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巴价投研习社: 巴菲特最关注公司产品提价能力 刘建位 #财报分析# 巴菲特看财务报表看的其实不是数...

 昵称28056923 2017-09-21


巴菲特看财务报表看的其实不是数字,而是数字后面透露出来的公司的竞争优势。

只看销售收入增长率还不够,巴菲特还要进一步分析报表背后驱动销售收入增长的真实力量。

众所周知,销售收入等于销售价格乘以销量,因此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最基本的两个驱动因素是:提高价格和提高销量。

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提高价格而且销量不变甚至继续增长。但是,这往往只是理想。多年购物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商品价格一提高销量就下滑,价格一降低销量就上升,不信你到超市看看,促销主要是靠降价。提高价格与提高销量,往往如同熊掌与鱼肉不可兼得。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那么巴菲特更喜欢哪一个呢?

提高定价。

彭博资讯2月18日报道,根据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公布的谈话录像,巴菲特在谈话时指出,他评估一家企业时主要看重企业提高价格的能力,有时他甚至不会考虑谁在管理这家公司。

巴菲特表示:“评估一项业务时最重要的单一决定性因素是定价能力。如果你有能力提高价格却不会因此导致业务流失给你的竞争对手,你拥有的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业务。如果你在提价10%之前必须祈祷上帝保佑你的业务不会因此流失,你拥有的就是一项非常糟糕的业务。”

FCIC对巴菲特的调查集中在他对穆迪公司的投资上。巴菲特说,他持有穆迪的股票是因为穆迪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穆迪与主要对手标准普尔两家称霸评级市场,使两家公司具有很大的定价灵活性。

1991 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总结多年的投资经验指出,只有那些具有“经济特许权”(economic franchise)的公司,才具有提高定价的能力,并可能获取高利润率:“一项经济特权的形成,来自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种产品或服务:(1)它是顾客需 要或者希望得到的;(2)被顾客认定为找不到很类似的替代品;(3)不受价格上的管制。以上三个特点的存在,将会体现为一个公司能够对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进行主动提高价格的能力,从而赚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不仅如此,经济特权还能够容忍不当的管理,无能的经理人虽 然会降低经济特权的获利能力,但是并不会对它造成致命的伤害。相反,普通企业想要获取超额利润只有两种途径:成为低成本运营商,或是使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供不应求。关于第一种途径,虽然通过卓越的管理,一家公司可以长期维持低成本运营,但即使如此,还是可能面临竞争对手的攻击。另一种供给不足的情况通常持 续不了多久。另外与经济特权企业不同的是,普通企业会因为管理不善而倒闭。”

80岁的巴菲特个人财富达到470亿美元,他完全是通过股票投资和收购企业而积累起如此巨大财富的。而巴菲特选择公司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能够主动提高定价而且不用担心销量大幅下滑的经济特权。

巴菲特最早是如何认识到经济特权的重要性呢?他在1991年致股东的信中回顾说:“投资喜诗糖果教会我们许多关于评估企业经济特权的知识。我们将在喜诗投资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其它股票投资上,使我们获取了非常惊人的投资回报。”

1972 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时,喜诗糖果年销量为1600万磅,2007年增长到3200万磅,35年只增长了1倍,年增长率仅为2%。但销售收入却从1972 年的0.3亿增长到2007年的3.83亿美元,35年增长了13倍。销量增长1倍,收入增长13倍,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持续涨价。

国内相似的案例是高档白酒企业。

贵州茅台于 2001年8月上市,当月开始上市后的第一次提价,此后2003年、2006年、2007年一直连续提价4次,出厂价6年平均上涨近1倍,而同期销量不但 没有下跌而且上涨了3倍,利润6年增长了5倍,从上市到2007年底,股价增长了28.37倍。事实上,这6年茅台都是跟随五粮液[提价的。从1998年4月上市到2007年10年间,五粮液连续提价,利润也随之大幅增长,股价10年增长了11倍。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提价都会公告,有时在财报附注中也会有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