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音乐史经典论述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9-20

1.格里高利圣咏的形式和特征。

基督教成为官方宗教后,很快在各地广泛传播,随之而来的礼拜仪式也逐渐形成规模和系统,但各地的礼拜形式及其音乐部分——圣咏各具地方色彩(如一百个人演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流行的主要有这样几个:罗马的古罗马圣咏(Old Roman chant)——是罗马最古老的圣咏,它与后来成形的格里高利圣咏之间,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格罗夫音乐辞典中有一个词条是Gregorian and Old Roman chant,其中较为详细的探讨了两者的关系问题;安布罗斯圣咏来自于米兰。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在罗马形成两个教会音乐发展中心,一个是罗马城,在那里建立的第一所教会唱歌学校(传说是格里高利所建),专门为礼拜仪式培养咏唱圣咏的歌手(算是较早的专业音乐学校),而另一个中心就是米兰,主教安布罗斯从东方教会借鉴,在礼拜仪式中加入以应答方式咏唱诗篇的形式,并亲自编写赞美诗,从而在米兰形成了以他命名的“安布罗斯圣咏”;莫扎拉比克圣咏流行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凯尔特圣咏流行于爱尔兰、苏格兰及英国北部。他们多少受到安布罗斯圣咏的影响;高卢圣咏流行在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地区,后来丕平登基为法兰克国王后(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高卢圣咏被禁止,强迫推行罗马礼仪和圣咏,他的继位儿子查理大帝,更进一步在政治上扩张,使得各地都实行罗马礼拜仪式传统,从而在约89世纪左右,形成了以罗马礼仪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礼仪因素的统一的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格里高利圣咏。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是个混血,一是教权和王权的联合,一是综合不同地区音乐及礼仪因素的结果(主要是罗马和高卢)。


那么如此看来,似乎与教皇格里高利本人没什么联系,以他的名字命名圣咏的缘由又在何处呢?在一些音乐史著作中,有一些说法,说他曾派人到各地搜集圣咏,并编了两本圣咏集(一本弥撒唱经本,一本日课唱经本),还创建欧洲最早的圣乐学校,还有传说格里高利听象征圣灵的鸽子对他唱圣乐,从而记录下曲调,形成圣咏。但可以肯定的是格里高利一世在6世纪末上任时,确实在统一罗马礼仪音乐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他在整顿教会内部的纪律、财政管理和礼拜制度着手,以政治家的魄力和手段,使罗马教会的势力得以巩固和扩大。后来,为了维护教皇的权威,赞扬格里高利一世的功绩,在加洛林王朝当权者的重视下,罗马教会的圣咏(格里高利圣咏集及之后编写的新圣咏)统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一般特征

无伴奏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旋律:一般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音域经常控制在比较狭窄范围内


格里高利圣咏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


格里高利圣咏旋律根据歌词与歌声的结合关系分为三种类型:音节式——一字对一音;纽姆式——一字对一个多音;花唱式——一字对若干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


2.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历史地位。

巴赫(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


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他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的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


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


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巴赫在这部作品中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性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


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29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3.简述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和发展。

歌剧诞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意大利,这种体裁把舞台戏剧与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音乐中包括各种独唱、对白、合唱和器乐演奏。


早期巴罗克歌剧的一个直接的灵感来源是古希腊的戏剧。在那些戏剧中,合唱和一些抒情段落是需要歌唱的。人们相信古代音乐具有打动听众情感的力量,因此,也希望以类似的形式为基础来创作当代的音乐。


歌剧的更加直接的来源是幕间剧。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和喜剧的幕间上演的音乐短剧。在一些重大的礼仪性的场合上,幕间剧可以变得非常壮观,有合唱、独唱和较大的乐队。


歌剧的诞生是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小组的活动分不开的。这个小组理论在佩里和卡契尼的一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实践。首先是在1597年,他们都为诗人利努契尼的诗歌《达夫尼》谱写了音乐。这部作品可能是最早的歌剧,可惜只有一些片断保存下来。1600年,佩里为利努契尼作词的《优丽迪茜》谱曲,卡契尼也参加了这个作品的一部分音乐创作。两人都在1601年出版了这部作品的总谱。它们代表了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


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他直接参照了利努契尼以前所写的《尢丽迪茜》,并把它扩充成了五幕戏。每一幕表现情节发展的一个阶段。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


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开始出现角色增多、布景豪华、强调壮观场景和娱乐性的倾向。同时,宣叙调和咏叹调开始明确地分开,前者近似说话,后者是旋律性的和分节歌式的。


17世纪后期,意大利歌剧在那波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那波利风格”。代表作曲家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第。在他创作的一百多部歌剧(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中,优美的声乐旋律线条被简单的和声所支持,形成简洁的织体。宣叙调被分成两类,一类是干唱宣叙调,只用通奏低音乐器组伴奏。另一类是助奏宣叙调,由弦乐伴奏,有时也动用乐队中的其它乐器。这种宣叙调通常用于比较紧张的戏剧性场景中。在咏叹调中,返始咏叹调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的咏叹调。它为声乐技巧的展示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从头反复的段落中,歌手经常可以增加即兴的装饰。在斯卡拉第晚期的歌剧中,还开始采用了由“快、慢、快”三段组成的序曲,成为后来典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


4.贝多芬一生通常被分为几个创作时期?指出这几个时期的起止年代,并结合主要作品谈谈他第二个时期的创作特征。


第一个时期是17941800年。这一时期他写了13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


第二个时期是18011814年。这一时期他又有14首奏鸣曲问世。这些作品是贝多芬脱离18世纪传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成为进入他创新阶段的钢琴作品。从《暴风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贝多芬用最平凡的素材和最朴素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他那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想。

第三个时期是18161822年。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了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晚期风格的体现。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不再像早期和中期的作品那样感情激烈、充满矛盾,而给人超凡的宁静与精神的升华。在钢琴音乐史上,贝多芬是继巴赫以后又一位傲然屹立的巨人。巴赫站在复调音乐之巅,贝多芬则立在主调音乐顶峰。两位伟人所创造的钢琴作品堪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最高典范。正因为如此,音乐史学家曾将巴赫的48首平均律钢琴曲和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分别奉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


5.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1、在情感表现方面,反对浪漫主义的感情夸张,追求冷静、约束、理智和普遍的感情,以获得一种古典式的均衡与完美。


2、在具体音乐手法方面:

崇尚巴罗克时期的组曲、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曲、帕萨卡里亚、恰空等形式。


织体以对位为主,提倡复调音乐。

调性以自然音阶为基础,但融进了现代技法,如双重调性、多调性等。


节奏匀称稳定,有时采用较复杂的节奏模式。

配器少用弦乐,多用管乐和打击乐,不用大编制的管弦乐队,追求简练、明澈的效果。


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上,反对综合艺术,而提倡“纯音乐”。


3、新古典主义音乐并非真正回到巴罗克、古典主义时期,它的艺术观点是对古典时期美学原则的重新反思与应用。


4、新古典主义音乐毕竟处在20世纪,作曲家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性,或多或少地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同时使用现代作曲技术手段,如不协和音响、多调性、复杂的节奏组合等,是对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所以叫“新”古典主义。


6.简述瓦格纳的乐剧创作及其音乐上的主要特点:

瓦格纳在音乐史上是以歌剧艺术的改革者的身份出现的。他在早期、中期创作的浪漫歌剧《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赛》、《罗恩格林》还没有充分体现出他的歌剧改革思想。


瓦格纳的乐剧理论和以《尼伯龙根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为代表的乐剧创作对西方音乐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预示了西方音乐后来的发展。


其作品特点如下:

1.瓦格纳彻底打破了意大利歌剧的分曲结构,每一幕的音乐都是连续不断的。


2。他以主导动机的运用而著称。这是一种与特定的角色、物体或思想有联系的反常出现的音乐动机。它为瓦格纳提供了一种使音乐和戏剧都获得统一的手段。例如在《指环》中,主导动机非常之多,几乎是连续使用,构成一个密集的主导动机网。它们既可以通过主题之间的类似暗示它们的联系,也可以通过主题的变形或与其它主导动机的对位结合来暗示情节发生的变化。


3.瓦格纳的音乐是用一种“无穷尽的旋律”加以展开的。这是一种音乐织体,其中 


的主导动机和它们的再现与变化,提供了一种旋律材料的不间断的流动,很少有终止式或明显的停顿的痕迹。


4.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持续的离调和转调,以及对终止式的避免对后来的作曲家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最终导致调性和声体系走向解体的边缘。


5.瓦格纳还是一位配器的大师,在乐剧中,他空前地提高了管弦乐队的作用。


7.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征:

俄罗斯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在俄罗斯兴起的,作曲家从自己本土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创作出异彩纷呈的音乐作品的学派。


俄罗斯第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是格林卡1804-1857),他被尊为俄罗斯音乐的创始人,他创作了第一部俄罗斯民族歌剧《伊凡·苏宁》,并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闻名。


特征:格林卡的音乐创作既从俄罗斯民间音乐吸取营养,又从俄国城市音乐文化中得到启迪,同时还大量地借鉴了西欧各国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成果。从而把俄国的音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随后,著名的“五人团”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

穆索尔斯基(1839-1881)是五人中最具独创性的一位作曲家,这主要体现在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斯基党人之乱》以及《跳蚤之歌》和声乐套曲《死之歌舞》等艺术歌曲当中,他的钢琴套曲《展览会图画》和交响诗《荒山之夜》是描绘性音乐的杰作。相比而言,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较为传统,以富于色彩的配器技巧而闻名,名作为《天方夜谭》。另外三位作曲家留世的作品不算太多,鲍罗丁(1833-1887)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其中最知名的一部作品了。


特征: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艺术主张,立志继承、发扬格林卡的优良传统,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关注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紧密联系,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并喜好将异国和俄罗斯风情作对比。


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作曲家,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睡美人》几乎无人不知。而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悲怆”交响曲、《曼弗雷的交响曲》和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更将俄罗斯风格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特征: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并不局限于表现俄国题材,在风格上也更多地吸收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力求反映人们普遍的思想感情。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两个最鲜明的风格特征: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


“抒情性” 体现在旋律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旋律大师,曲调亲切自然、深情浓郁、热忱真挚,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间音乐特色,富有难以言传的美和魅力。


“戏剧性”表现在作品中令人震惊的戏剧力量。 作曲家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体验,形象地通过音乐语言化为爱与恨、光明与邪恶、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对立冲突,音乐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性。


8.贝尔格与威伯恩音乐创作不同倾向:

贝尔格虽然采用十二音技法作曲,但在音乐中保留了许多浪漫主义气质,可以说是对19世纪音乐的一种怀旧。他常采用古典的甚至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形式,如赋格曲、创意曲、帕萨卡里亚、变奏曲、奏鸣曲等来作为表达强烈情感的外在结构。


韦伯恩以发展了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语言而著称,他的兴趣在于强调个别音本身,不在于音与音的连接。他创作的主导原则是用笔精炼、高度凝练。


韦伯恩响应了勋伯格音乐中的激进因素,在“新维也纳乐派”的三位大师中,他最彻底地割断了与传统的调性联系。他的无调性技法是不含浪漫主义特点的,具体表现在:

1. 旋律、和声片断零碎。

2. 配器频繁转换,突出乐器音色的不断变化。

3. 曲式结构简短


他的配器具有绘画中“点描派”的特点,即一条旋律线分配给不同乐器承担,形成奇特的彩色般的音群点。


在韦伯恩的作品中,对音高、音色、音值长短的要求很严格,每个音不仅有特殊的音高,也有不同的时值、音色、力度等,不再依附于旋律,这就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


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音乐发展:

美国民族音乐的真正成熟,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曲家是20世纪2030年代的事情,如科普兰、哈里斯、格什文、辟斯顿等,其中以科普兰和格什文最为突出,他们两位也恰好代表了美国民族主义音乐发展的两个方向。


科普兰(1900 1990)追求音乐既有民族风格又有个人风格,他融合吸收了美国专业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因素,通过不断探索,获得了颇具个性的音乐语言。他的创作常采用爵士乐风格的旋律和节奏,有时采用乡村音乐、牧歌音调,或是以美国流行歌曲、其他国家的舞曲为素材,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科普兰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作品风格在不断变化,有些甚至差异很大,展示出作曲家兼收并蓄并形成自己风格的卓越才能。


格什文(1898 1937 在美国民族主义音乐中,科普兰代表的是严肃音乐的主流,而格什文是将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他是第一位将美国通俗流行音乐与专业音乐结合起来的作曲家,代表了美国民族主义音乐发展的另一方向。


格什文的音乐容易记忆,节奏活泼,富于动力,和弦的用法也颇具特色,常有不解决的七和弦以及毫无准备的转调。他喜欢多次重复某些旋律,这正是爵士乐等流行音乐的特点。


10.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音乐出现的新流派或新倾向:

奥尔加农、经文歌、新艺术众赞歌、清唱剧、《赋格的艺术》、喜歌剧、意大利牧歌圣咏、英国迪斯康特、《奥菲欧》、双呈示部室内、奏鸣曲、佛兰德乐派、《费德里奥》、变奏曲解释其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