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即生长 生长即目的

 你是不一样 2017-09-21


卢梭提出:“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最本源的意义。教育是什么?是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是助长和完善人的品格和价值观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外面的知识、技能灌输进一个容器里。教育是为了让人们的内在潜质得到发展和提升,使得人们的灵魂不断生长,而生长即唯一的目的。

一个人的灵魂里有固有的能力,譬如求知欲、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作为初为人母的我,我不想把自己的天使培养成一个为了适应社会价值观而放弃自我价值观的人,而想让她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全身充满正能量。许多教育学家凭借经验来阐述教育方式方法,而在读完许多关教育类的书籍之后才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育学家们往往容易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哲学家们则着眼于学生的天性是否得到自然生长。作为一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我不能拘泥于固有的教育套路,将孩子培养成“复制人军队”,将他是否适应社会、是否做出成就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人特质和能力水平因材施教。诚然,这个世界需要许多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工作的普通人才,但一个社会的进步与跨越,却需要一批有着冒险精神的探险家,到新的领域进行开拓。

一个人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对他的培养和界定。关注与赞扬或许能够将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栋梁之才,忽视与冷漠也同样能将一个天赋过人的孩子沦落为庸庸碌碌者。帮助孩子们生长,完善他们的人格,发掘他们内在的潜力,让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技能,更要培养他们拥有品德高尚的灵魂。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他们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新鲜的未知世界之中,因而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从来不强不知以为知。这个时候,孩子是没有识别力和辨别力的,如若教师引导错误,那么他们的人生道路便注定有所偏差。很多人长大了以后,有了一技之长,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容易自以为是,究其根源,是因为在他年幼之时,成年人就曾经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他们。所以等他们长大,他们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世界仿佛没有新鲜事了,他们已经参透了整个世界。实际上,许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够感受这个世界的新奇而已。教师一定要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慧根,如若能成功将孩子单纯的慧心发展为成熟的智慧。

    古希腊智者曾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离去。他们认为知识是能通过强制的手段输送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的。却忽略了一个现实: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其最初始的意义。

灌输知识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但教育的本源却不是单纯的提高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成长为一个个有健全人格、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出一份力的大写的“人”。当今社会常常把成功不成功作为一个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这是不科学的。如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只看重名利,那么他的成功便只是表面的,仍旧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是混的好不好。只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才能给孩子指引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即使这样的人在世俗的意义上不是很成功,但他的人生是充满意义的。

    如果我的孩子能发自内心的觉得他的人生是充满意义的,那么,我想,教育便达到了生长的目的。

那如何才能使得教育达到生长的目的呢?首先,父母应该把教育孩子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看到他的特质,尊重他的天性,耐心培养他的灵魂,一步一步悉心帮助他生长,那么教育变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爱的体现。其次,要给孩子们自由的时间。人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来沉思、遐想和体验,才能自由的发展其身心智力和技能。他们需要自由时间来自己去摸索未来的学习之路,这并不是其他人能够为他们代劳的。给予他们充沛的时间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才能引领他走上自主学习的路。最后,要让孩子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当今社会,成人们常常将自己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使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有义务将蒙田的话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这种由内在散发出的自由精神,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教育即生长,生长即目的。当孩子能顺应自己的天性生长,当整个社会都是由优秀又幸福的人构成,当教育的目的不再局限于适应社会……那么,教育便实现了其最原始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