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经方辨治思路

 86tui 2017-09-25

真爱中医的你,一定要这么做。

中医书友会第146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中医书友会曾发过多篇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文章祝谌予:我治糖尿病,一个基本方,N个加减法“身痛逐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收效甚捷大礼包:糖尿病治疗“专辑”,毛老师的这篇文章从经方角度辨治糖尿病,他避开了“泛泛思维”,从虚实讲治疗糖尿病的用方思路。(编辑/张亚娟)

糖尿病的经方辨治基本思路

作者/毛进军


  • 糖尿病发病现状


据中国疾控中心、中华医学会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控专家共识》认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人数近1个亿,呈快速增长趋势,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4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说,大约10%的中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且近一半的成年人是前驱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


1980年以前,中国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比例不足1%。但近30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喜爱多食快餐和含糖饮料,以及缺乏运动而导致肥胖,再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各类心理压力增大,所有这些都会罹患糖尿病,或成为前驱糖尿病者。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0%都是2型糖尿病,与不良饮食习惯、肥胖和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有关。糖尿病防治形势相当严峻!


  • 糖尿病治疗现状


西医治疗糖尿病基本上是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每年发布一个更新版本),或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现在也几乎每年更新)的治疗原则实施。


常用的抗糖尿病化学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类、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双胍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吡格列酮等)、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等)。人们的共识是糖尿病须终身规范服药,以防治各类并发症。西医治疗糖尿病,一味地降糖。糖是能量,单纯降糖也是很难治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


实际上,在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多见,其发病除了与胰岛B细胞损伤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即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组织(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人体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物效应。


所以,2型糖尿病并非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与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特殊的蛋白结构,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通道)相结合,从而无法打开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的通道,葡萄糖不能从细胞内而完成葡萄糖运转,不能被人体组织器官细胞所利用,因此人体正常的糖代谢就会受到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为什么用增敏剂?就是因为胰岛素受体不敏感,不能有效地与胰岛素结合而产生正常的生物效应,以增加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的敏感性,让胰岛素进入全身组织器官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


对于中医介入糖尿病的治疗,普遍有两种态度:一是无自信。不认为纯中药能够使血糖达标及有效防治并发症,或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二是多将中医药作为点缀、辅助。不论是中医糖尿病医院还是中医糖尿病专科,不用点儿中药似乎说不过去,一般大多是在主打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泛泛地开点儿中药作为点缀,给患者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印象,至于中药是否有效,基本上不会去过多地关注,而关注的重点全在于西药降糖是否达标。


为什么说是泛泛地开点儿中药呢?所谓“泛泛”,即是有两种开方思维:


一是不深入辨证,大多罗列一些经西医药理研究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如葛根、黄芪、黄连、玄参、生地,玉竹、石斛、西洋参等来治疗。


二是寻求走捷径,认定糖尿病就是阴虚燥热,总想找一个或几个方子以求通治,如六味地黄丸、生脉散、白虎加人参汤、葛根芩连汤等等,方中再加上诸多的有降糖作用(西医药理研究)的中药。


本来,中医几千年来治疗类似于现代糖尿病口渴多饮消瘦乏力等证候,是有优势的,但因为不少中医治疗糖尿病辨证思路不清,以西医药理开方,疗效一般,所以患者得了糖尿病一般不首选中医治疗,以致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


  • 糖尿病的经方辨治思路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但消渴病不仅仅是指糖尿病,西医的垂体瘤、尿崩症、甲亢及内分泌病症的某一阶段等病症也属于消渴病的范畴。


糖尿病症状涉及多个脏腑以及阴阳营卫气血,多属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


(一)病机层次简析



早期(血糖值≥6.1mmol/L≤9mmol/L),包括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调节受损的两个层次:IFG,即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GT,即糖耐量减低),此期可无症状,病机以胃虚(胃虚寒、胃津虚)、营卫郁滞、津虚血弱多见。


中、晚期(血糖值>9mmol/L),包括发生了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此期可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以及合并心、脑、肾、眼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症状群。病机以津虚血弱、胃虚与肾气虚(真阳、真阴亏虚)营卫郁滞、津虚血弱并存多见。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素问集注》释曰:“二阳,阳明胃气也。消,消渴也。”《脉经》:“消中脾胃虚,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消渴一证,皆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



气机郁滞,痰饮,脂浊,瘀血,营卫郁滞,卫虚营弱。痰饮,脂浊:饮食不合理。过食肉类等油腻,多吃零食,多吃甜食,多喝可乐等饮料及咖啡,夜餐丰盛,损伤胃气,吸纳运化失职,膏脂代谢失常是为浊邪,不被脏腑组织利用的血糖是为浊毒,浊邪浊毒蕴积体内,积热内蕴,消谷耗津,发为消渴(血糖升高)。


《素问·奇病论》论消渴病因病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肥贵人膏粱之疾也”


气机郁滞:工作和生活压力、社会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等长期过度,情志失调、精神刺激(生气郁闷郁怒焦虑)所致气机郁结,郁而化火,损耗津血,发为消渴(血糖升高)。


《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清代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瘀血:肥胖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血流不畅,久而成瘀;瘀血久之化热伤津,发为消渴。


营卫郁滞:津(卫气)血(营血)同源,津亏又可致营血少,津血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浊邪浊毒浸淫血中,营卫瘀阻(血糖升高)。


病机演变:胃虚——胃虚与肾气虚——营卫郁阻——卫虚营弱——阴阳俱虚


(二)用方基本思路


糖尿病初期主症:或口干口渴,饮水多,或口苦咽干,或尿频量多,或头懵不适,或精神不振,肢体困懒,或耐力减弱,或心烦焦虑,或莫名火起易发脾气,或纳差,或易饥多食,或易出虚汗,或皮肤干燥,或腹泻,或便秘,或阳痿早泄等等。或无任何不适症状(只能从舌脉等体征来辨)。


辨证用方思路:初期多见阳明病、少阳病、少阳阳明合病,阳明太阴合病。病机关键在于胃虚津伤,营卫郁滞,营弱卫虚。常用小柴胡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千金》竹叶前胡汤,《千金》黄芪竹叶汤,栀子类方,如栀子甘草豉汤、枳实栀子豉汤等。


糖尿病中、晚期主症:或口干口渴舌燥,饮水多,或口苦咽干,或尿频量多,或消瘦较快,或盗汗,或自汗多,或创伤溃疡久不愈合,或头晕心慌胸闷不适,或腰膝酸软,或神疲懒动,但欲寐,或四肢乏力,或皮肤干燥瘙痒,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或视物昏花,或纳差腹胀,或腹泻,或便秘,或畏寒,四肢不温,或水肿,或阳痿早泄等等。


辨证用方思路:中、晚期多见阳明太阴合病、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合病,厥阴病。病机关键在于胃虚津伤,真阳亏虚,营卫郁滞,营弱卫虚。常用大阴旦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乌梅丸,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茯苓四逆汤、大玄武汤、《千金》萸黄前胡汤,《千金》黄芪竹叶汤等。


我在临证辨治糖尿病时,明辨六经,细析病机层次,考量证候传变趋势,精准选用上述纯经方,疗效大都非常明显,既能降低血糖指标,又能改善患者症状和体质。


I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