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诊 观察患者肩部,坐位或站立位时双肩是否对称,高低是否一致。局部皮肤有无改变。肩部外形有无肿胀、畸形、肌肉萎缩。 (二)运动检查 检查时患者站立,肩关节置中立位。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运动。检查时防止患者脊椎和肩胛胸壁连接参与活动,力求被测肩关节活动范围正确。 1.前屈运动 患者取站立位,肩关节先置于中立位,然后嘱其肘关节屈曲90°,再前屈肩关节,前屈运动正常可达90°。 2.后伸运动 患者取站立位,肩关节先置于中立位,然后嘱其屈曲肘关节,再后伸上臂,肩关节后伸运动正常可达45°。 3.外展运动 患者站立,肩关节置于中立位,然后屈肘90。,再作上臂外展运动,正常可达90°。 4.内收运动 患者站立,肩关节先置于中立位,然后嘱其屈肘,再使上臂于胸前向内移动,内收活动正常可达40°。 5.外旋运动 患者站立,肩关节置于中立位,嘱患者肘部屈曲90°,前臂于中立位,肘部贴近躯干侧方,以固定肢体,然后再嘱患者前臂外展,前臂外展活动范围,即为肩关节外旋运动幅度,正常可达30°。 6.内旋运动 检查内旋运动时,患者体位同外旋运动,嘱患者前臂作内收动作,前臂内收活动范围,即为肩关节内旋活动幅度,正常可达80°。 (三)触诊 1.骨触诊 患者取坐位。沿其锁骨内侧向外侧触诊,检查有无压痛、畸形、骨擦音。检查肩峰有无压痛、异常活动,肩峰外下方有无明显凹陷和空虚感。触诊胸骨上切迹,胸锁关节位置有无改变。触诊肱骨大结节有无压痛、骨擦音、异常活动。 2.软组织触诊 肩部软组织触诊分四个区:肌腱袖、肩峰下滑液囊和三角肌下滑液囊、腋窝、肩胛带突出的肌肉群。 通过肩部软组织触诊了解其正常关系,发现有无变异、肿块、肿瘤。进一步了解肌肉的张力、质地、大小和形状。 依次检查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注意有无压痛、形状改变、肌张力变化。 检查肩峰下滑液囊和三角肌下滑液囊,注意有无肥厚、肿块、触痛等情况。 检查腋窝前壁的胸大肌、后壁的背阔肌、内侧壁的前锯肌、腋窝顶部的臂丛神经和腋动脉、外侧壁的喙肱肌和肱三头肌及触扪此两肌之间肱动脉搏动情况。 触诊肩胛带突出的肌肉群,依次检查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和前锯肌,了解其大小、形状、质地、张力以及发现其不正常的形态、肿物或肌肉缺如等,注意有无触痛。 (四)特殊检查 1.搭肩试验 又称杜加(Dugas)试验,主要检查肩关节有无脱位。检查时先嘱患者屈肘,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手能搭到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手能搭到对侧肩部,肘部不能靠近胸壁;或肘部能靠近胸壁,手不能搭到对侧肩部,均属阳性征。 2.落臂试验 用以诊断肌腱袖有无破裂。检查时患者取站立位,将患肢被动外展90°,然后令其缓慢地放下,如果不能慢慢放下,出现突然直落到体侧,为本试验阳性,说明肩部肌腱袖有破裂。 3.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又称叶加森(Yergason)试验,主要用于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检查时嘱患者屈肘90°,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嘱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医者给予阻力,如出现肱二头肌腱滑出,或结节间沟处产生疼痛为阳性征,前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后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4.肩周径测量 又称卡拉威(Callaway)试验,医者用软尺以患者肩峰绕过腋窝测其周径。肩关节脱位时,由于肱骨头脱出,其周径增大。需将患侧与健侧作对比。 5.疼痛弧试验 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当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疼痛弧。 6.直尺试验 正常的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之内侧,医者用直尺贴于患者上臂外侧,一端接触肱骨外上髁,另一端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说明有肩关节脱位或有肩胛骨颈部明显移位骨折。 7.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嘱患者肩外展,当外展30~60°时可以看到患侧三角肌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若被动外展患肢越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这一特定区的外展障碍为阳性征,说明存在冈上肌腱的断裂或撕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