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秦岭之尖 2017-09-21

图文整理:刘盾

在中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是与饮食有关,饮食是人们生活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伴随着我们漫长的历史,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的饮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一、上古时期

这个阶段是夏商周之前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先民的饮食仅仅停留在填饱肚子充饥的阶段,还谈不上什么餐饮文化,甚至连调味料都没有。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1、人文始祖燧人氏之前

之所以选择燧人氏作为一个分界点,是因为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我们的先祖才开始吃熟食,之前还处于茹毛饮血的生活水平。随着人们能够掌控火种,慢慢产生了一系列烹饪方法,大致有:

炮:直接将食物放火里面煨熟。

煲:用泥巴裹住生食后烧(有点像今天叫花鸡的做法)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煮:用石器盛水、食物,放火上煮熟。

焙炒:把石头片烘烤热后,把吃的放上面继续烘焙。

在仅有石器的那个年代,我们的先民就是凭借一点点原生态的工具,制作一些简单的食物让自己不至于挨饿。如果遇上气候不好、食物短缺的时节,他们每天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下顿饭在哪里?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2、人文始祖伏羲氏

这个时候,伏羲已经开始教部落的人如何去渔猎。渔猎就需要外出,外出就需要辨别方向,还要考虑天气、地势等诸多因素。于是伏羲的先天八卦问世了。凭借伏羲先天八卦,人们敢于远行,也能获得更多食材,饮食方面逐渐丰富起来。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3、人文始祖神农氏

神农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氏族,是中华民族农业、医药业的先驱,通过自己亲自试验,神农发现了很多植物的种子可以供人们作食物,还发明了一些劳动工具。一些简单的炊具也出现并为人们使用。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有了农业生产,就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4、五帝时期

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经过五位上古时期杰出首领的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生产,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今天,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表示粮食丰收。五谷种植,始于黄帝时期。颛顼时期制定了历法;帝喾时期,制定了节气;尧时期制定了农耕时令;舜更是任命后稷掌管农业生产。这时候,大量陶制的炊具开始使用,人们烹制食物的手法开始多种多样。

二、夏商周时期

1、夏代开国君主大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帝王。他曾率领人们治理了黄河水患,是第一位向大自然挑战并使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英雄。通过治理水患,人们的农业生产有了更好的保障。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夏代时期,青铜器开始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这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用作食器。人们除了进行农业生产,也开始大量的狩猎、打渔,食材更加丰富。传说夏王启曾经在钧台召开大会,招待四面八方的部落首领,宴席上已经出现山珍海味,极其奢华。

畜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商族首领王亥就是一位畜牧业专家,擅长饲养羊、猪、牛、马等,而且还是一个美食家,《山海经》里面有记载“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这是个不折不扣吃货的状态。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2、 商汤时期,他的辅佐大臣伊尹前身就是干厨子的,后来是作为有莘氏公主的陪嫁奴隶,来到了成汤麾下。某次,他为成汤做了一顿天鹅肉(鹄羹),让成汤吃出了情怀,立马召见他。伊尹进一步讲出了“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等高明理论,很快成为成汤的座上宾,随后被任命为宰相,帮助成汤灭掉残暴的夏桀王统治,建立商朝。伊尹的先进事迹,看成先秦时期最为经典的逆袭案例。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抛开伊尹在政治、军事上的才华不说,单是他在饮食方面的造诣,就非常深厚,他对成汤王这样讲道:“肉类:水中的有腥味,食肉动物肉臊,食草动物肉膻,要使这些肉成为美味,水是第一重要,其次用甜、酸、苦、辣、咸,臭的、恶的、莸草、甘草五种味道多种调料,谁先加谁后加,谁多谁少,很有讲究。火候很关键,快慢缓急掌握好,能很好去除腥味,去掉臊味,减少膻味。美味全由鼎中精妙的变化而产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就象射箭驾马,阴阳变化,四季规律那样,须花费时间,多多实践,细心观察体会。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制出的肉就会熟而不烂、香而不薄、肥而不腻,五味恰到好处”。

伊尹还给成汤王介绍了一大堆美食,足以拍摄好多集《舌尖上的商朝》。他说,最美味的肉有:猩猩的唇,熊獾的掌,燕雀的尾肉、述荡的蹄筋,旄象的腰,流沙之西、丹山之南凤鸟的蛋。美味的鱼有:洞庭鳆鱼、东海鲕鱼,醴水的朱鳖,六只脚,有百串透明的珠子。灌水的鳐鱼,象鲤鱼却长着飞翼,经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菜中的美味有:昆仑山上的灵芝,寿木的花。指姑东边中容国有红木黑木的叶子。南极石崖上青色的嘉树菜。阳华山的芸菜,云梦泽的芹菜,具区泽的菁,浸渊的土英。调和味道的美味调料有:阳朴的姜,招摇的桂,越骆的菌,膻鱼的酱,大夏的盐,宰揭的露,长泽雪白如玉的卵石。做美味饭食的粮食有:玄山的禾麦,不周山的小米,阳山的黄黍,南海的黑米。最好的水有:三危山的露水,昆仑山的井水,沮江丘陵的摇水,曰山的水。高泉山的涌泉,是冀州的水源。美味的水果有:沙棠的果。常山之北投渊的上游有百果,是君王们爱吃的。箕山东边的青岛,有甘甜的栌,江浦的桔子,云梦的柚子,汉水的石耳。

不知道成汤是不是流着哈喇子听完这段讲述的。

伊尹在饮食方面的深厚造诣,被后世尊称为中国烹饪之圣,所有吃货都应该朝拜一下他老人家。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商代食器、酒器

根据考古出土的大量商代食器如簋、簠、豆和酒器如爵、斝、尊、觚,可以推想,商代已经出现规模较大的宴席活动。

3、周代的肉类加工更为考究。而且已经出现多种调味料。

周代《周礼﹒天官》已经出现“八珍”一词:“珍用八物”、“八珍之齐”。其具体内容,据注文是指《礼记》所列: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羊(煨烤炸炖羔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珍(酒糖牛羊肉)、熬珍(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辽(网油烤狗肝)八种食品(或者认为是八种烹调方法)。另说“珍用八物”是指牛、羊、麋、鹿、马、豕(猪)、狗、狼。周代“八珍”的出现,标志着烹饪形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显示了周人的精湛技艺和食饮的科学性。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周八珍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民族的互相融合,在饮食文化上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风味。在北方,古齐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术比较发达,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的雏形。

在南方,楚人统一了东南半壁江山,占有今天的“鱼米之乡”。“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畜禽菜蔬联蹁上市,为烹饪技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由于又融汇了南方很多民族的民风、民俗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今天苏菜的雏形。

在西边,秦国占领了古代的巴国、蜀国,接着派李冰将水患之乡改造成“天府之国”,加之有大批汉中移民的到来,结合当地的气候、风俗以及古代巴国、蜀国的传统饮食,产生了至今影响巨大的川菜的前身。

秦国的统一大业进行到后期,秦末发兵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受封为南越王。利用广州地处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目前广东的饮食文化,其实就是由赵佗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烹饪艺术和器具引入岭,结合当地的饮食资源,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至此,后称“四大菜系”的鲁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的风味菜)、苏菜(包括江、浙、皖地区的风味菜)、粤菜(包括闽、台、潮、琼地区的风味菜)、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区的风味菜)雏形已经初成。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

1、秦汉时期

随着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形成,强大的汉王朝在饮食方面比先秦时期更进一步,汉朝皇帝已经有了完善的食物管理系统,皇帝甚至可以吃到很多反季节食物。普通百姓食物供应更加丰富、充足。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很多西域的食物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进入中原,中原的、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也传到了西域。今天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160多种。中原地区原产和外域进入的几乎各占一半。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2、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开始进一步在民间推广。传说诸葛亮征讨孟获归来,祭祀阴兵,曾以面食包肉,做馒头。随着大批西北游牧民族进入中原,胡羹、胡饭、胡炮、烤肉、涮肉等食法开始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四、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峰,其饮食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这时候的烹饪方法明显增多,制作方法更加精良,品种更丰富。无论是高中低档菜肴,对鱼类、肉类的使用明显增多。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最著名的当属唐代烧尾宴,有记载最奢侈的一次烧尾宴是韦巨源在唐中宗景龙二年(7O8)“官拜尚书左仆射”时为敬奉中宗而举办的,仅留下来的菜名达58种。如面点有“单笼金乳酥”、“曼陀样夹饼”、“巨胜奴”(酥蜜寒具)、“贵妃红”(加味红酥)、“婆罗门轻高面”(笼蒸)、“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见风消”(油浴饼)、“水晶龙凤糕”、“汉宫棋”、“天花 ”、“素蒸音声部”、“生进鸭花汤饼”等等,菜肴则有“白龙 ”(治鳜肉)、“乳酿鱼”、“葱醋鸡”(入笼)、“吴兴连带 ”、“八仙盘”(剔鹅作八副)、“仙人脔”(乳沦鸡)、“箸头春”(炙活鹑子)、“五生盘”、“遍地锦装鳖”(羊脂、鸭卵脂副)、“汤浴绣丸”(肉糜治,隐卵花)等等。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饮食文化的发达。

2、到了宋代,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蔬菜、素食开始增多,面饼逐渐丰富起来。粥类也大量出现。肉食中,消耗较多的是羊、其次是猪肉。由于官府的禁令,牛肉非常少见(《水浒传》里动辄五斤牛肉一坛酒的大侠套餐貌似不太确切,也许是作者按照明代的生活风貌描写的)另外还有鸡鸭鹅、兔等家禽野味。江河湖海的水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螃蟹、虾、蛙类等水产品也被大量食用。甚至还有拼死吃河豚的记载。果品类有记载的也有几十种。汤药在宋代很普及,有记载的有二陈汤、木星汤等。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饮食业结构的兴旺发达,北宋初年,宵禁完全解除。城市居民的夜间生活更加丰富起来,许多人养成了晚上再吃一顿的习惯。开封的饮食业大致包括酒楼、食店、饼店、茶肆。

五、元明清

1、到了元朝,帝国的疆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大,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广阔发展。这一时期,涮羊肉在忽必烈的推捧下诞生;月饼,已经成为中秋不可少的一道点心;元大都成为有史可考的第一家烤鸭店的发源地;产生了至今众人都愿意品尝的名菜——烤全羊。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而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签发或自愿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了元朝的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并与其他穆斯林民族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的清真饮食文化。

2、明代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安徽,所以主流的菜系是淮扬风味。与此同时,大量的食材再次进入中国,比如番茄、辣椒、南瓜、甘薯、玉米、大蒜等。在烹饪技术上,明代与两宋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规范,有烧、蒸、煮、煎、烤、卤、摊、炸、爆、炒、炙等。

由于明代江南地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商人经商致富后对于美食的需求更为强烈,对于食物的烹饪制作更加奢华。文人、士大夫对个性的解放、对生活的追求,使得他们在饮食上也是别出心裁。明代饮食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加追求精致化、艺术化。从养生到尊生。到了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3、清代时期,满族的主食开始进入中原。启主食主要是面食,比如各种甜品、糕点类。满族菜肴也以肉食为主,多采用烧烤、蒸煮、炒炸等烹调方法。满族皇帝多少火锅爱好者,这也是大江南北火锅盛行的一个原因。满族人也喜欢吃卤味、腌制食品。

随着满族饮食文化与汉族饮食文化的融合,烹调技艺更加多样化、操作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满汉饮食文化融合的巅峰当属满汉全席。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满汉全席以东北·、山东、北京、江浙菜为主。世俗所谓“满汉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特产(或出产):如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后来闽粤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

六、民国时期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因为川、鲁、粤、苏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除八大菜系外还有一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菜系,潮州菜,东北菜,本帮菜,赣菜,鄂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菜,清真菜等菜系。

中国饮食历史文化

最后一张,就以我的老家河南安阳的一套扣碗作为结尾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归根到底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亲朋好友相聚一堂,能够表现我们内心喜悦之情的,唯有美食和美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