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告诉大多数勤奋者:你不是不勤奋,而是勤奋不得法

 智汇百川 2017-09-24
真正的牛人,不是一天,一件事练习,而是持续、积极、风雨无阻地练习。


一直觉得真正的朋友未必时时联络,天天见面。

我和妍就是这样的朋友。我们来往不多, 但关系甚好,是心灵相通的那种好。

妍妹妹毕业于西安美院,本科学了四年国画,读研时学油画。

如今刚刚三十岁的她,几年前作品就上过央视二套了。而很多从事画画的,画了一辈子都不为人知。

妍的画有料(内容)、有识(见识)、有胆(画胆)、有我(个人风格)。

不过每次我很少夸这“四有”,我最爱夸她有——天!赋!

她总会说,姐,哪有什么天赋可言呀,如果有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可以忽略不计,真的是日复一日画到要疯掉,把所有的技能在时间里熬呀熬,直到熟能生巧为止。她这么说,谦虚的成分少,事实求是的多。

我知道她每天都在画室不停地画,即使忙到没有时间,她也会见缝插针地练习一些人物面部、躯体部位的肌肉和骨骼的速写(绘画中的基本功练习)。

就连儿子进游乐场玩,她在外面等待时都在画画。对于她来说,每天的练笔和吃饭、睡觉一样不能少。

这让我想起近日读的《刻意练习》中写的一句话:所有的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这本书告诉大多数勤奋者:你不是不勤奋,而是勤奋不得法

《刻意练习》一书是为不满足于自己的能力只是“足够好”,一直在追求“非常好”的人群而写的。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

历经“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研究几十年,艾利克森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在什么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在这本书问世之前,很多人对练习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练习就是重复。以为只要埋头干,简单的重复,就能靠这种反复提高表现和水平。

200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写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 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为此,很多天赋平平,出身一般的人更是为平凡的人生终于找到逆袭的途径而怦然心动。

诚然,无论是小到学习生活技能,如开车、烹饪,健身,

还是大到提升核心竞争力,如演讲、写作、阅读,

都离不开大!量!练!习!

但身边也不乏:

做了一辈子饭的主妇,饭菜仍停留在尚且能吃的水平;

干了几十年的老技师,技能仍停留在尚且能干的水平;

童年期至青年期全用来读书的我们,阅读能力仍停留在尚且能看的水平;

他们和我们做饭、工作、学习的时间远远超过了1万小时、甚至2万小时都有了。

在此期间人们勤奋到一天不敢停下脚步,但大量的时间过去之后,个体各方面的能力仅仅只是“过得去”而已。

在平庸面前,人们不得不一声叹息:我努力了,只是不善长做这件事,没有天赋。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努力,却始终处于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中?

这是当前热爱学习,渴望成长,走在时代风口的我们共同的痛点!

一篇《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直击这一痛点,迅速在简书上成为爆文。

文中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自认为勤奋的人笑中带泪,共鸣共情:

“也许你见过所在的城市凌晨四点的样子,也曾搭乘最后一班地铁回家。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累得像条狗,感觉身体被掏空,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卵用。也许你也曾像我一样,每天忙碌又疲惫,却依然只是一名“低品质勤奋者”。

很多勤奋者都可以在自己身上看“低品质的勤奋者”的特征,也忍不住委屈地问自己:我都这么勤奋了, 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真相是:你不是不勤奋,而是勤奋不得法。

其实,“1万小时定律”并不全对,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大多数勤奋者的努力只停留在初级的“大量练习”阶段,却不知道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刻意练习”。

大量练习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一种更高阶的学习方式。

1万小时的重复练习成不了专家,只有“刻意练习”下的1万小时才有用。

把现在的日常事务努力重复1000天成不了专家,只有“刻意练习”下的工作生活实践才可行。

当然,你如果练习做某件事几百小时,几乎可以肯定,你能看到巨大的进步。但那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如果你希望变得更擅长某件事情,使自己变得更卓越,你就需要“刻意练习”。

这本书告诉大多数勤奋者:你不是不勤奋,而是勤奋不得法

在没有读《刻意练习》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某个领域刻意练习了。

由于工作原因,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讲课比赛有十余场,从学校层面到全国范围。

每次比赛之后都会有人感叹我的讲课风格、现场发挥以及记忆力完美至极,无懈可击(这样评价自己,脸皮也太厚了吧,尽管实情就是如此)

比赛时我完全是开挂的节奏,那种境界就是:即便在台上我的脑子冒出各种各样奇妙的想法,但我的嘴仍然在说,不会有任何错误和紧张。(有一次在台上比赛,居然想到比赛完吃什么犒劳一下自己,也是醉了)

台上这种完全自动化的表现,归功于我台下千遍万遍有针对性的练习。

为了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运用自如,对着镜子逐字逐句练;

为了抗干扰,确保注意力任何情况下都既能集中又能合理分配,在闹腾的菜市场练;

为了防止忘词,思维断线,每练一次就筛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并把这些地方反复反复再反复;

为了现场感好互动性强,就有意创设真实授课场景,找来一波波的学生坐在台下听我讲,并要求大胆地指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修正问题;

可以说,在比赛前我所有的练习都与刻意练习的黄金标准不谋而合:有目的重复、有反馈的纠错、高度专注和投入、设置挑战…

总之,正式比赛之前的最后一分钟,我都像个强迫症患者…

一场场比赛下来,我愈发体会到我的进步有多大,取决于我在备战中花多少时间、用什么方法训练、保持什么状态。

时至今日,我仍觉得自己的讲课能力只是“不错”而已,并不能称之为“卓越”。

亦舒师太曾经在《寒武纪》里说,“不错,是不够的,有人做得更好,略差的便遭淘汰,理所当然。”

这本书告诉大多数勤奋者:你不是不勤奋,而是勤奋不得法

系统学习《刻意练习》

为了更好,我系统学习了《刻意练习》,并结合我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把本书中最有用的部分分享给同样有需求的朋友们。

以期我们在奋斗的路上成为“练习人”,通过练习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1.刻意练习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心态。

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进步只取决于你有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要摒弃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产生的各种各样“我不能”之类的表述:“我不能管理好别人。”“我不擅长和数字打交道。”“我做不到比这更好。”

2.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不专注,练习就沒效果。越是关注练习中自己的状态,关注自己与理想状态的差别, 以及如何接近理想状态,你就越能看到进步。

如果你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你可能不会进步。

3.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

即使是开展过多年练习的专家,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 效果更好。

一旦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便停下来。

4.没有导师,自己设计练习方法。

在练习时参加培训班或找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可以获得宝贵的反馈,这比单凭自己力量练习效果好很多。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遇不到合适的导师。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1)反复做一件事,找出不足,并聚焦问题。注意不只是一遍遍地做同一件事,而是每次都关注自己什么地方错了,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

(2)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什么是心理表征?举个例子,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著名的油画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在学习一项技能时,心理表征能对信息有效编码,心理表征的数量和质量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创建心理表征的“三个F”,就是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不足之处,想各种办法解决。

(3)努力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比较在同样情境之下,你的处理与大师处理的差距,观察自己到底遗漏了什么,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然后再复制,一旦失败了再思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

5.跨越停滞阶段。

遇到停滞阶段,在每一种练习中都很常见。当我们遇到能力上限,不论练习多久,都没办法提高自己时,就应当意识你已进入停滞阶段。

要跨越停滞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克特定弱点。

任何一项相当复杂的技能,都涉及一系列的组成部分,你可能更擅长其中的某些, 不太擅长另一些。

当你发现自己再难以提高时,可能只是那项技能中的一两个组成部分在妨碍你,而不是所有部分在绊住你。问题是, 到底是哪些呢?

为找出问题,你得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因为这些“停滞点”时时刻刻都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易察觉,让自己稍稍超出正常状态可以帮助你搞清自己的“停滞点”在哪里。

6.保持动机。

保持动机也许是每个投入到有目的训练或刻意练习者最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1)留出固定的时间练习。例如早晨一起床就开始练习,那个时候专门留给练习,不受到其他任何事情的干扰。固定的时间还会制造一种仪式感,养成一种习惯与责任。

(2)找出可能干扰你练习的干扰项,并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比如你可能被手机分神,就把它关机。

(3)增加继续前行的倾向。一旦你已经练习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那么进一步学习给你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代价。所以只管去做,行动的力量能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另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是相信自己可以成功。这种信念的力量十分强大,甚至可以战胜现实。摒弃你以为自己“够不着”的想法,大胆去闯、去试!

此外,外部动机的一种最强烈的方式是社会动机。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是其他人的认可与崇拜。

如果你有一群和你一样喜欢做同样事情的朋友,你就拥有了一个内部支持体系。所以,可以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人聚集起来,或加入一个现有团体,并且将团体队友的鼓励、理解、支持作为你达到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做到上面任何一条都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承受难以想象的熬人和乏味,没有捷径可走。

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变得杰出,有效的练习也许有很多类型,但最有效的基本路线图只有刻意练习。

然而,当刻意练习成为人生常态时,你便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满足感。刻意练习适合每一位有梦想,且愿意为了梦想山一程水一程跋涉的人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