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亭泉 2017-09-23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颜真卿楷书竹山堂连句册】

《竹山堂连句》册,唐,传为颜真卿书,绢本,楷书,15开,各开纵28.2cm、横13.7cm不等。

鉴藏印有宋“绍兴”、“御府之印”、“缉熙敬之”,明王世懋,清梁清标、安岐,近代叶恭绰,现代张珩等诸印。

本册前裱边有楷书“颜鲁公竹山连句诗帖,上上品”一行。后纸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铁保三段题跋。

唐大历九年(774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书法一般都是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化,无粗细之别,千篇一律,拘滞平板……然而册后米友仁奉宋高宗命跋尾两行,却是绍兴御府故物,可知此册裁减最迟不晚于绍兴时,但非颜氏墨迹。至于是唐人还是宋人的临本目前说法不一。

明詹景风《东图玄览》,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柳公权行书蒙诏帖卷】

《蒙诏帖》卷,传为唐柳公权书,纸本,行书,纵26.8cm,横57.4cm。

释文:

公权蒙诏, 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元“赵氏子昂”、“乔氏篑成”、“齐郡张绅士行”,明“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清“安岐之印”、“王常宗”、“陈氏彦廉”、“韩世能印”、“韩逢禧印”等。

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告诉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南宋所刻《兰亭续帖》中收有《翰林帖》(或称《蒙诏帖》),其文曰:“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惟深察,公权敬白。”据文意推测该帖应写于文宗时柳氏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期间,而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可能是宋人据《翰林帖》的大意写出。书法的前四行用笔较雄畅,结字亦尚稳妥,而后几行用笔逐渐瘦薄,结字多松散,末行的“权”字笔画也不成结构,与柳氏遒媚劲健的书风悬殊较大。种种迹象表明,本帖非柳书,乃是宋人仿本。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张丑《南阳书法表》、《真迹日录》,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李白草书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唐,李白书,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

《上阳台帖》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释文: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齋”、贾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建国后献给中央国务院。1958年此帖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据考,卷首“神龙”半印小玺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所添,定冯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来流传有绪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传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明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虞摹兰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天曆之寶”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颜真卿真品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高清大图,大家可以模仿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