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刻文字|汉砖一块字三半 玄机暗藏数千年

 为什么73 2017-09-21
2017-09-20 倍伟 腔调中医

雕刻文字:

文字,是一切思想的门户。所以我请倍伟老师也来腔调开个专栏,和大家讲讲文字。

倍伟老师,是我早想引荐给大家的另一个朋友。

古人常说君子,倍伟就是那样的一位君子。这首先在他的做人上,稳重,敬业,讷于言。我们是广播养育的一代,对于收音机里面的声音特别迷恋。而这个声音的奥秘,他是晓得的。在广东的广播界他是出名的“金耳朵”。

独处,是最见君子修养的时候。他喜欢研究文字,篆刻,打磨树根。那里面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他写的文章,尽见他的精神。

                                                                              ——芃澜



汉砖一块字三半 玄机暗藏数千年


文字/图片  倍伟


人们常说“秦砖汉瓦”,其实,并不是说秦朝的砖和汉朝的瓦,这是古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叫“互文”,相当于“秦汉砖瓦”。上次,我们说了西安博物院的瓦当,领略了秦汉瓦当的精美,那么这次,就来说说砖吧。

 

那天在博物馆看到一块汉砖,上面刻了几个字“建武元(年)”,其中“年”字残缺。只有三个半字的一块砖,能看出个啥?其实,就这三个半字,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BAYWAY摄于西安博物院)


一、关于字体

 

首先,看这几个字的内容:“建武元年”,建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元年即公元25年。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流传下来的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多是一些竹简木简或帛书之类,这一时期的简帛字,字体介乎篆书隶书之间,书写自由、直率,并往往在撇捺、竖笔等笔画上拖长、加压,变化多端,意趣盎然。

 

与这块砖几乎同时期的居延汉简中,刚好也有“建武三年”,我们对照看一看。

 

 

 

在书写的居延汉简上,“建”字的一捺,更粗重,“武”字的斜钩弧度更大。

 

从这几个字隶书的造型上看,与同时期的居延汉简文字相似,但还存在一定差别,从字形上看,这块汉砖上的几个字更接近稍晚时期的《甘谷汉简》、《曹全碑》或是《乙瑛碑》中的隶书。

 

我们可以看到,《甘谷汉简》中的“書”字的“聿”部分与这块汉砖中“建”字中相应部分非常相似。

 

 (曹全碑)(乙瑛碑)



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甘谷汉简》是松木简,年代在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左右,《乙瑛碑》立于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而《曹全碑》立碑于东汉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都是隶书成熟期的作品,但我们在这块建武元年(公元25年)的汉砖上看到的这三个半字,字体已经和一百年后的甘谷汉简、曹全碑等非常接近,显现出成熟隶书的特征——字形扁平,横画波磔,蚕头燕尾,尤其突出的是捺笔,修长秀美,如若弯刀。

 

我在《曹全碑》中挑选出“建”、“武”两个字,与这块汉砖上的字作对比,可以看出,二者相似度很高。


二、关于刀刻文字与书写文字

 

晚清时期,随着一些碑石的发现,碑学盛行,改变了帖学独尊的局面,并引发了一场书法界临碑还是临帖的争论。康有为“尊碑抑帖”的书学理论提出后,对汉碑、魏碑推广起到很大作用。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碑刻字体,并非原汁原味的毛笔书写的本来样貌,是有刻石匠人的演绎发挥的,也就是说,在我们临碑的时候,应该注意区分,碑刻文字中有“三意”:笔意、刀意、石意。

要说清这“三意”,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碑刻的过程,通常,一块碑的诞生,都要经历毛笔书写底稿的过程,因为常用朱砂等红色颜料书写,所以,称为“书丹”。 

这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唐代《王闍桂墓表》的书丹,用毛笔蘸红色朱砂书写于砖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笔意浓淡的变化,起笔、收笔、提按、转折处的细微表现,以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等等。

而这块三个半字的汉砖上的文字,刀法娴熟、纯粹,应该是没有书丹过程而由刀工直接刻制的。

其次是刀意,所谓“刀意”,是指石工在对书丹后的碑石进行雕凿过程中,对笔墨的理解以及雕刻的精细程度,往往原本一些圆柔的笔迹,经过雕凿后,会显得棱角鲜明,原本弯曲、渐变的笔画外沿,会变得方硬挺直,更有甚者,有些碑刻文字,有可能还加入了石工的个人发挥。

对于魏碑文字,有很多见棱见角的“笔画”,细看,其实都应该是“刀画”,是契刻的效果,而非书写的效果。比如这块北魏时期的《始平公造像》: 


 起笔、收笔等处都刚硬、尖利,是一般毛笔书写很难达到的,对此,启功先生曾有诗“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强调临碑时对刀意与笔意的区分。赵之谦的书法受魏碑影响很大,对比着看,可以发现赵之谦的书法得了魏碑刚猛、硬朗的精髓,而在笔法上又没有拘于魏碑刀法挺直的束缚。


 

说到刀锋、刀意,就不得不说在晋碑中的一块非常著名的碑刻——《爨宝子》碑,该碑点画中方折锋利的棱角、横画收笔处高挑的飞尖等,感觉都不是用毛笔写出来的,而是刻石匠人发挥的成分,是在书丹笔迹基础上强化的结果。 



例如其中“之”、“将”、“爨”等字中的点画,已经变化成三角形了,如果用毛笔去表现种效果或许会很难,但搞篆刻的人都知道,在刻印章边款时,如果用刀尖在石头上斜下用力一钉,便会出现这种三角形的点,显然,《爨宝子》碑的刻手对刀刻字体是十分熟悉的。在这块三个半字的汉砖上,我们可以看到“武”字的“止”中有两个点,就是用刻刀“钉”出来的两个三角形,与《爨宝子》碑中的三角形的点画如出一辙:


 

再来看这块汉砖上“武”字斜捺的起刀处,多了一刀,这应该是刻工的习惯性做法,或许是用以装饰一个长笔画的起刀点,或许是用刀法去模拟笔墨书写时的顿笔或藏锋等笔意,这种刻字法与《爨宝子》碑中很多笔画的起笔、收笔处的刻法也是相似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测,《爨宝子》碑的字体,很有可能也是刻工加工出来的刀刻效果而非原始的书写效果。 

 

“三意”当中,还有一种意趣,也常常被人忽视,这就是“石意”,所谓“石意”,一是指刻刀在契刻过程中在石头上产生的崩残缺裂等效果,二是指碑石经历千百年流传、拓印,自然风化、剥落等,而出现的一些残破古旧的沧桑感。例如《曹全碑》中这个“身”字,在一长撇与一横间,有一处连通,显然是碑石剥落造成的。 


三、这块汉砖文字的刀法与篆刻边款刀法的关系

除了字体的演变、笔意与刀意的类比,从这块三个半字的汉砖上,我们还可以直接学习到古人刻砖或刻石的刀法。对我们学习篆刻的人来说,揣摩一件篆刻作品的刀法与揣摩一个篆刻的印蜕或边款拓片是同样重要的。

这块汉砖,从刀法上看,主要以单刀冲刻为主,但也在两处混合使用了双刀技法。

判断单刀与双刀,还是比较容易的,通常,我们通过观察字迹边沿就可以知道,刻刀与砖石接触,刀尖划动一侧,砖石会崩裂,仔细观察,可以看出细碎的、锯齿状的崩口,而刀刃划过的一侧,刀口是光滑的,如果字迹刀口两侧都是光滑的,且较粗,就说明是采用了对向双刀的刻法完成的。 

另外,通过观察刀痕凹槽也可以看出单刀、双刀的差别,并可以推断运刀的方向。 

这是一个刀痕剖面示意图。单刀刀痕,刀尖偏在一侧,刀口粗糙;刀刃在另一侧,切口光滑,而双刀的刀痕,通常刀痕双侧都较光滑,同时,刀尖位于刀槽的中间。

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字中,绝大部分是采用的单刀刀法,只有“建”字中间一竖,以及“元”字竖弯钩的竖笔部分使用了双刀。


一些资料记载,古时的刻石匠人,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时期的契刻者,为了提高契刻的效率,减少转动砖石或骨片的次数,有时是把一批字的所有横画先刻完,转动石料后再把所有竖画刻完。观察这块砖上字的刀口收口形状,感觉应该是顺着书写用笔方向运刀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块汉砖的契刻顺序如下: 

  


通过控制刀口的倾斜程度与按压刻刀的力度,则可以控制“笔画”的粗细,这样,即便是单刀,也可以可出有粗细变化的“笔画”来了,这种刀法,在我们刻边款时,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在很多篆刻大家的单刀边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来自汉砖、魏碑等石刻刀法的影子。

 

赵之谦的单刀边款

 

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这块只有三个半字的汉砖不简单了吧?最后以一首打油诗结束本次话题。


汉砖一块字三半,玄机暗藏数千年。书印谋新须师古,刀锋笔意可学兼。

 

 



雕刻文字:

雕刻文字|西安归来说瓦当

雕刻文字∣ 文字好声音

雕刻文字|甲骨文与现代美术思维


诸家专栏:

医中山趣|想念狄老师

灵素之问|素问篇目演变

希言自然|老子——道的诗(二十四)

若有素问|本草十二长短句

医中山趣|我对钱的认知

素琴乱弹|南山归来不看山

若有素问|蓬莱诗社物语

卢陵求微|古医的势能观念与规律医学的本质(上)

一年/匆匆處暑

曲则全|老子--道的诗(二十三)

灵素之问|从半夏看汉晋经方药升量

雕刻文字|西安归来说瓦当

若有素问|杯中红艳桃花酿

读经法|一、情境与打怪

灵素之问|危险的针刺学标准化

一年|立秋省身

炊者不立|《老子》——道的诗(二十二)

若有素问|那些很呆很呆的人和中药

十方海|一个虾箭和一段人生

灵素之问|生命力的文化

孔德之容|《老子》——道的诗(二十一)

旭哥有话说| 五日谈

一年|大暑之行

灵素之问|从恶闻人声到恶闻木音的制作流程

若有素问|从怎么定住那些精灵古怪的中药说开去

素琴乱弹|这事,你说了算

医中山趣|守心与守身

卢陵求微|吃出来的麻痹和聒噪

灵素之问|吃瓜神仙与学者

绝学无忧|《老子》——道的诗(二十)

一年/小暑囈語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3

若有素问|中医龙门阵:西施捧心考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2

若有素问|诗词版伤寒经方(第四辑)

一年|夏至的記憶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篆刻爱好者
篆刻爱好者
了解更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