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澡堂子  (北京系列  一)

 wodedoc910 2017-09-23


1980年代以前,北京的普通人家,都没有洗浴设施,身上脏了怎么办?要么去单位浴室,要么去大街的公共浴室去洗澡,老北京人管公共浴室叫澡堂子,管到澡堂子洗澡,叫泡澡堂子。为什么泡澡堂子呢?因为,那个时候的澡堂子,都有池塘,我说的是男部,劳累多日的老爷们儿,洗澡的时候先在池塘里泡,然后让人给搓搓澡,去掉了一身泥垢,这就是洗浴。后来有了女部,也泡,但是没有池塘,是盆塘。故此,人们把洗澡叫泡澡堂子。

浴室,历史悠久。至少在唐代以前就有了,陕西临潼,有著名的清华池,那是杨贵妃的专用。临潼有大大小小的池子,那都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与平民百姓无关。北京的澡堂子,起源于何时,我没考证清楚。但是,据说,在民国初期,就已经达到鼎盛,北京的澡堂子多,得有几百家。但对于一个人口达200万的城市来说,并不算密集。相声名家马三立老先生有个段子,说自己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捧哏的王凤山问,清华大学在哪儿?马三立说,王府井八面槽。王凤山说这个地方是澡堂子。马先生说是啊,清华池。其实,那不是清华池,而是清华园。当然,清华园,清华池,都是名气不小的浴池,都是北京的老字号。您记住了,八面槽的那个叫清华园,前门外珠市口西大街的那个叫清华池。清华池离北京的著名饭庄丰泽园不太远。清华池搬到虎坊桥路口东南角了,现在还营业。只是不知清华园搬到哪儿去了但在郊区,过去澡堂子很少。不过,海淀的中关村,丰台的南苑和北大地也有。但京西矿区的门头沟过去就没有澡堂子,虽然地处矿区,煤矿工人多,常年却得不到洗浴。尤其是小窑的矿工们,走了一天窑,又洗不上澡,只能使锅伙的一盆水,想洗也洗不干净,故此,那些窑哥们儿,落下了煤黑子的雅号。门头沟煤矿的前身中英矿倒是有澡堂子,但只许职员们洗,按如今的话说是专给白领预备的,矿工们是不能洗的。煤矿工人,能洗澡则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了。

   澡堂子一般多在大街面儿上,紧挨门脸儿的,是理发馆,过一个过道是大堂,大堂很大,摆着几排衣柜,衣柜连着一个床,床的大小如卧铺车厢里面的铺位那么大,床是两两相对,中间有一个茶几,这是客人洗浴后休息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浴室了,浴室的前边放了毛巾浴巾,客人可以自取。浴室里边,热气腾腾,一拉溜有三个大池子,分别是热中低温的池塘,高温的是43度,低温的也有三十六七度,在池子旁边,是搓澡凳。板凳大约有一个人的肩宽,可以在上面搓澡。池子的另一边,则是淋浴器,靠近门口是洗脸用的面盆儿。澡堂子有自己的锅炉,用的是门头沟的无烟煤,烧浴汤,也烧茶炉,后来才烧烟煤。

我刚工作那会儿,没有什么太多的福利,一个月只发给1块7的洗理费。洗理费,顾名思义就是洗澡和理发的费用,那时理发,一级理发馆理发一次是四毛,洗澡两毛六,搓澡两毛六,修脚两毛六。一个月理一次发,洗两回澡,足够了,有的单位不发洗理费,但是发澡票,面值两毛六,但是不找零。比如,理一次发四毛钱,给一张澡票,外加一毛四,不然给两张澡票儿,就吃亏了。也有人过日子得仔细,只是搓背,也行。收费就减半了。

去澡堂子洗澡的人,会带着一点儿点心,再带上或是五分一包,或是一毛一包的小包茶叶,先去理发,不吹风,先去洗澡。来到大堂,站堂的人,就会高门大嗓,“来啦,一位!”称之为唤堂,这时,就会有人把客人带到床位前。客人拿出茶叶,嘱咐跑堂的沏壶茶。然后进入池塘开始泡,赤身露体的男人们,边泡澡边聊天儿,这时,有人吼上两句西皮二黄,也有人唱上两句时髦的歌曲,还有人唱上几句“提起了宋老三,……”那声音里头带着水音儿,喜欢的人也忘不了叫个好儿。但要听完整的一段儿,没有。也有人,适应不了洗浴室内的高温,出现眩晕,这叫晕堂。跑堂的会跑过来,把晕堂的人,搀扶倒大堂床上,倒上一杯水喝了就好了。泡透喽,就可以招呼搓澡工来搓澡。搓澡,分为南派北派。南派,扬州为代表。北派,以定兴为代表。老北京的澡堂子,属于北派。在老北京,推头的,搓澡的,摇煤球的,大多是河北定兴人。所以,北京的洗浴业,定兴人扎堆儿。北派搓澡也有讲究,讲究全身上下搓108把,搓的要柔,搓的也干净,一点儿都不疼。之后,搓澡工会在你全身上下打上肥皂,就可以淋浴去了。那叫舒坦。现在的搓澡,实在不敢恭维,也说不清是南派北派了。搓得浑身生疼,我曾戏言,“ 整个儿拿我身子的当搓衣板儿了。”

洗完澡的人,并不急着回家,披着浴巾,躺在床上,茶也闷好了,于是喝着茶,吃点儿点心,侃侃山。为什么喝茶吃点心?浴室太热,人们出汗太多,损失的水分要补回来。洗着洗着也饿了,所以要吃点心。老北京人有饿了不洗澡之说,带点儿点心也就顺理成章了。跟着就开侃。北京侃爷多,认识的,不认识的见面熟,三分钟就是老朋友。侃山,漫无边际,什么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市井小道儿,无所不敢,侃侃而谈……是先说地,后说天,说完大庙说旗杆……但是,没有黄段子。你也可以躺下迷瞪一觉儿,睡醒啦,没准儿,再到池子泡一回……这就叫泡澡堂子。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是慢节奏,刚从澡堂出来,多拉晚了。理了发的,再去吹吹风,干净了,精神了,泡澡堂子是市井小民的一种享受。

澡堂子最忙的时节,是在过年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进腊月,澡堂的就开始忙了,人们的习惯把污垢留在年这边,不能带着一身泥过年。于是,澡堂的人满为患,排大队,再想悠闲不可能了。箱不够用了,搬来了竹箩筐,这还有个名儿,叫脱筐。贵重物品,比如手表之类,存在柜台。这回可就没有那么从容了。喝茶、吃点心、侃山全免,时不时的跑堂儿的还会喊,出来“前起儿让后起儿啦!” “睡觉的醒醒啦!”这回不是慢节奏了。

现如今,老北京的澡堂子已经不多了。前二年,听说南苑,还有一家老澡堂子,应该算是化石了吧?反正现在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洗浴中心。洗澡也现时了,前些年说朝阳的歌厅,丰台的洗浴,在北京很有名。其实,增添了不少什么泰式按摩,异性按摩……其实就是色情服务,不知近年有没有改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