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秘方 | 治疗慢性乙肝,中医膏方疗效好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9-23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临床 上可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检查异常,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肝组织的坏死和炎症。病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流行范围之广、传播途径之复杂、发病率之高、危害性之大,居各种传染病之首。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 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学虽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名,但散见于“胁痛”、“黄疸”、“鼓胀”、“症积”、“肝瘟”、“疫毒”等病的记载中。



中医诊断标准

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侵入血分,内伏于肝,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瘀滞,着而不行。病情的发生发展可与饮食不洁(节)、思虑劳欲过度有关。本病病程多久,缠绵难愈。常见肋痛、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目黄、尿黄等症候,部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脾脏一般无明显变化。

症候分型
1
 湿热蕴结证

身目黄染,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口干苦或口臭,脘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肋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2
肝郁气滞证

两肋胀痛,善太息,得嗳气稍舒,胸闷、腹胀、情志易激怒,嗳气,乳房肿胀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3
肝郁脾虚证

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嗳气,口淡乏味,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4
肝肾阴虚证

腰痛或腰酸腿软,胁肋隐痛,眼睛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耳聋耳鸣,头昏眼花,口眼干燥。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赤少苔,脉细或细数。

5
脾肾阳虚证

食少便溏或五更泄泻,腰痛或腰膝酸软或阳痿早泄或耳聋耳鸣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太润,脉沉细或迟。

6
淤血阻络证

肋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肋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瘀点,脉沉。


乌苏市中医院向我们介绍一款治疗慢性乙肝的中药膏剂,能够清热解毒,疏肝健脾,软坚散结。


[组    成]炙黄芪300g 白花蛇舌草300g  虎杖200g 何首乌200g  黄精300g  山药300g   莲子肉300g  芡实200g猪苓100g     山楂300g 桃仁100g  白术200g  茯苓200g  生地黄120g  熟地黄120g  天冬150g 山麦冬150g  当归100g陈皮100g 女贞子100g    五味子100g  蜈蚣20条 土鳖虫60g  甘草100g 土茯苓150 g 阿胶200g



[功    效]清热解毒,疏肝健脾,软坚散结。

灸黄芪补中益气,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山药、莲子肉、芡实、补脾滋润、益肾。山楂行气散瘀。所以本方中药材合用对于慢性乙肝的肝郁、脾虚、阳虚、淤血等症有良好作用。

[适宜人群]慢性乙肝、丙肝,早期肝硬化的病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