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点睛》之:自讼

 昵称5262476 2017-09-21

《论语点睛》之:自讼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篇第二七章

 

孔子说:“罢了呀!我没见过能够看到自身错误而自我检讨的人。”

 

内自讼意谓自责自咎自我检讨。讼(sòng)是责备、追究义。《集释》说“內自訟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過而能自知者鮮矣,知過而能內自訟者為尤鮮。能內自訟則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終不得見而歎之其警學者深矣。

 

天下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的错也不知道,错了也认为是对的,这是不能“见其过”;一种是明知自己错了,但因循苟且,将错就错,自暴自弃,错而不改,这是不能“内自讼”。 能够认识又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者,多乎哉不多也,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识英雄需要慧眼,辨佛魔需要法眼,要充分认识错误,需要一定的智。子路闻过则喜,能够内自讼,但未必能自见其过,就是因为智不足;要及时改正错误,则需要一定的德。冉求能够自见其过,却不能内自讼,就是因为德不足。德的培养和智的开发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子路冉求都列于“孔门十哲”,却未能入孔子之室。子路忠于非人,死于非命,冉求误助季氏聚敛,都是学养不足所致。

 

孔子感叹过五“未见”:一是好仁恶不仁者,一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者;一是好色如好德者,一是刚者,还有就是本章“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者。

其实孔门诸贤,拥有上述品德者还是不少的,孔子只是有感而发,感叹这些品德之难得而已。

 

《荀子-法行》记载:“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易经《系辞下》记载:“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可见曾子颜回都是“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颜回的这一表现还直接受到孔子的称赞。或说此章殆似颜子已死,孔子叹好学之难遇,未知然否。

 

首发2017-9-21《广西老年报》。《论语点睛》一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于201612月出版。当当网、立品图书微店和新华书店有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