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域天门多(元)余阙《天门书院记》

 文山书院 2017-09-24

常德书院好  澧域天门多

 

   著书等身而终身不仕的阎镇珩,不仅是渔浦书院的山长,而且于光绪十九年、二十八年(1902)两次出任石门天门山书院山长及主讲,并制有《天门学约》,刊有《天门书院课艺》。
    天门书院何在?
    据《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说,石门只有秀峰书院,天门书院在永定县。但这所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 的天门书院,却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战乱时毁于一炬,近六百年后的阎镇珩也当然不可能在此履职。我懵懂难知原委,只得暂时搁置,等待水到渠成。果然,在探究秀峰书院变迁时,天门书院终于款款而来——他就是秀峰书院的传承者。
   这样,中国书院以天门冠名的,仅澧水流域就有两个。澧水上游有天门山,三国置天门郡,天门一词,成了抢手名号,就连书院也如此。元代慈利曾拆县设州,在今张家界永定区建天门书院。四百多年后,石门县又慕其名,将秀峰书院也更名天门书院。


 永定: 两田氏递捐

  

   《清嘉庆直隶澧州志》载:永定县天门书院,在天门山,元处士田希吕建,旧属慈利。在《艺文志》中收录了(元)余阙的《天门书院记》,从张家界党建网《话说天门书院》文章来看,还有(元)虞集的《天门书院记》。从两《记》看,这座元代天门书院,完全得益于当地两位田姓绅士的捐建善德。
   元大德七年(1303),慈利县学改作州学,流寓到天门山办私塾二十八年的邛崃进士王申先生,和他的门生田希吕年商议创建书院。富绅田希吕,字公著,聪慧好学,觉得塾舍窄陋,早有此意,于是师生一拍即合,州和上级主管当然高度赞许。经过一年的努力,书院建设得和学宫差不多,礼殿、讲堂、门庑、庖库等一应俱全。田希吕又买二百亩膏火田。元成宗铁穆尔钦定书院“天门书院”,将希吕“荐天门书院山长”。
   四十七瞬间即逝。田希早已谢世,田产亦流失,书院“租入单寡,士无以养”,加之“傍邻獠峒,职教罕至”,校舍“椽栋摧腐”,书院名存实亡。正当第二任山长张德明一筹莫展之际,邑人田怀德主动要求秉承父志,“输财力”将天门书院“迁而大之”。于是,在州署的大力支持下,选址于澧水之阳,天门之麓,“百工并作”,“期月而学成”。“宫庙宏敞,阶序整峻”,规模远远超过原天门书院,州牧阿思南海牙亲任主讲,山下“欣欣融融,有如邹鲁”。
   可惜的是,新书院建仅运转五年。元至正十二年(1352)河南妖贼攻陷慈利州,溯澧水而上占据永定古城,将天门书院焚为灰烬。
   书院虽不足天命,却为当地培养了两位翰林等一批人才,以致到了晚清也还有文人邹湘倜赋诗咏之:

慈利西百里,山势高嶙峋。盘结钟灵秀,田氏长子孙。
授徒有王君,田氏乐亲仁。大德癸卯年,县学方鼎新。
田氏请奉祠,矩楚程先民。置田赡膏火,市书备经文。
书院既成就,牍额曰天门。虞公旧有记,院毁记犹存。
世事遽兴废,雅道亦巳沦。城阙染近习,门墙莽荆榛。
谁与重作新,零阳获朱君。


石门:三县令累建

 

   天门书院沉寂四百年后,在石门县城崛起。
   石门二中一座木楼院落里。木楼上下,岩圈门两旁各有一蔸枝繁叶茂的大叶树,枝叶交柯在一起,过岩圈门就须经过两蔸大叶树交错在一起的树棚。那座木楼院落就是石门有名的秀峰书院亦即天门书院遗存,那两蔸大叶树就是无花果树。尽管书院和现代遍布城乡的中学甚至连条件好的小学都不能比,但是历经三任知县三次主持始建或增修,凝结着当地官绅尊儒重教的心血。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石门知县许耀祖(浙江会稽人)用自捐俸禄在县义学上组织捐款重修书院。义学于二十八年前的乾隆元年(1736)知县潘曙与乾隆五年(1740)知县鲍启泌先后建成的,仅房屋二间,陈设简陋,显然满足不了需要。
   重建的书院有讲堂三间,二门三间,头门一栋;有正心斋、进德斋、时习斋、明道斋、诚意斋、居业斋、日新斋、正谊斋等八斋房。书院因门对十九峰而命名“秀峰书院”。

   嘉庆二十五年(1820)知县苏益馨增设膏廪,捐资助奖。
   道光十年(1830年)石门知县曾维桢又对书院进行修缮。院舍为二层五间木楼,底层南中间为一岩圈门,北为木门。东西两头为四间平房,构成“冂”形,并在西侧建有六面迭檐阁楼,为藏书楼。曾维桢根据石门县原为天门郡治,将秀峰书院更名为天门书院。
   这就是阎镇珩曾经出任山长和主讲的天门书院。


    附(元)余阙《天门书院记》
    皇上稽古明道,饬躬建极,孜孜于治者十有四年。慨然念生民之未遂,徽化之未洽,遂诏大臣严守令之选,更考绩之法,使之务农业、兴学校,以其殿最而进退之。维时贯侯阿思南海牙来监慈利,乃均赋疏讼,剔出奸强,民志丕应。州有庙学,既敝且坏,侯与同知州事杨君雄伟、判官李君伯颜、焦君克忠劝其邑人万文绶悉修完之。
    天门书院者,国初时州民田公著作之山中,傍邻獠峒,职教罕至,榱栋摧腐,神用弗康,租入单寡,士无以养,名存实废,靡所为教。于是山长张德明以请于侯,侯亦大惧,不任以隳教本。民有田怀德诣侯,言日:“昔吾父荣孙尝为州作三皇庙,乡邦称之,今仁侯幸道宣德意,惠教遐壤壤,愿输财力迁而大之。”乃度地于澧水之阳,天门之麓,揆日呈事,百工并作,期月而学成。官庙宏敞,阶序整峻,讲肆厝爨,具治弗遗,称其所谓诸侯泮宫者。士民怀道,鼓箧而至,敬业乐群,惟侯之教。侯复为之据经引史,开析疑义,欣欣融融,有如邹鲁。邑人杨侯舟、张侯兑,皆以髦俊登名天府,有政有文。侯又尊而礼之,以表民励俗,其于教思亦云勤矣,然不自以为功。使使来鄂,愿有纪述。日:
    俾吾民获闻道德仁义之言,君之赐也。昔我祖宗已笃于教,武宗、仁宗亦大用劝;至于皇上,同符往哲,法宫之中,万几之暇,惟先王简册卧起与俱,以古之治,礼德是首,乃著吏课,俾民兴学;荒遐所任,非贤不使。故尔民得贤侯以治以教,俾尔游乎诗书之渊,而息乎礼义之圃;其小人服礼以事其上,其君子力学以待用,则上之德与民之幸。其视于古,岂不侈大哉!
    宜有铭诗以昭化,志功章于无穷。前侯也,仙海牙君之昆季,世系勋阀。其建州学之碑铭日:

帝笃保惠,惟守惟比。询于台衡,命以六事。

贯侯振振,慈利是监。去其螟蟊,使民耕蚕。

既纲既纪,于学有事。民谁子来,惟此田氏。

赀长厥里,相侯有作。丕应厥志,厥初玄圣。

越处在阿,乐是侯兴。式迁于嘉,嵩梁有佳。

井络所委,凌黔轹溆。为望于澧,山有松柏。

是斫是削,是髹是舣。为梁为桷,陟其在筵。

龙章朱延,临尔炳然。降观于宇,秩秩有序。

作配在下,笙磬祝焐。牲齐维旅,侯入即事。

其仪伊诩,坎坎击鼓。有士如雨,侯陈其书。

以教以语,以酬以酢。以论以报,以事父老,

理融于中。和畅于肤,亦来在隅,有简有秩。

惟帝训敕,于帝之极,昔弗课吏。只事以文,

民章聿兴,楚公之孙。兄弟先后,道民于厚,

天门之嗟。新庙有仪,执爵与酱。有顽弗即。

惠于天常。今著孔严。克广帝心。

侈兹侯功,俾民遂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