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因为丰富的香料物产,有着色彩斑斓的味觉体验,各个民族人群汇聚于此造就了多样的饮食文化。肉骨茶(Bak-Kut-Teh)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我们熟知的南洋之味肯定有它的一席。
肉骨茶(Bak-Kut-Teh)叫茶不是茶,实为混合中药、各种香料与猪肉骨熬制的浓汤。Bak-Kut-Teh是其闽南话的发音,有些类似“巴咕嘚”。在东南亚,肉骨茶又因调味的区别分为两个流派:分别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海南派,胡椒风味浓郁;以及马来西亚为达标的福建派,药材风味浓郁。
《十二道锋味》谢霆锋与桂纶镁曾经走访新加坡知名度很高的肉骨茶餐厅“黄亚西肉骨茶”,让大家以为正宗的肉骨茶只有在新加坡才能吃到,其实有些偏颇。因为马来西亚作为福建派肉骨茶的代表之地,地道二字当之无愧,但因其更偏重药材的使用,很多初次体验肉骨茶的人接受度就没有胡椒口味那么高了。
关于肉骨茶的起源说法颇多,但每个版本都不外乎普通劳动人群无意间把猪骨与药材汤相结合食用,偶然得到美味的碰撞,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应该说,肉骨茶是市井美食的代表,但时至今日在东南亚,无论是街头茶餐厅还是高档食肆,都有肉骨茶的身影。东南亚气候潮湿,药食结合的肉骨
一方面提供好口味,一方面有强身健体的滋养功效,受到大众欢迎自然顺理成章。
历史上华人下南洋营生,艰苦奋斗为一门生计,同时把很多家乡福利带到了当地,干货行、药材铺子等等在异乡发扬光大,像风靡东南亚的小药膏和各种古早味美食如今已是名震一方。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华人在异乡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
如今在东南亚国家的人群构成中,华人依然占有很大比重,并且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很多当地的干货行,都会买到店家自制的肉骨茶料包,药材香料按比例调配好,买回家按说明操作即可得到很地道的美味,也想相当方便,尤其是对于外地游客或者暂时还未到过当地的人来说,在异乡也能尝到南洋风情。
今天要做的是福建派肉骨茶。
食材
本地人会将少油的猪肋排切成一指长,蘸取浸泡小红椒圈的酱油食用,“这才是道地的吃货才应该有的姿势”,椒圈豉油在粤式料理也比较常见,追根溯源起来也算同宗同祖。
我在购买食材时,只剩下几根肉不多的肋排,索性同时买了几块脊骨,心想酱脊骨与其相似,食材通用应该也不会差。制作方法上,即使本地人每个家庭每个餐馆的操作流程也不尽然相同,不敢说正宗,只是针对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
参加@新浪美食的试用团,正在试用#大松IH压力电饭煲#,所以冒出这个想法,把肉骨茶的做法制作成电饭煲食谱,一方面方便很多家里没有砂煲的朋友,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电饭煲做料理比较省力的特性,对厨艺要求也不算是很高,所以另一方面也方便像我这样的懒人或者厨艺小白也能吃到美味。
#大松IH压力电饭煲#的微压特性让其相较于普通电饭煲,更适合蒸炖类的料理制作,但又不至于搬出一个压力锅那么大张旗鼓,不费力却能轻松制作美食是我最喜欢的一点。米饭的制作更是不在话下,关于更细致的#大松IH压力电饭煲#测评文章与煮米饭的那些事被我单独整理在上一篇文章里#大松IH压力电饭煲#开箱试用感受&煮米饭初体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使用#大松IH压力电饭煲#炖煮肉类基本上半个小时就OK了,非常高效,但不同于普通压力锅掌握不好技巧分寸容易过头,造成排骨之类的太过酥烂。肉骨茶的料包是药材搭配香料,药材一定是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炖煮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的。所以在实际制作中,我先将料包额外煎煮一段时间,取其精华汤汁与肉骨一起放入电饭煲内烹煮。当然,省力做法将料包直接与食材一起放入电饭煲一起烹煮也没什么不可。
制作方法
1,按料包的分量说明加入足量的水,先将调料包煎煮半小时,这个时间可以忙一些其他的准备工作。
2,肉骨飞水去血污与杂质,盛入容器待用。
![]() 3,大蒜7、8粒去衣油炸或煎制金黄,吸油纸去除多余油分,待用。
经油预处理的蒜粒有独特的芳香,平时炖煮食物推荐大家试一试。也有做法用完整不去衣的蒜头,日后再尝试一下。
![]() ![]() 4,切几片姜铺到电饭煲内胆锅底,放入处理的蒜瓣,码放飞过水的肉骨。
![]() ![]() ![]() 5,事先煎煮的料包汤汁一并倒入锅内,注意水位线不要超过,如果很不幸你之前的水加的有些少,没关系,少补充点开水即可,一定是开水。如果有类似萝卜之类的耐煮的食材蔬菜,可以同时放,青菜千万不要这个时候。
![]() 6,选择蒸煮功能半个小时即可,煲汤就太过软烂了,肉的口感会不好,所以我们提前煎煮了药材料包。
![]() 7,电饭煲跑马灯的时候,可以烫个青菜,准备小红椒圈泡上酱油,或者蒜泥等蘸食的小料。
8,程序走完,沿锅边淋上黄酒,加入配菜,吃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好了,试用#大松IH压力电饭煲#轻松制作东南亚经典之味【肉骨茶Bak-Kut-Teh】就完成了。祝你吃,好身体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