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之路|阴符经(五)

 愚人道缘 2017-09-21

阴符经(五)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从现象看天地物相去甚远,似无关连,而实则万物皆为天气(阳)地气(阴)相交而生成,象无恩而大恩在,天地间之各种现象(八卦),如气鼓而成雷电,震万物而生发,气吹而成烈风,沐万物而荣旺,(春风不吹,杨柳不发)万物皆蠢然不知,而人为万物之灵,则不可也蠢然,修者当敬天谢地,感恩自然,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常此修为比臻至乐而性心有余,必达至静而性心廉净,如此性余性廉亦如天之无恩而大恩生矣。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擒)之制在气。


  日(太阳)之体不为他可取似自私至极,但其光热照遍太阳系,世界万物皆受其用,无一能离,不可谓其不公吧!天之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其体亦不为他可取,亦似至私,但世界万物包括日月皆为其所成,其作用之大真乃公矣,公而无私,此间关键全在一气之制造,如飞禽之飞行全凭其翅对气之驾驭。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当我们能认识到生死是一回事的时候,我们便容易明了领悟生死乃今生今世之两头,今生己生将来必死,生者死之根,今生今世不了脱生死,死后必又再生(轮回转世),死亦生之根,有生必有死,有死亦有生。生死,佛谓“无生法忍”,道曰:“无死地”,证“道炁常存”矣,证“道法自然”也,证“道贯古今”也。害亦如是,凡后天相对者吉凶、顺逆、美丑、善恶、对错、是非、福祸、等等等等,必皆皆如是。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本句中四概念当明确,其中二对二同。二对这


1. 愚我:

愚人:指愚昧、愚笨、愚蠢、愚鲁之凡夫俗子,世人众生。

我:黄帝自称,本经作者

黄帝有四大功德:


)中华第一大帝,拯民出战火。

(2) 人文始祖:人类文化创造者

(3) 养生专家:内、外经素问

(4) 修道楷模:崆峒问道,乘龙飞升


可归为超凡脱俗出世成圣哲


2. 天地、时物

天地:此处是指天地及天地间(1)现象(2)人(3)修(4)成(四层)

时物:天地间某一时间之各种物,及各种物之生灭之时。二者同


1. 文理:上下句字同词同,文明文化之理也。

2. 圣哲:义同字不同。圣,多指果位,已达。哲,多指位,用法。

当菩萨以为自己是菩萨是就不是啦。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本句在于明了愚,奇期

愚虞,愚同前,虞多义 1.娱:配偶,即为乐。2.揣度、料想:即为瞎想。3.候望:期望、盼望,做美梦。4.疑误:胡思乱想以疑致误。


愚虞合则为傻乐、瞎想、胡思、疑误做美梦,以假为真,以苦为乐。

奇期:奇,奇怪、奇异、奇特……稀奇

 期,期盼、期待、期望

  奇期合则为一些奇奇怪怪的盼望期待。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水火,灾难也,形容世人挣扎在苦海火宅之中。此句接前三句之愚人以天地文理圣,以愚虞圣,以奇期圣,所以本局说他们是沉水入伙自取灭亡。世言泥牛沉水,飞蛾入火,皆自取自我灭亡也。

  修者当反其道而行之,弃假证真,舍建求悟,离妄达觉,脱离苦海,逃离火宅,离苦得乐,何乐而不为也?何自取灭亡、自找苦吃、自寻其咎也。思之慎之,师惕我辈也。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传说云:

  自然为五太(易、初、始、素、极)合,道德为五太分,太极为萌动,天地为太极生,万物为天地生。


  自然之道,太易为本,太初为气,太始为气已成形,太素为形已为损(俗称素损)此上师无极为合为静,所以祖云“自然之道静”静极而动“无极生太极”,太极是一,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始动,动者清升为天,浊降为地,是谓“一生二”。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相交而生万物,是谓“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道浸透万物,祖云:“天地之道浸”由此可知阴阳之殊胜乎。正由阴阳之相推演而变化大顺无逆也。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自然之道为五太之静合,自自然然,法而如此,不可逆达。此道律历所无法契合,律历者人类依日月地时间之变化周期称律历。  但此律历只能表示现象,而无法契合其本体及作用。那里何处会有神奇之器,生万物之八卦甲子亦神机诡藏(只可盗),阴阳相推殊胜之术,也即明显昭著于象而已,唯 阴阳,夺造化,转璇玑,脱生死,观天道,执天行,方不负黄帝阴符之旨矣。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