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战印尼之十五:印尼镍矿的供给侧和需求侧

 印尼老杜 2021-03-02

前几天有网友通过扑克财经提示我,该说说镍啦,才想起来俺是倒煤作镍出道滴。看来要冒个泡了,要不很多专业群主就把我踢出去啦。

说点嘛涅,说说印尼本土镍矿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吧。

2014年开始,印尼实施了65种金属矿的禁矿政策。严格讲并不是全面禁矿,在自由港等跨国集团的压力之下,对铜矿等矿种网开一面,精矿可以得以继续出口,前提是以建厂为前提并交纳逐渐递增的出口税。由于镍矿没有“精矿”一说,因此继续被囚,镍矿主苦不堪言。

很快三年过渡期过去,政府必须要拿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来面对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因此从2016年开始,能矿部就草拟了一个讨论方案供政府各部门内部讨论,争论还是满激烈的,反映在官员们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的表态摇摆不定,特别是对中国需求量大的镍矿和铝土矿,反复折腾,大家应该感同身受。

终于到了不得不公布新政的时间,此前三天政府的对外口径对镍矿仍然是禁止的消息,得到的政府内部文件也得以验证。但是今年1月12日正式公布的文件却让人大跌眼镜,镍矿得以有条件出口,当时伦镍小幅下挫,但很快又被拉了上来。

靴子终于扔了下来,在此新政下,印尼镍矿对整个镍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印尼继续开展矿业合作,是每个业内人士值得思考的问题。

老杜认为,印尼的矿冶新政,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做出了一个不恰当的决定。主要表现在:

1、出台时机不对。目前虽然伦镍涨了一波,但整个镍产业仍然属于低迷期。印尼这边目前批了896万吨配额(FBLN106万吨,ANTAM270万吨,CERIA230万吨,HARITA208万吨,COR82万吨),但是到目前为止总出货量仅为26船约140万吨(在装20船左右),但面粉卖的比面包还贵,品位1.65的矿开出了50多美元的高价。且恰逢中国环保风暴,内蒙大批镍铁厂除了关闭就是转产铬铁,需求不旺,销售并不顺利,可谓新政”生不逢时”。

2、解禁动机不纯。一些政府官员高估了本土红土镍矿的供给侧能力,低估了中国已在印尼投下近60多亿美元投资设立镍冶炼厂的真实需求,只为某些企业或某些私人利益而忽略了已成气候的印尼新产业格局,逆潮流而动,只能自食其果。

3、国际失道寡助。印尼矿业政策长期的摇摆不定,听说最近又要提出专门针对本土内贸的基准售价(比正常售价高出很多),这种出尔反尔近乎于关门打狗做法为国际舆论所不齿,为今后的外来投资者撒下阴影。

4、内部矛盾激化。是否解禁政府各部门意见是不一致的,以工业部、投资协调委员会为一方是竭力反对的,而总统避重就轻,把问题全权交给能矿部长处理,并不能服众。一些大佬在没有得到其解禁后应得到的利益后,也会反水,目前已见一些端倪。

一、印尼镍矿的需求侧

1、预计到2019年底,印尼本土形成的主要产能形成估算情况(均折成RKEF工艺计算):青山莫若瓦力园区20条线(已全部形成产能),青山埃霍曼4条线(预期),德龙15条线(预期,目前建成3条线),新兴铸管8条线(预期12条线,目前建成3条线,在建1条线),金川4条线(预期),万向4条线(预期8条线)其它工艺如华迪、黑色空间、神雾等粗略折合4条线,振石、恒顺、新华联、明辉、金鳞、INDOFERRO(已倒闭)、IFISHDECO、现代等高炉折合6条线,总计约为65条线。(据悉中国现有RKEF的产能为90条线左右)。

2、每条生产线(标配110米回转窑,33000千伏安矿热炉)按照年产7万吨含量10%镍铁,每吨镍铁按消耗原矿10吨计算,共需要7*10*65=4550万吨品位1.7-2.0的原矿。加之印尼国企安塔姆(约消耗300万吨原矿)和印尼淡水河谷(约消耗700万吨原矿)的消耗量,总计约为5500万吨原矿。

3、以上估算是在市场较好的理想状态下产能全开的需求量。保守估计,2019年后,印尼本土每年4000万吨原矿是正常的刚性需求。

印尼各企业对镍矿需求情况(预期):

二、印尼镍矿的供给侧:

截止第24批CNC名单,印尼政府共颁发镍矿证书总计531份,矿山面积167.8公顷,其中勘探证 301份128.2万公顷,开采证230份39.6万公顷。

印尼号称红土镍矿大国,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开采,其总储量其说不一。

不管理论储量多少,没有实质性的产业资本的进入,再多的矿也只能深藏地下,不能转为社会财富。而且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不仅储量,还有品位、铁含量、硅镁比、运距等技术或商务条件的限制,都制约着原矿的供应。

在前些年热火朝天的出矿时代,初步统计有过出矿记录的矿山也不超过50家。经过三年多的禁矿,目前很多矿山已经倒下,已不再具有出矿能力。目前看能够出矿的镍矿山不超过30家,其中还有近一半是新矿山。

虽然目前政府已经批准了1.7%以下品位出矿配额约900万吨,还有一些矿山在申请的路上,但个人认为短期内出矿仍然成不了大气候。原因有市场低迷的影响,但货源不足和雨季将至也是重要因素。如果忽略安塔姆的因素,仅靠一些中小矿山出矿对中国的原矿市场影响应该不会很大,更多的矿会在印尼本地消化。最近伦镍一路向上的事实也证明了,再拿印尼出矿作为期货炒作的噱头都是耍流氓。

三、外资在印尼合作的主要方式

松散型,即厂矿关系以贸易合同为主,优点是操作比较容易,商业关系比较简单,缺点是双方忠诚度不够,特别是供方,在行情变动比较大时容易变卦。目前德龙等企业采取此模式。
 
半紧密型,即和矿山合作成立新的股份公司,矿方以矿权入股,厂方以投资入股,这种模式优点是双方按既定比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缺点是双方股权结构较难确定,特别是对矿山价值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青山、新兴铸管等企业采取的是这种模式。注意此模式下如果申请出口配额,按照文件的规定,其得到的配额是属在矿山的名下而非投资建厂方。
 
紧密型,即直接参股矿山股权,成为矿主之一。此种模式基本是由外来投资者主导,做决策时比较“爽”,弊病是前期股权变更时间较长,要承担矿山公司的债权债务,且政府对外资参股矿权投资的比例有一定限制,在开采后第五年开始退股,直到第十年必须退回到49%。目前罕王、东方特钢、金川等采取的是这种模式。

不管哪种方式,本土合作伙伴的选择至关重要。好的合作伙伴可以事半功倍,差的合作伙伴会让你事倍功半,甚至血本无归。

四、几点建议

1、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印尼,受各种条件制约,短期内镍铁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不值得加大投资。十年辉煌,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镍产业仍大有希望,在印尼当个矿主还是不错的选择。

2、由于前期焦炭价格高企和镍金属市场持续低迷,在印尼投资高炉特别难盈利,产品的杂质和环保诉求等因素的影响,让老板们进退维谷。虽然 RKEF 有一定的优势,但其高昂的建设成本也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3、印尼的镍产业在青山等企业带领下已经形成自己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和全球供应格局,与国内的联动渐行渐远。在可预计的将来,印尼必将成为不锈钢大国,对业内的影响是全球性质的,而不仅仅限于国内。

4、即使是RKEF工艺,如果没有长期可靠的原矿资源,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随着青山园区300万吨不锈钢产业链全程红送产能的逐渐形成,现有其它厂家的镍铁也就较难在本地消化,只能换个马甲运回国内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今后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印尼的镍铁而不是原矿。

五、行情技术面简单分析

有网友非要让我论论镍的走势,简单说两句吧。

伦镍从本轮上升浪(2017年6月)开始,74个交易日振幅达到41.83%,至今还有26.17%的涨幅,呈现了极强趋势。

趋势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这次沿着8日均线和13日均线一路持有,你就赚大了。

目前,行情回调到了接近0.618的位置(约11000美元)盘整。按照短期趋势来讲,应该还是向下。但是很快55日均线上来,有很强的支撑,因此11000左右预计还要胶着(也是焦灼)一段时间,宜多看少动。

基本面我不好分析,什么资金推动、环保风暴、镍取代钴之类说什么的都有。简单说,从技术面看,行情涨就是买的多了卖的少了,至于为什么买的的多卖的少有各自的看法。有趋势就有机会,盘整行情做得没意思,可以休息一下。当然趋势有大有小,你能否挺的过大行情,还是过不去小涟漪,全看你的资金量大小和风险偏好。

记住一点:做实业的,把你的成本压到最低为最高准则,做到甭管行情涨落,别人赚小钱,你能赚大钱;别人不赚钱,你还能赚钱;别人赔钱了,你还能保本;别人都死了,你还能活着,这就是牛逼企业!做期货的,把你的心态搞好为最低要求,捂住钱包,一张一弛,把握趋势,不贪不恐,不吃鱼头鱼尾,只吃中段,你就是最牛逼的操盘手!

那位说了,老杜你做期货吗?实话讲我早已金盆洗手啦,看盘太累。人常说手里有股心中无股才是最高境界。我现在是手里无股心中也无股,最多算个二逼的境界吧。

谨此,与同行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