图2D和E)。丘静脉引流丘板区域向后走行回流入小脑中脑裂静脉、大脑大静脉或小脑上蚓静脉(图4C,4D和5)。松果体静脉起自缰三角区域,向后走形于松果体的上方或下外方,回流入大脑内静脉或大脑大静脉(图4C,4D和5)。大脑大静脉走行于胼胝体压部下方并于小脑幕顶汇入直窦(图2A,2B,2D,2E)。大脑大静脉与直窦的交角变化较大,当小脑幕顶在胼胝体压部水平下方时,大脑大静脉与直窦近乎水平;当小脑幕顶在胼胝体压部水平上方时,大脑大静脉必须急剧向上转向以达到天幕顶部的直窦,因此二者形成锐角。


幕下入路


入路的深度及角度


窦汇下方中线入路在4种手术入路中达到达松果体距离最短(平均5.9 ± 0.4 cm, 范围4.7~6.5 cm;表-1),而其他三种中线外入路基本一致,均比中线入路到达松果体深约5mm以上(表-1)。中线部位小脑天幕面倾斜度的平均值是35.2°±6.9°(范围21.0°~46.8°),是4种手术入路中倾斜度最大的。手术入路越向外侧偏移,小脑天幕面倾斜度逐渐减小(表2)。中线入路手术角度的平均值20.3°± 5.8°(范围7.6°~30.1°),与旁中线及外侧入路基本一致,但远外侧入路手术角度最大,达到(24.0°±3.3°(范围17.1°~29.6°,表3)。


表-1.幕下小脑上入路中松果体的深度


表-2.幕下小脑上入路中小脑天幕面与OM基线的角度


表-3.幕下小脑上入路中松果体与OM基线的角度


动脉特点


幕下入路走行于大脑后动脉下方及小脑上动脉上方之间(图4、5)。大脑后动脉主要位于幕上,向下覆盖部分小脑幕切迹区。小脑上动脉多在小脑中脑裂和小脑天幕面走行于松果体下方,一般不达到松果体区,除非存在血管迂曲或延长。供应小脑幕切迹后区的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膜动脉的小分支血管包括上下丘动脉,丘脑动脉和松果体动脉,在切除松果体区占位的过程中,这些小分支动脉比主干更容易受到损伤。


静脉特点


在小脑幕下入路中有两处可遇到较大静脉主干。一处是穿行于小脑幕下区引流小脑半球进入小脑幕窦,然后回流入窦汇、直窦及横窦的桥静脉,另一处是四叠体池内包绕松果体的大脑大静脉属支(图4,5,6)。


图4:显微镜及内镜幕下小脑上中线入路(A和B),以及右侧旁中线入路(C和D)到达松果体区。

A:显微镜下中线入路到达松果体区。打开四叠体池暴露上蚓部静脉,枕叶内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内静脉及大脑大静脉。在中线入路中为暴露松果体,上蚓部静脉需要被牵拉或损伤。

B:内镜中线入路。

C:显微镜下右侧旁中线入路到达松果体。可以在不损伤静脉情况下在上蚓部静脉及大脑内静脉间显露松果体及上下丘,旁中线入路可在松果体周围大静脉间打开视角观察松果体。

D:内镜旁中线入路。松果体在大脑大静脉分支间暴露,牵拉小脑可以到达上下丘。


打开硬膜后,通常首先可见小脑幕下区的桥静脉(图6)。这些桥静脉引流区域较大,即使切断少量桥静脉也会引起严重的小脑肿胀和出血性脑梗死等并发症。在中线入路中,为到达四叠体池及松果体,通常需要牵拉或阻断回流入窦汇及直窦的桥静脉,当到达四叠体池时,在松果体下方通常可以见到起自小脑上蚓部及小脑中脑裂的大脑大静脉分支,可能妨碍沿中线显露松果体区(图4A,4B)。在中线外侧入路中,引流小脑天幕面前部的半球上静脉及引流小脑半球枕下面的半球下静脉,向上行走汇合形成桥静脉,引流较大的小脑区域。这些桥静脉通常在小脑幕中1/3回流入小脑幕窦(图6B-F)。旁中线入路及远外侧入路较外侧入路更少碰到这些桥静脉。然而,桥静脉的位置变异很大,选择适当的中线外侧入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牺牲桥静脉。


分离包绕四叠体池的蛛网膜组织,暴露由大脑大静脉分支形成的包绕松果体的第二层静脉。其中小脑上蚓静脉、小脑中脑裂静脉于中线下方进入大脑大静脉,而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在中线上方进入大脑大静脉(图2A,2B,2D,2E,4,5)。在中线入路中,如果严格按照中线深入,术中小脑上蚓静脉和小脑中脑裂静脉在松果体下方由上至下对齐排列,可能需要对其进行牵拉或切断。将手术入路向中线外侧移位,随着入路向中线外侧偏移,下方小脑中脑裂的大脑大静脉分支与上方的大脑内静脉分支间的夹角得以打开,有可能避免损伤这些静脉,为到达松果体而不损伤静脉提供通道,但一些小静脉分支如引流松果体及其周围神经结构的松果体静脉的损伤难以避免。


图5:右侧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A和B),远外侧入路(C和D),分别显微镜及内镜下到达松果体。

A:显微镜下右侧外侧入路到达松果体。注意中线外入路可以在浅部半球静脉回流入小脑幕窦水平及在大脑大静脉水平上蚓静脉前方暴露松果体。

B:内镜外侧入路。

C:显微镜下右侧远外侧入路到达松果体。入路越靠外侧,上蚓静脉和大脑内静脉间的空间越大。

D:内镜远外侧入路。


图6.显微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到达松果体区

A:小脑枕下面。扁桃体返静脉向上汇入小脑下蚓静脉,小脑下蚓静脉沿蚓球裂上行回流入中线旁的横窦,小脑半球下静脉上行回流入天幕窦。右侧半球下静脉与扁桃体返静脉沟通。

B:小脑幕下后面观。下蚓静脉引流扁桃体及下蚓部及其周围半球区域回流入中线旁横窦。上下半球静脉引流小脑枕下面及小脑幕面并回流入小脑幕窦,小脑幕窦回流入直窦或横窦。中线旁幕下小脑上入路从两组半球桥静脉间进入,可在不损伤桥静脉情况下到达松果体。然而,中线入路则需经常牵拉或阻断这些静脉。

C:右半侧小脑幕下区后面观。上下半球静脉引流小脑枕下面及小脑幕面并回流入小脑幕窦,小脑幕窦在后颅窝回流入直窦。

D:左半侧小脑幕下区后面观。上下半球静脉引流小脑枕下面及小脑幕面并回流入小脑幕窦,小脑幕窦在后颅窝回流入横窦。

E:小脑幕上面观。大脑半球被切除保留小脑幕。每侧小脑幕均有两组小脑幕窦。内侧小脑幕窦(黄箭头)走行于内侧,在直窦与横窦交角处回流入直窦。外侧小脑幕窦(红箭头)由颞叶基底面及外侧面静脉与枕叶的静脉汇合形成,包括:Labbe’静脉、颞底静脉和枕静脉,走行在小脑幕外侧并回流入横窦终末端。

F:小脑天幕面的上面观。小脑幕被切除但保留小脑幕窦、岩上窦,直窦,横窦。内侧组小脑幕窦由上下半球静脉组成,走行于小脑幕内侧并回流入窦汇或直窦。

 

讨论


深度及倾斜度


已经充分确认,在幕下小脑上中线入路中,突出的小脑山顶及方形叶限制器械工作角度,影响深部松果体的照明,每种入路中小脑天幕面的深度及角度均可影响手术操作。然而,这些不同的深度及角度以前尚未明确。尽管中线外侧入路到达松果体区较中线入路深达5mm以上,但我们发现不同中线外侧手术入路到达松果体的深度相差不过几毫米。另一方面,当手术入路由中线向外侧偏移时,小脑上表面(天幕面)的倾斜度发生显著变化,中线入路小脑天幕面倾斜度是外侧及远外侧入路的2倍,中线及旁中线入路的小脑天幕面的倾斜度也比外侧及远外侧入路大。因此,中线及旁中线入路到达松果体区比外侧及远外侧入路需要对小脑半球的牵拉更大。中线外侧入路,尤其是通过小脑幕中外1/3部分的中线外侧入路,到达松果体区对小脑半球的牵拉较小。然而,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经小脑幕中1/3的入路,对于小脑上表面的桥静脉损伤风险增大。

幕下小脑上入路经常用于处理松果体区病变。传统的幕下入路到达松果体是沿着窦汇下的中线进入,但是由于小脑蚓部山顶的高度,使得中线入路较中线外侧入路对小脑半球牵拉较大。中线外侧入路,包括旁中线,外侧,远外侧入路,可减少对小脑半球的牵拉,增加对小脑幕切迹后区的显露。旁中线入路及外侧入路用于处理松果体区病变,远外侧入路被用于处理中脑后外侧病变而非松果体病变。Komune等报道了枕外侧开颅幕下小脑上远外侧入路,可在不切开小脑幕的情况下到达下丘。我们发现通过横窦和乙状窦附近的远外侧入路同样可以到达松果体。中线外侧入路对于小脑中脑裂前壁的结构,如丘板及滑车神经的显露具有优势。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当手术入路向外侧偏移时,丘脑枕可能遮挡部分松果体,妨碍位于三脑室顶部两侧丘脑间在中线上自松果体向前延伸的病变的显露。


动脉


供应松果体区的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在松果体手术入路中较静脉损伤几率小,因为动脉不像静脉那样向后穿行到达松果体区。动脉损伤的最大风险在于进入四叠体池周围的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脉络膜动脉的小穿支血管受损。


静脉


阻断小脑上蚓部静脉、小脑半球静脉及蚓部桥静脉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Kodera等报道如果静脉侧枝循环被保留,这些静脉是可以阻断的。然而,Page等报道了一例中线入路中阻断小脑半球及蚓部桥静脉后引起严重小脑肿胀病例。Jakola等报道中线入路损伤小部分小脑幕桥静脉导致小脑静脉性梗死及出血。尽管对于小脑半球和小脑幕的静脉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解剖研究,目前仍然不能确定在术前或术中哪些静脉可以被阻断。即使术前静脉成像也只能显示尸检中的部分静脉。为避免灾难性并发症,在设计手术入路时需要考虑将桥静脉损伤的数量及其直径降到最低。一般而言,小静脉通常汇合形成桥静脉回流入小脑幕窦,桥静脉的闭塞导致小脑半球大面积静脉回流障碍。小脑牵拉合并静脉损伤将会比任何单一因素引起脑损害的风险更高。为避免灾难性并发症,设计手术入路时亦应考虑减少脑牵拉。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能减少对小脑的牵拉,并可在不损伤桥静脉情况下到达松果体病变。


手术暴露


通常以枕下中线纵切口来暴露松果体病变。通过这种切口,可向外侧扩大位于横窦下方、中线部位的骨窗,用于旁中线入路及外侧入路,另一种到达小脑上表面远外侧部分的常用入路是乙状窦后入路,通过这一入路,可以向内侧方向扩大骨窗,以进行外侧入路,但这一入路是否可行取决于回流入小脑幕窦的桥静脉结构。而且,乙状窦后切口可以向内侧移位,偏移常规的以星点下方为中心的切口,以便进行旁中线及外侧入路。还有一种入路有利于进行单侧旁中线、外侧、远外侧入路,此入路为马蹄形皮瓣,从乳突区向上,沿上项线到窦汇,再沿中线向下。虽然大多数松果体区病变均通过中线切口完成。但是,中线外侧入路有很多明显优势,可以减少四叠体池静脉及小脑幕桥静脉的损伤。


内镜幕下入路


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用于松果体区囊肿,表皮样囊肿和星形细胞瘤,而且被认为是显微镜到达松果体手术入路的替代方案。Hasan等通过测量手术空间自由度来定量对比研究内镜和显微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在通过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到达松果体术中,他们所报道的外侧入路即本研究中的远外侧入路可提供最大程度的外科显露和近乎垂直的工作角度,而中线入路可提供最大的水平角,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可减轻对小脑的牵拉,并可在不损伤桥静脉的情况下到达松果体病变。(图4B,4D,5B,5D)


结论


幕下小脑上入路,包括中线,旁中线,外侧及远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可为切除松果体区的绝大多数肿瘤提供手术入路。了解不同幕下小脑上入路的差异,包括入路的深度及角度的不同,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可在幕下小脑上区及四叠体区水平对静脉进行最小程度的离断,减少术后并发症。内镜辅助幕下小脑上入路有助于到达松果体区,尤其有利于选择静脉损伤最小的入路。


原著作者: Aaron  Cohen  
编译者:付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硕士;
审校:赵贤军,医学博士,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一病区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