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是必然的的,潭柘寺不论从历史还是宗教的角度,都可以算的上是北京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座寺庙。 “潭柘寺为啥叫潭柘寺?”首先,为什么潭柘寺要取这个名字呢?从民间传说和历史典籍里看,潭柘寺始建于西晋(316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当时叫“嘉福寺”,因为佛教是外来宗教,所以刚开始到北京时,民众接受度不高,这座寺庙也就发展平平,此后唐代又改为“龙泉寺”,金代皇帝赐名“大万寿寺”,清康熙时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遂成为北京第一大的皇家寺庙。 不过再怎么改名,老百姓们还是习惯叫“潭柘寺”,据说是因为寺后有龙潭,寺里栽种着“柘树”的缘故。 “为啥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呢?”这其实是老北京的一句俗话,民间传说。相传当年朱棣身边的军师道衍和尚,即姚广孝,他撺掇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同时又各种出谋划策帮助朱棣夺得帝位,最后朱棣为了感谢他,给了很多封赏,可他一个也没要,而是继续披上佛衣,隐居佛寺,而他隐居的寺庙就是潭柘寺。 据说他当年就是根据潭柘寺的样子给朱棣提供了北京城和紫禁城的建设图,比如紫禁城里的太和殿就是根据寺里的大雄宝殿而建: 粗略一看,还真挺像,只是规模扩大了很多。 “潭柘寺重不重要呢?”非常重要,首先它是北京地区第一座佛教寺院,距今1700多年。它的身上见证了历史上多次的“反佛”、“灭佛”和“扶持佛教”的运动。 其次,这里住过很多得道高僧,比如唐武则天时的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元雪涧禅师、清的律宗高僧止安律师等等,同时还有很多外国僧人也慕名常住此寺。 再者,来这里的皇帝络绎不绝,又是赐名,又是给地的,不重要的话,皇帝谁管你啊!比如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就无数次的来这里拈香礼佛,康熙还亲自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并赐给潭柘寺镀金剑光吻带四条,安装在大雄宝殿的殿顶上。 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也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她为了替其父赎罪,来到潭柘寺出家,据说她每天跪着诵经,其跪的那块石板都被跪出了两个石窝子。 最后,这里还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很多大事,有很多大人物都曾到这里礼佛,可能也会将就着议议事。 如今的潭柘寺变得越来越重要! 每每到秋季、春季,来这里踏青游玩的人非常多,毕竟北京郊区能玩,又空气好、风景好的地儿实在不多,来这里,至少能够稍微躲一躲雾霾,呼吸下新鲜空气,小君想,这 比什么都重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