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血性脑梗塞CT分型及MRI分型临床意义何在?

 渐近故乡时 2017-09-23

意大利多中心急性卒中试验 [1] 根据 CT 表现将 HT 分为 4类:①点状出血性梗死(Ⅰ型),在梗死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小的点状或线状高密度灶;②中等出血性梗死(Ⅱ型),梗死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中等大小高密度灶;③大的出血性脑梗死(Ⅲ型),单个均匀的高密度灶占据整个梗死区;④颅内血肿(Ⅳ型),单个均匀高密度灶超过闭塞血管供血区的梗死范围。



根据欧洲急性中风合作研究(ECASS) CT 诊断及分型方法将HT 分为 2 型:出血性梗死(HI)和脑实质血肿(PH)。两者又分别分为 2 个亚型:HI1 型:梗死边缘的小片状出血;HI2 型:梗死区内融合片状出血,均无占位效应;PH1 型:血肿小于梗死面积的 30%,占位效应轻;PH2 型:血肿超过梗死面积的 30%,有明显占位效应。目前,后一种分类方法应用较多。


上述两类方法不足之处是均以 CT 图像为基础进行分型,有一定的不足之处,CT 难以显示微小出血,可能遗漏 HI1类病灶。研究发现以 MRI 为基准得出的结论与 CT 不同,主要是由于 MRI 对 HT 敏感度增高,分级也会偏高。



MRI 资料进行分型的标准 [3] ,Ⅰ型(脑叶 HT):出血部位为皮质和(或)皮质下白质,主要呈脑回状或斑片状;Ⅱ型(脑深部 HT):出血部位为梗死区内或边缘,主要呈斑片状或线状;Ⅲ型(小脑 HT):出血部位为梗死区内或边缘,主要呈斑片状或线状;Ⅳ型(混合型):上述 3 种类型任意混合。这种标准更注重于 HT 的发生位置,尚未得到普遍认可。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