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

 思明居士 2017-09-20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内篇·胠箧》,但和《杂篇·盗跖》也有很大关联。有一些学者认为庄子中的一些内容是对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本人的攻击,甚至质疑盗跖篇的真伪,这其实是没有从老庄学说本身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命题。


所谓齐物论,是道家基本主张。道家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同理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当你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制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在《道德经》里,老子是这样表述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没有差异就不存在圣人和大盗。



道家提倡自律,不关心善恶,也无所谓善恶,因为善恶也是人强行区分的。道家认为什么是善呢?——上善若水,你顺应自然,顺应天道,就是善。我们也不要纠结别人恶不恶,因为一旦我们这么做了,我们就成了抢占道德至高点的“圣人”,圣人眼里总会有大盗的,所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以这么说,法家是基于对个体的不信任诞生的思想体系,道家是基于对个体的信任诞生的思想体系,而儒家是一个折衷的思想体系,既相信性善又主张束缚。

99
30评论
分享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语出《庄子·胠箧》篇,是对老子思想的阐释,没有脱离《老子》的范畴。由于《老》比《庄》简洁,我们引用《老子》第18、19两章来阐释这个问题。

《老子》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两章连起来看,老子把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几乎都给否定了。《老子》第38章说得更清楚:“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仁义礼智信是怎么产生的?是“大道废”之后的一系列替代物。有仁义礼智信,必然也就产生了响应的对立面,比如不忠、不孝、虚伪、盗贼等。因为这些都是人为提出的主张,不符合道法自然的原则,是一种“有为”,有为必败。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三条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庄子·胠箧》篇也跟着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但老子说,这三条主张,不过是一种文饰,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回到“道”的层面,所以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两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同样,庄子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在《胠箧》篇的末尾,也是返归于“道”:“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至此,大家应该可以明白,圣人代表仁义,所谓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本义不过是“仁义不死,大盗不止”。“仁义”是人为的,非道的,违反自然的。只有回归于“道”,大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天下太平。

最后,咱们举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了。早期我国常常提倡学习好人好事,学习道德模范(等同于古代的“仁义道德”),希望由此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这种方法虽然有效果,但并非根本之“道”。什么是根本之道?邓公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为非作歹的人自然会减少,乃至消失。甚至两千多年前的太史公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需要刻意去提倡仁义道德。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自然就有了仁义道德。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诚哉斯言!

展开全部
68
10评论
分享

古往今来,对这句话有很多角度和层次的解释,并没有标准答案。楼主把“圣人不死‘的”死“,从言论消亡的角度来说,不能说错,只能说比较简陋。

篇幅有限,我们不从后世各个朝代的注疏去连篇累牍的理解,仅仅把《庄子》里相关的段落读懂,就可以理解这句话基本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是从相对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是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的延续和深化。这两句话的确有些关系,但庄子说的完全是另一回事,不能只从相对主义的角度来看。

这句话,体现了庄子的政治哲学。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并不是把圣人和大盗作为相对的两极,两者并不是反义词。这在《庄子 祛箧》里有非常生动的比喻:庄子说,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物,用最好的材质做容器,加了最坚固的锁,但这只能防小偷小摸,大盗来的时候,是把财物连同容器一起偷走,偷走的时候,你的锁越坚固,大盗越高兴,因为财物就不容易掉出来了。

在这个比喻里,大盗就是大盗,但圣人并不是圣人,而是比喻里的容器、锁。

这是什么意思呢?

庄子又举了个例子: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一直都按照圣人之法治国,治理的很好,所以,一般的侵略、叛乱都不怕。可是有一天,田陈氏直接篡夺了齐国的王位,自己当了齐王。田陈氏就是大盗,他在窃国的时候,唯恐齐国原来治理的不够好,齐国治理的越好,他篡国就越简单。

在这个例子里,大盗就是窃国者,但圣人并不是圣人,而是例子里治国的方略。

庄子最后下了结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所以,综合这一个比喻,一个例子,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何谓圣人?是天下秩序的立法者,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政策,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是仁义礼智信。

但这些秩序、道德、方略一旦实施,在一般人眼里虽然是好事,但是让那些大盗们看见了,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欲望,他们会利用这些秩序、道德、方略,来为自己的私利服务。最后,篡夺权力,博取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天下打乱,道德沦丧,普通人流离失所的情况。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绝圣弃智,更安全。

庄子的这个道理对不对,我们不说,但这句话的意思,却是庄子政治哲学的一种表达。

展开全部
559
155评论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