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国华:山西古戏台的前世今生

 无为zy7ny7trqk 2017-09-24

▲王国华在《山西古戏台通览》为热心读者签名


戏台是戏剧艺术的表演场所和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建筑遗产中的珍贵实物。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现存古戏台1000余座,时代囊括金、元、明、清,可称得上是我国“古戏台博物馆”。这些戏台散落分布于山西各地的乡野村落之中,是研究我国戏曲文化和古戏台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舞榭歌台  意手神功

山  西  古  戏 台  的  前 世  今 生


1.


据我国戏曲专家和古建筑专家学者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发现,真正意义上的戏台形成于宋代,元明时期得到一次大的发展,清初成熟定型。但是早在宋代产生之前,戏台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萌芽期。


事实上,早在原始社会,因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许多现象无法正确理解,故而对自然、神灵等充满敬畏之情,人们载歌载舞以娱乐神灵,以获得他们对自己氏族成员的保佑,即“原始巫术”。当时人们居无定所,这些表演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通常选取一个相对开阔、略微高于平地的场地或累土为之,即“露台”,表演的主要内容也是巫师在脸上身上化妆或戴面具跳着模仿动物或图腾物的舞蹈,向神灵传达自己的心意。这种原始祭祀表演我们只可通过考古发现的墓室画像、岩画及面具等作为佐证,这些露台如今早已不存


封建社会早期,文字及礼乐、诗词出现并获得初步发展,一些简单乐舞和民俗乐出现并被作为酬神娱人表演的重要题材。此时,封建地主阶级追求声乐之美和身心享受,表演日益频繁。为便于这些演出不受恶劣天气的干扰,人们开始在露台上搭建顶棚,形成现在人们口中的“乐棚”、“舞亭”等。这些建筑材质不利于长期保存,现只能从前人的绘画作品和出土的陶制品中窥见当时的建筑式样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熊罴案”的台子,它是在十二个木敦子上搭木板后用熊皮装饰的台子,台子四周有木栏杆,有可供上下的台阶,这种台子可随用随建,用完即可拆除,其形制也与后来出现的戏台最接近。


▲介休后土庙戏台


公元12世纪前后的宋金时期,随着乐舞、百戏的发展,戏曲文化已成熟,戏曲演出场所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全国最早的戏台出现于山西万荣县桥上村的后土圣母庙内,创建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稍晚于此的是建于宋熙宁十年(1077)的沁县关帝庙内舞楼。晋南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内戏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戏台,建筑年代应为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


临汾东羊村东岳庙戏台


北宋政权建立后,深刻总结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王室日卑”的历史教训,针对性地在全国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于是诗、词、诸宫调、院本、传奇小说等形式的戏曲文学形成,有力的推动了戏台的形成。同时,戏台的修建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修建戏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在娱神的同时也注重了自身的精神需求,于是,城市酒楼内修建戏台甚至专门的戏场,巨大的需求推动了戏台的修建和形制的完善


宋廷魁所著《介山记》中说:“庸人孺子,目不识丁,而论以礼乐之义,则不可晓,一旦登场演剧,目击古忠者孝者,廉者义者,行且为之太息,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流涕,亦不必问古人实有是事否,而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甚至引为佳话,据为口实”。在这一段文中形象地说明了戏曲对人们所产生的强烈的道德感染作用。随着剧本内容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同时让更多的人在休闲娱乐之时接受忠、孝、义等道德教育,各地戏台纷纷上演出此类剧目。因戏台有强烈的社会教化作用,利于统治者实行道德教化,修建戏台也得到统治者的倡导支持


2.


明、清时期,戏台在前代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并最终成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学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中国戏台建筑也不同程度的受到西方剧场建筑风格的影响,传统的式样也在不断改变。明清时期戏台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戏台所处环境多样化



戏台根据所处环境可分为寺庙戏台、会馆戏台、酒馆茶楼戏台、祠堂戏台、庭院戏台、宫廷戏台等。



高平王报村二郎庙戏台剖面测绘图

▲石楼圣母庙戏台


位于寺庙内的戏台是最早出现的戏台类型,专为酬神谢神而建,所以一般位于山门和正殿之间,后来因地势局限(山门与正殿之间地块狭小)或为抬高戏台便于更多的人们观看,将戏台建于山门之上,如创建于明天启五年( 1625) 的高平县王何村五龙庙戏台。后来参加戏曲演出的人日益增多,为避免喧闹声对神灵的不敬,部分戏台被建于山门外十几米位置,如平遥双林寺戏台,位于山门南端13米处。


会馆戏台。明清时期商人远及全国各地,为了团结同乡同业商人,壮大势力,他们在自己所到之处建立会馆,内部供奉着自己的行业神,按照祭祀娱人的惯例,建戏台、戏楼,在神诞日或传统节庆日延请有名的戏班进行演出,这些戏台一般规模宏大,装饰豪华,极具地方建筑风格,较为著名的有晋城城区怀覃会馆戏台。


酒馆茶楼戏台。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些酒馆茶楼为吸引更多的客人,增加营业收入,在自己酒馆内增设戏台,并邀请名角每日上演不同的曲目。山西的酒馆茶楼戏台主要出现于清代,如山西第一座酒楼戏台位于太原剪子巷内。清宣统二年(1910)大水巷内的振兴茶园、松鹤茶园两座戏楼虽出现于1840年后,但建筑形制未受到西式建筑的影响。


庭院戏台主要建于王府或富商宅院内,这些大户人家生活条件优越,为方便看戏在自家院子修建了精美的戏台,在节庆之日请名角来演出,这类戏台如北京恭王府内戏台,山西祁县乔氏、榆次常氏、太谷曹氏等富商宅院内的戏台。

 

宫廷戏台,主要是建于皇宫、行宫或皇家园林中的戏楼,主要在供节庆或大典之日演出。因戏台建造者为最高统治者,其规模多宏伟,此类戏楼主要出现于清代,分布于北京,山西境内无此类戏台。



建筑造型多样,结构复杂



宋金元时期,戏台的建筑形制极为简单,基本上为方形亭榭,面阔进深各一间,屋顶形制多为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梁架结构为简单的亭式扒梁结构。如山西高平王报村二郎庙内舞亭和侯马牛村金大安二年(1210)董明墓的砖雕仿木结构舞亭模型,均为单檐歇山顶。


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


明代以后,随着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提高,上至朝廷下至普通民众对戏台的认可及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戏台建筑形制日益完善,屋顶形式多样化,硬山和悬山也用于戏台建筑,但十字歇山顶抬梁式构架的殿堂式建筑较为普及。此外,这时期出现的戏台建筑出檐深远,举折明显,部分戏台甚至出现斗栱,如临汾魏村牛王庙的元代舞亭和临汾东羊村东岳庙舞亭,它们的斗栱除在建筑结构方面起承重作用的同时还兼有装饰作用。


建筑平面组合更加合理


早期的元杂剧一般一人主唱,角色少,相应的戏台面积也要求不大,通常为面阔和进深各一间的单体建筑,面积多为50㎡左右。明代随着剧情内容的复杂化,角色扩充,上场演员增加,同时便于演员化妆、休息,并将伴奏区和表演区在空间上区别开来,不断调整戏台平面布置,建筑平面由规整的方形横向发展为矩形,面阔也由一间增加为三间到五间。为便于戏班工作人员的休息和换装,人们将两座独立的建筑前后串联起来,形成建筑组合体,即二连台,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大南庄关帝庙就是一座二连台,当地谚语称“东文昌,西五道,连二台子三座庙”。


一些地方还建有三连台,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戏台两侧加建耳房或钟鼓楼;另一种是在居中的正台两边各建一个体量稍小于正台的戏台,且呈并列紧连状态,这样既可以增加舞台整体美感,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演戏。在一些并不太重要的节日,只在中间演出;在重大节日则三台同时演出,增强场面气势。如运城盐池神庙的三连台、壶关真泽宫三连台等。  



台口由四面观到一面观的变化


翼城县乔泽庙元代戏台


据山西侯马金代墓室壁画可知宋代戏台多为舞亭、舞楼,人们可四面观看。山西万荣汾阴后土庙内碑文(此碑为金天会十五年创立)记载,在正殿的前庭院中也存在方形露台,供观众四面观看,四面观式戏台可容纳较多的观众,并拉近观众和演员的距离,但在背面看戏的观众无法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且表演时戏台四面扩音,台上噪音大,演员无法集中精力,也严重影响群众观戏的效果,同时台上演员也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金元时期人们便将后面台口堵上,变为三面观,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舞楼,三面观式戏台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前戏台存在的缺陷,但侧面观众的视线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角柱的阻挡。明清时期为更好的满足观众,同时为演员化妆、更换服装、休息等提供隐蔽的空间,将两侧台口也用墙封堵上,台口变为一面观,现存戏台建筑多为此类,如临汾魏村牛王庙和翼城武池乔泽庙就是两座三面观的舞亭,在明清时期通过将两山墙增砌至前檐柱而被改造为一面观的实例。



内部设施完善化



太谷阳邑净信寺戏台


金元时期,为了给演员化妆、休息、更换服装等提供相对隐蔽的空间,曾于戏台内临时悬挂幕布以区分前后台,演出时,演员掀开帘子上场,并无固定的上下场门。明代为提高演出效果,出现了为戏曲表演进行音乐伴奏和动作配音的人员,称为文武场(或文武场面)。因文武场也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戏台都不为其提供独立的场地,与演员出现在同一台上。清代为明显的区分前后台,通常设置固定的板壁,左右两侧各开文武门,右侧上场,称“上场门”,左侧下场称“下场门”。上、下场门上一般有门额题匾,如“出将”、“入相”;“风花”、“雪月”;“调调”、“传传”等。



外部装饰日趋精美华丽



戏台因其独特的祭祀功能,同时作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象征,建筑规模愈是宏伟壮观,装饰愈是精美华丽,就愈能表达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之意。在金代墓雕和现存的可能是金元时期的舞亭中,装饰构件多兼有结构作用,只有少数为纯装饰性,明代以后装饰愈加华丽讲究。同时,人们为提高戏曲的观演和音响效果,明清时期各地戏台增设各种装饰物,如:音壁、看台、围栏、藻井、雕刻、彩画壁画、围栏、牌匾、楹联等。


藻井是传统建筑中等级较高的一种顶棚形式,应用于传统戏台建筑上不仅满足了建筑结构上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乐亭产生共鸣,提高音质。为了增强音响效果,以便于将乐曲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人们还在戏台两侧筑八字影壁或在戏台周围设围栏,以突出和美化戏台造型。如平遥县东卜宜村先师庙戏台,台身三面设廊,造型奇特,富有变化。


樊村戏台前檐斗拱


戏台雕刻一般位于台口上方或后台的墙面上,或为木雕或为砖雕,形式有浮雕、镂雕,内容为戏曲人物和相关故事情节,也有在木构建筑构件上绘有吉祥图案及戏曲人物。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匾额和楹联是重要的装饰内容。匾额既可起到标名作用又可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楹联是指悬挂、粘贴或镌刻在柱子上的对联,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称、声调协调,这些文字通常由名人撰写,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种“经过加工的文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为戏台的点睛之笔,具有良好的艺术装饰效果。


3.

西


戏台基数大,附属于寺庙的居多。据统计,山西古戏台数量位于全国首位。境内戏台类型丰富多彩,在社会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到了清代山西达到“村村有庙,庙庙有台”的程度,庙前建戏台成为村落内的重要建筑景观和公共空间。


榆次区城隍庙戏台


建筑时代序列完整。古戏台在全国可谓是普遍存在的,但因经历长期自然灾害和人为拆建,能完整保存下来的戏台为数不多,目前,全国现存的最早的戏台位于山西高平市,据考证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戏台也位于山西境内,宋金元明清各时期的戏台在山西均有实物遗存,完整的时代序列为研究戏曲发展史和戏台建筑演变脉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其他省份虽有不同时代的戏台留存下来,但真正能够像山西这样有着完整的时代序列的还没有。


戏台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娱乐。虽然戏曲表演最初是为了酬神娱神,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追求身心娱悦的倾向日益旺盛,位于寺庙内的戏台虽最初是为了酬神娱神,但从明代开始更多的是为了娱乐自身,如会馆戏台、庭院戏台和酒楼戏台,这些戏台并不是按照寺庙内的戏台定期进行表演,而是更加经常化,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几个戏台同时开场,以壮大场面。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文化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古戏台也逐渐失去往日玉楼笙歌、弦索齐鸣的盛况。而且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古戏台还在不断减员,不断残损。为此,做好山西古戏台的调查和研究,保护修缮好古戏台并将现存的古戏台资料尽可能地完整地保存下来,将这份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于后世,其价值是永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