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盂肾炎

 清茶清清 2017-09-21

肾盂肾炎,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分别将尿急尿热尿痛尿频者,称热淋;尿血,尿热,尿痛者,称血淋;劳累后反复发作者,称劳淋。因其均有尿痛尿频等共有症状,故统称淋或五淋。
辨证论治
按照发热和尿热尿痛进行叙述:
(一) 发热
1、三阳合病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满心烦,口苦口干,脉弦滑数。
治法:解表清里。
方药:柴葛解肌汤加减。  
柴胡15克  葛根15克  羌活9克  白芷9克  生石膏15-30克  白芍15克  黄芩15克  桔梗12克  甘草9克  生姜9克  大枣五个。
加减:发热较重者,加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2.少阳阳明合病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满心烦,腹胀恶心,大便干燥,尿热尿痛,脉弦滑数。
治法:和解攻里。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5克  半夏9克  枳实9克  白芍9克 黄芩9克 大黄6克 连翘15克。
3.少阳兼湿浊犯胃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恶心呕吐,泄泻,腹满,心烦,口苦口干,脉弦滑数。
治法:和解少阳,燥湿化浊。  
方药:柴胡达原饮加减。
柴胡15克  苏叶9克  黄芩10克  知母10克  连翘10克  草果9克  厚朴9克  陈皮9克  甘草6克  大黄6克。
4.肝胆湿热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寒热阵作,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尿热尿痛,舌红苔黄白,脉弦数。
治法:泻火平肝,利湿清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  栀子9克  黄芩lo克  柴胡10克  生地10克  车前子10克(布包)  泽泻l0克  木通10克  当归9克  甘草9克。
5. 肝郁血虚,湿热不化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胸胁苦满,心烦易怒,五心烦热,或微有寒热,月经不调,尿热尿痛,脉弦稍数。
治法:养血舒肝,清热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 
土茯苓30克  生姜9克  薄荷4.5克。
加减:
胃脘痞满,糟杂,胸满较重,口苦口粘,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宜柴胡陷胸汤。
6.阴虚兼湿热证
临床表现:骨蒸劳热,或午后潮热,微恶寒,尿热尿痛,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秦艽鳖甲汤加减。
秦艽10克  青蒿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地骨皮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  鳖甲15克  枳壳10克  当归10克  陈皮9克。
7.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或白,自汗盗汗,疲乏无力,午后潮热或骨蒸劳热,尿热尿痛,脉虚大滑数。
治法;补气养阴。
方药:黄芪鳖甲散加减。
黄芪15克  鳖甲12克  党参9克  地骨皮9克   土茯苓9克   柴胡9克 
知母9克  半夏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  肉桂4克  麦冬10克。
(二) 尿热尿痛
1、膀胱湿热证   
临床表现:尿急尿热,尿频尿痛,口苦口干,脉沉滑数。
治法:利水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木通9克   车前子(布包)9克   栀子9克   大黄9克  扁蓄30克  瞿麦15克  土茯苓30克  甘草6克
加减:大便稀溏者,减大黄至3克。  
2、湿热不化,膀胱气滞证
临床表现:小腹坠胀,尿急尿频尿痛,脉沉。
治法:理气化湿,清热通淋。
方药:理气通淋方。
槟榔10克  木香9克  香附10克  乌药9克  陈皮10克  苏叶6克  黄芩10克  连翘9克。
加减:大便秘结较轻者,加冬葵子9克;严重者,加大黄10克。
3.肝肺气郁,湿热不化证
临床表现:胸胁苦满,心烦易怒,胃脘痞满,纳呆食减,头晕,尿热尿痛,脉沉。治法:舒肝理气,泻火除湿。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9克   枳壳9克   白芍9克   郁金9克   青皮9克   陈皮9克 
紫苏9克  栀子9克  龙胆草9克  甘草6克。
4. 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尿热尿频,尿急尿痛,骨蒸劳热,腰酸腰痛,口苦口干,舌尖红或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9克  黄柏9克  熟地24克 山药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肉苁蓉10克。
加减: 脉沉涩或弦者,加肉桂3克。
5. 肾阴阳不足证
临床表现:腰酸腰痛,或腰冷,或小腹冷,足冷或指冷,尿热尿痛,脉沉细弦或细弱。
治法:阴阳双补,佐以泻火。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24克  山药10克   土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附子3克 
肉桂3克  车前子(布包)9克  怀牛膝9克  肉苁蓉10克。
加减:口苦者,加知母9克  黄柏9克。
6.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疲乏无力,腰酸腿困,面色恍白,口干,或时而发生口疮,小腹满或坠胀不适,或畏寒,尿热尿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虚大弦滑。
治法;补气养阴。
方药:补中益气、六味地黄合方加减。
黄芪15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陈皮9克   当归9克   生地9克 
山药9克  山萸肉9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肉苁蓉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加减:腰酸腰困较垂者,参芪地黄汤加减;
黄芪30克  党参15克  生地30克  山药10克  五味子10克  土茯苓3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苍术12克
7、少阳兼痰热不化证
临床表现:午后发热,或兼淅洒恶寒,口苦口干,胸胁苦满,或胸胁胀痛,小腹憋胀,尿热尿痛,心烦易怒,舌苔薄白或稍腻,脉沉滑,或右滑而左弦,或稍数。
治法:清胆化痰泻火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
青蒿15克   黄芩10克  竹茹10克  枳壳9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滑石15克  竹叶6克
8、气阴两虚,心肝火旺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疲乏无力,午后发热,胸满心烦,尿热尿痛,舌苔白尖红,脉沉弱。
治法:益气养饮,舒肝泻火。
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
莲子15克   党参12克  地骨皮9克  柴胡9克  麦冬9克  车前子9克 
黄芪15克  土茯苓30克  甘草6克
                      附:肾盂积水
1、      脾胃寒湿不化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胀,阴天或遇冷时腹胀加重,尿热尿痛尿频反复发作,下肢浮肿,
口干,脉沉滑。
治法:理气健脾,温中化湿。
方药:木香顺气丸加减:
香附18-21克  木香6克  半夏9克  神曲9克   枳壳10克  生白术10克 
茯苓10克  乌药10克  莱菔子6克  陈皮9克  砂仁6克 
加减:口苦,脉滑数者,加黄连1.5—3克。
    2.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脾湿不化证
    临床表现:腹胀而满痛,午后至前半夜加重,口干口苦,下肢偶见浮肿,舌苔白,脉虚大而滑。
    治法:益气养血,燥湿化痰,理气活血。
    方药,参芪丹鸡黄精汤加减。
党参10克  黄芪30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  黄精10克  生地10克  苍术15克   白术10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莱菔子10克   砂仁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柴胡10克  薄荷3克。
3.肾阳不足,湿热内郁证
    临床表现:腰酸腰痛,腹冷或不冷,指趾厥冷,尿热尿痛反复发作,脉沉细弦尺大或尺微。
    治法:培补肾气,佐以利湿清热。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24克   山药10克  肉苁蓉10克   土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五味子10克  车前子10克(布包)  怀牛膝10克  附子10克  肉桂10克。   
(按)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急性肾盂肾炎,一般多见有明显发热和无明显发热的两种。
    急性肾盂肾炎发热者,大致有四类。其鉴别要点是:一发热的特点:即恶寒身痛者,为太阳表寒证;往来寒热者,为少阳半表半里证; 口渴,身热者,为阳明里热证;手足心热者,为湿热蕴结或兼食滞不化证;午后热甚者,为湿热证;日晡热甚者,为阳明实热或湿热不化。二身痛:即头痛身痛者,为风寒客表;身痛轻微或酸困者,为风热表证或湿热。三口渴:即口渴喜饮者,为阳明里热;口苦干不欲饮者,为湿热。三大便:即大便秘结者,为阳明府实;稀溏者,为湿热中的湿重于热。
    慢性肾盂肾炎的低热,常见的有三类:即面色恍白,脉虚大者,为气阴两虚;月经不调,胸胁满痛者,为肝郁血虚;口干,脉细数者,为阴虚。
慢性肾盂肾炎的尿急尿频尿痛,常见的有四种类型:(1)阴虚湿热,脉必细数;(2)阳虚兼湿热,脉见弦或涩; (3)气饮两虚,湿热下注,脉见弦大;(4)肝郁血虚,湿热下注,脉见沉弦。 
(一) 论治    
1.发热: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热;应注意其是在表、在半表半里。在表者,应
予解表,在半表半里者,应予和解。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热,以阴虚者为多,因此滋阴清热为首要方法。
2.尿热尿痛:急性肾盂肾炎者,多为湿热下注,因此利水通淋为主要治法,但要注意有无便秘,便秘者,必佐通下始效。慢性肾盂肾炎,除注意利水通淋法的应用外,尤应注意阴虚湿热、阳虚兼湿热、以及气虚、膀胱气滞等证的滋阴、温阳、理气、补气的使用方法。 
膀  胱  炎
膀胱炎,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大致包括在淋浊的范畴之中,又因表现的差异,分别将小腹坠胀,尿频尿痛者,称气淋;尿热尿痛者,称热淋;尿液混浊者,称淋浊。
    辨证论治
    (一) 膀胱气滞,湿热不化证
临床表现:小腹坠胀,尿急尿频,尿热尿痛,尿黄赤,舌苔自,脉沉。
治法:理气通淋。
方药:理气通淋方。
木香9克   槟榔9克   枳壳9克  香附9克  苏叶6克  乌药9克  冬葵子9克  土茯苓9克  黄芩9克  陈皮9亢。
加减: 遗尿者,加砂仁6克。
(二)  膀胱湿热证
临床表现:尿急尿频,尿热尿痛,口干,脉实而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药:八正散。   
    木通10克  车前子(布包)9克  瞿麦9克  扁蓄9克  滑石10克  栀子9克  大黄3-9克  甘草6克。
    (三) 肾气不足证
临床表现:腰骶部困痛,小腹痛微胀,尿频尿痛,脉沉细弦。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24克  山药12克  肉苁蓉12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车前子(包)9克  怀牛膝9克  五味子9克  附子6克  肉桂6克。
加减: 口苦口干者,加知母9克  黄柏9克。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1.一般规律:急性膀胱炎,多因膀胱湿热;慢性膀胱炎,多为膀胱气滞、肾阳亏损。
2.辨证要点:小腹坠胀、脉沉者,为膀胱气滞;腰困腰冷,脉沉弦尺大,为肾阳亏损。
(二)论治
治疗时的一般方法是:急性膀胱炎,八正散比较多用,但使用此方时要特别注意大黄的用量和用法,即便秘者必用大黄,其用量以6—10克为佳,无便秘者,应减至3—5克。
慢性膀胱炎之膀胱气滞者,应子理气;肾阳亏损者,必予温阳才会效果显著。
尿  道  炎
尿道炎,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统称淋浊。
辨证论治
(一) 湿热下注证
临床表现:急性发病,尿热,尿道内灼痛,尿浊。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 滑石15克  生薏米30克  萆薢15克  瞿麦30克  扁蓄30克  土茯
苓30克。
(二)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病程较久,尿道灼热痒痛,口苦、舌红,五心烦热,脉沉细小数。
治法:滋阴泻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熟地4克  小蓟12克  肉苁蓉12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知母9克  黄柏9克。
加减:小便不利较重,小腹疼痛者,加肉桂3克;腰骶部酸痛者,改用下方:
川牛膝9克 肉苁蓉9克  木通9克  石斛9克  土茯苓9克  麦冬9克(家父法)
(三) 肾气不足证
临床表现:腰骶部酸痛较重,小腹拘急,尿灼热,脉沉细,指趾厥冷。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24克  山药12克  肉苁蓉12克 土茯苓9克  泽泻9克  车前子(布包)9克  丹皮9克  牛膝9克  五味子9克  附子3克  肉桂3克。
泌 尿 系 结 石
泌尿系结石,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统称为砂石淋。
 辨证论治
 (一) 肾气亏损,结石不化证
 临床表现:腰酸腰痛,偶有尿痛,尿出砂石,尿血,脉沉细。 
治法:补肾、活血、化石。
 方药:胡桃仁3克  鸡内金30克  川牛膝30克。
 用法:先将胡桃仁、鸡内金研末,混合。分四包,一次一包,一日服完,川牛膝煎汤送下。此法非多用不效。
(一)  膀胱湿热证
临床表现:尿频尿黄,尿热尿痛,间有砂石排出,脉弦滑。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八正散加减。
瞿麦30克  篇蓄30-60克  金钱草30-90克  大黄6-15克   芒硝3-9克 
石苇30克  琥珀粉6克(冲)  海金砂15克  滑石30克。
加减: 腰痛者,加川牛膝1.5克  蒲黄1.2克。 
(三) 膀胱湿热,瘀血阻滞证
临床表现:胁下至少腹剧烈疼痛,尿频尿黄,尿痛,脉沉或弦紧。
治法:活血逐瘀,清利湿热。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八正散。
桃仁12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乌药10克    元胡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灵脂10克  红花10克  枳实10克  香附10克  金钱草60克  海金砂12克  滑石15克  篇蓄30克  瞿麦30克  大黄10克。
简易方:滑石18克  火硝0小3克  甘草3克琥珀3克。
 用法:共研细末,分三次服完。
 加减:   腹胀者,槟榔10克  木香10克  香附10克  乌药10克  冬葵子10克  苏叶3克  水煎,送服上药。
                    尿   潴   留
尿潴留,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分别将小便淋漓,点滴而出者,称癃;小便不利,点滴不出,小腹胀满难忍者,称闭。临床上经常把小便不通,统称癃闭。
辨证论治
(一) 湿热阻滞,肺气不降证
临床表现:小腹胀痛难忍,小便点滴难出或不通,口苦口干,手心热,或兼咳嗽气逆,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开降肺气。
方药: 石苇15-30克   海金砂15克  篇蓄15克   知母9克  黄柏9克 
桔梗9克  紫菀9克  陈皮9克  乌药9克  琥珀6克(冲)。
加减:  效果较差,脉弦者,加肉桂1.5—3克。
(二)
临床表现:跌打损伤后,突然尿闭不通,腰痛。
 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紫菀12克  琥珀9克  川牛膝12克  射香1.5—3克。
加减;小腹满胀较重者,加香附9克  乌药9克  陈皮9克。
腰痛较重者,加鹿角9克;尿痛者,加知母9克  黄柏9克  肉桂4克。
(三) 肾气不足证
临床表现:小腹满胀,尿少,腰酸痛,手足厥冷,脉沉细弦尺大或沉细弦涩。
治法:温肾化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24克   山药10克  肉苁蓉12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附子9克  肉桂9克  车前子(布包)9克   怀牛膝9克  麦冬9克。  
加减: 效果较差者,加射香0.3克(冲);尿热痛者,加知母9克  黄柏9克。    
 (四) 气虚下陷证 
临床表现:大病以后,体质虚弱,逐渐出现欲尿而不出,脐腹以下冷,手足冷,小腹坠,脉虚或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陈皮9克  当归9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甘草9克  肉桂3克  知母6克。
(二)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汗多,疲乏无力,口干,腰酸痛,排尿困难,腹坠胀,
脉虚大弦滑。
治法:补气养阴。  
 方药:黄芪鳖甲散加减。
 黄芪15克  地骨皮10克  党参10克   紫菀10克  茯苓10克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知母10克   生地10克  白芍10克   麦冬10克   桑白皮10克 
甘草6克  肉桂10克。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1.      本病的辨证要点是:脉象,舌苔舌质,其方法和意义可参考其他章节。      
2.注意病位:本病有肺、肾、膀胱气化失常的不同,临床时必须注意鉴别。   
(二)论治
 1.根据病位、病性的不同用药:如:肾虚者,当予补肾;肺气不降者,当降其气;清阳不升者,当升阳益气;膀胱不能化气者,当温阳化气;湿热阻滞者,当利湿清热等。   
2。常用的加减药物:中气下陷者,宜升麻、柴胡 黄芪;膀胱不能化气者,宜用肉桂、桂枝;瘀血阻滞者,宜用川牛膝、射香;肺气不利者,宜用石苇;湿热阻滞者,宜用扁蓄、瞿麦、琥珀;肾虚湿热者,宜用通关丸。
尿    毒    症
尿毒症,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包括在关格、癃闭、虚损,小便不通之秽浊犯胃的范畴之中。
辨证论治
 (一) 湿浊犯胃证
 临床表现:疲乏思睡,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薰黄,烦躁,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芳香化浊,除湿和胃。
 方药:苏叶6克  砂仁6克  枳实9克 神曲9克  陈皮9克 黄芩9克  槟榔9克。
 加减: 胃脘有压痛者,加大黄3克;舌质红,脉虚大者,加人参9克  生地15克  丹皮9克  麦冬15克  元参15克;偶有抽搐者,加白芍15克。
(三) 血热妄行证
临床表现:衄血、吐血、便血,面色青黄,脉滑数。
 治法: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犀角9克  生地15克  白芍15克  丹皮10克  茜草12克  血见愁30克 
降香9克  茅根20~60克。
 (三)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浮肿尿少,恶心呕吐,面色恍白,脉虚大滑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方约中法)。
 人参9克  黄芪20克   生地30克  麦冬30克   苍术9克   五昧子9克 
薏米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茅根30克  竹茹9克  石斛15克。
 另;苏叶3克  黄连0.6克  煎汤代茶。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本病是十个危重证候,其辨证重点是:舌苔舌质和脉象。即舌苔厚腻者,为湿热秽浊;舌边有瘀斑者,为瘀血;舌质红绛者,为热入营血。脉:滑数者,为痰热或积热;虚大者,为气阴两虚。
(二)论治
本病处方用药时,应特别注意虚实、寒热证的多少和药物配伍上的用药比例,在加减药物时,若为湿热秽浊,宜苏叶、白蔻仁配黄芩;脉虚大者,宜人参、麦冬、五味子;积热者,宜加大黄。
多  囊  肾
中医没有与此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包括在症瘕的范畴之中。
辨证论治
(一)中气不足,积滞不化证
临床表现:疲乏无力,腰腹坠痛,脘腹满胀,有压痛,纳呆食减,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中,佐以导滞。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当归9克  陈皮9克  枳实9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  千姜1.5克  厚朴9克  大黄3克。
 (二) 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
临床表现:疲乏无力,腹胀坠痛,五心烦热,头晕头痛,心烦心悸,口干,舌苔白,脉虚大。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消症。
 方药:升陷汤加减。
 黄芪15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陈皮9克   当归9克   枳实9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桔梗9克  知母9克  生地9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三) 脾肾两虚,痰实阻滞证
临床表现:腰重腰痛,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腹坠胀痛,有压痛,纳呆食减,口干,脉虚大弦滑。
治法:健脾补肾,消积导滞。
方药:  (1)补中益气、小承气、六味地黄合方。
黄芪15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苍术9克   陈皮9克  枳实9克  厚朴9克  生地9克   山药9克  肉苁蓉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大黄4.5—3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o
(2)参芪丹鸡黄精汤。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病以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在辨别虚实的多少时,一般应根据脉象、腹诊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即脉象主虚证时以正气虚为主,诊腹有压痛者为兼实证。其治疗方法,一般是以补为主,消攻为辅,千万不可大泻大下以伤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