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临床效方---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

 负鹏载舟 2017-09-24


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乌梅30克、 细辛10克、干姜15 克 、黄连10克 、当归15克 、 制附子15克 、桂枝 10克 、 党参10 克 、黄柏10克 、川椒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临床加减:小腹凉甚者,重用制附子,加熟地。气虚甚者重用党参,舌苔白腻者加茯苓、陈皮、白术。
典型病案:王某,女,41岁。患者因阵发性剑突下部顶绞痛15天加重5天于1999年1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半月前上腹部绞痛,于当地县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胆道蛔虫病,给予解痉、镇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病情无好转,遂转入我院治疗。在这之前患者每日肌注度冷丁解痉止痛。余会诊之时,患者神志清楚,形容憔悴,痛苦呻吟,右肋处疼痛,头汗肢冷,口渴喜冷饮,小腹有冷气,尺脉微弱,舌苔白腻。有蛔虫史。中医诊断为:蛔厥。照仲景法,蛔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以乌梅丸主之,丸剂改为汤剂。乌梅 30克、细辛10克、干姜15 克、黄连10 克 、当归15克、制附子15克、 桂枝 10克、党参10 克 、黄柏10 克、 川椒10克。服3剂后,患者复诊。自诉服首剂后痛消,又服另2剂,小腹转暖,继服三剂,诸恙悉除。这是我毕业后治疗的首例胆道蛔虫病 ,一共治疗过3例,都是打着杜冷丁来的,均一剂止痛.辩证要点:小腹凉,自觉一股凉气向上冲。遂按上热下寒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