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解弟子规》与《弟子规》的巨大差别 ——“德解弟子规” 不只说“规矩”

 ky1005 2017-09-21

《德解弟子规》与《弟子规》的巨大差别 ——“德解弟子规” 不只说“规矩”

原创 2017-09-20 德慧智 


 

《弟子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弟子规》是前人总结的为人弟子者应当遵守的规矩,其思想源于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核心,正确理解孔子的这一思想理念,是我们准确解读《弟子规》的前提。孔子一生师从多位老师,对他的思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悊学家,《德道经》开篇《论德》集中体现了老子对道与德的内涵定义及其规律的揭示:


论 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老子在这一章中开宗明义,指出“道德”与“仁义礼智(智的反面为愚)信”这五德是一个巨系统,具有顺行下滑的规律性。要想重归德道,必须以“厚”“实”的信德为根基,进行逆向性修复。孔子一生中曾经多次求教于老子,从孔子的思想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正是继承了老子的道德思想,抓住了做人的三大基石“仁、义、礼”来阐释自己的学说,最终的理想以及思想的出发点是“志于道,据于德”,也就是以道德信仰作为根本。《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正是这一系统思想的具体应用。


然而,《弟子规》虽然是依据《论语·学而》中的这一段话而展开的,但是作者在解读、编写的时候,却并没有真正呈现孔子的思想体系,而是对原话进行了孤立的、机械性的分割,排出了“首孝弟,次谨信”的顺序,并没有把“信”的内涵上升到道德信仰的高度,也没有认识到信德对于其他四种德性的承载性,给读者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因此,我们在现代教育中若想充分发挥《弟子规》的作用,首要的就是准确把握孔子思想中“道德仁义礼智信”的系统性,纠正《弟子规》阐释中的这一失误。


不过,《弟子规》阐释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实际责任其实并不完全在于作者和编者,因为这种理解偏差由来已久,其根源在于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并不被广泛所接受,在秦朝时秦始皇还通过“焚书坑儒”来打压儒学。汉代早期的几位帝王是以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治世的,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辉煌。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却来了一个大转弯,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产生这一历史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后果极为严重。正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黄帝的学说被封存,老子的五千言也被编修,使“黄老”并提的学说在两千年的时间里变成历史的谜团。儒学虽然被推上了独尊的地位,但是孔子的原始儒学思想却遭到了人为的阉割,发生了重大变异。


 

被推上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学,秉承的并不是孔子的原始儒学思想,而是变异后以服务于皇权统治为目的的后儒学。其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就包括切断了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德理念的系统性关系,突出强调仁德中的孝、义德中的忠,将对道德信仰的忠信偷梁换柱变为对皇权思想的忠信。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立错了根基,后果可想而知。《弟子规》对孔子原话的机械性排序,以及文章中一些具有奴化教育性质的提法,正是来源于此。因此,我们在解读《弟子规》时,其次要做的,就是对其中的奴化教育内容进行真正“据于德”的修订。


另外,我们仔细研究《弟子规》的内容可发现,其中有些观念还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宣扬了错误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些是我们在解读时必须要辨别清楚的。


除却前面所强调的这三方面缺失,从实用性上来看,《弟子规》的确具有独到的优势,覆盖面较宽,内容丰富而细致,很接地气。而且很多为人、为学的细节规矩要求,都是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如果能够进行适度的拓展解读,会具有更好的教育实践效果。由于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历经皇权手段的改造,我们要想准确理解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应当到老子的思想中去追根溯源。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好老子对“德”的定义。


 

老子作为中国哲(悊)学之父,思想体系极其宏大,德慧智教育所依据的老子五千言教材,是根据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德道经》校注而成的版本,这个版本未经过“罢黜百家”之后的编修,保留了较为全面的修身明德元素。老子将对宇宙天地、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的研究融会贯通为一体,在《德道经》中指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明确阐述了万物都具备道与德的本质属性,具有道生德养的平等性。老子同时还定义了“德”的双重属性,一是畜养万物的根本能量属性,一是伦理品格属性,这二者是一体两面的性质。所以老子又指出“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明德才是教育的正途。


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孔子继承了老子关于“德”的论证,并且在常道中进行了出色的发挥,他所创立的儒学同样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老子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要把握住“德”的双重属性,在每个人自己的身心当中进行修证、求证,才能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品质、品行这“三品”,使得生命质量整体提升。所以,在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拓展解读时,就必须把握好修身明德这个中心,让孩子们掌握规矩背后的一些以德修身的内涵,从而有效地突破灌输式、强制式教育造成的接收屏障,激发主观能动性,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对《弟子规》当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适度的延伸解读,作“德解”的尝试。在“德解”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尊道贵德这一根本,讲清楚《弟子规》主体内容在五德当中的归类,正确分析这些内容与提高道德品质、保障生命健康、提升聪明才智、改善命运走向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内容的关联性,介绍一些德慧智教育中的实用学习方法。德慧智教育文化在引导孩子们建立道德心灵的前提下,在上善育智的教育中,指导孩子们运用善智形成正确的意识行为。德慧智教育对《弟子规》的应用,基于以上原则。在选编《弟子规》的过程中,依据建设道德心灵的目的对《弟子规》进行德解,因为只有以德解析《弟子规》,才能使智识确立德善性的认知性,从而符合儿童与少年的精神生理发育特征,建立正确的意识行为。


这些内容是《德解弟子规》区别于其他各类《弟子规》读本的特色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