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的认识都有欠妥之处

 摘录中医 2017-09-25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对五苓散的病机有新的认识。认为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的病位、病机及五苓散方义的认识都有欠妥之处。 作者认为五苓散证病位在胃、涉及三焦,病机属“水蓄于胃、三焦 不利“,主证当为“渴欲饮水”,可以说对临床也有一定的意义。(编辑/马思思   校对/刘相君)

 

五苓散方证探析

谷浩荣,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五苓散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历代医家对其病机、病位、主证、方义争论颇多。 通过考察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历代医家对五苓散方证的认识,认为五苓散方证病位在胃、涉及三焦,病机属“水蓄于胃,三焦不 利”,主证当为“渴欲饮水”;五苓散方类属“苓桂剂群”,当以茯苓、桂枝二药为君。

[关键词] 五苓散方证;伤寒杂病论;理论探析

[中图分类号] R2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2011)03-0208-02

 

《伤寒论》第 71,72,73,74,141,156,284,386 条 (条文号码皆为宋本顺序,下同),以及《金匮要略》 第十三篇第 4,5 条,第十二篇第 31 条都是讨论五 苓 散 方 证 的 重 要 条 文,自 成 无 己 注 释《伤 寒 论》以 来,历代注家对五苓散方证争论颇多,笔者不揣固 陋,略疏己见,以求指正。

 1 五苓散方证病机及主证探析

关于本证病机,多数医家认为是“饮停不散”。 在“饮停不散”上作文章的注家又可分为两派:一派 以《医宗金鉴》为代表。 吴谦等认为:“若脉浮,小便 不利,微热消渴者,则是太阳表邪未罢,膀胱里饮已 成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热,内输水府, 则气化津生,热渴止而小便利矣。”即是所谓的“水 蓄膀胱”。 另一派则提出“脾不转输”说,以二张(张 隐庵、张令韶)为代表。 张隐庵认为:“大汗出而渴 者,乃津液之不能上输……盖发汗而渴,液竭于胃, 必藉脾气之转输,而后能四布也。”用五苓散取“其 四散之意,多饮暖水汗出者,助水津之四布”。 张令 韶更明确提出:“以脉浮在表,故微热;以脾不转输, 故小便不利而渴,宜五苓散布散其水气。散者,取四 散之意也。”[1] 笔者以为,尽管两派都承认五苓散证 病机是“饮停不散”,其方功效在“气化”和“布散”水 津,这一点虽然不差,但无论是“水蓄膀胱”还是“脾 不转输”都不是仲景本意。 若细品原文,可以发现仲 景再三强调的是胃,“消渴、小便不利”乃是胃气不 和、水饮不化、三焦水道不利之过,以致水蓄于胃, 难于布散。

 通过对原文的考察,以下三点可作为五苓散证 病机当为“水蓄于胃、三焦气化不利”这一观点的证 据:①原文 74 条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条论述的是水蓄于胃, 饮入之水为停蓄之水格拒而上逆之证治[2] 。 水蓄于 胃导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证治在《金匮要略》中 亦有描述,如第十七篇 18 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 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而如果是水蓄膀胱,那么发 生“饮入之水为停蓄之水格拒而上逆”的可能性就 微乎其微了。 ②原文 156 条曰:“本以下之,故心下 痞,与泻心汤。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 者,五苓散主之。”文中“心下痞”、“痞不解”即是水 饮在胃的明证。 ③原文 386 条:“霍乱,头痛发热,身 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 理中丸主之。”按“理中者,里中焦”之意,此条病机 当在中焦脾胃,言外之意五苓散其治亦在中焦。 由 此推之,五苓散证病机当为“水蓄于胃”,若为“水蓄 膀胱”,则无“以中治下”之理。     

另外,将小便不利视为水蓄膀胱的结果亦是导 致对五苓散证病机认识错误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原 因。 尽管膀胱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但是,水 液代谢是一个涉及多脏器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 节出现病变都有可能导致小便的异常。 首先,胃的 “游溢精气”功能正常是水液进入人体之后布达全身 的先决条件。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 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次,三焦在人体水 液代谢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内经》对此多有 描述。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灵枢·本枢》:“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 道出焉”;《灵枢·五癃津液别》:“津液各走其道…… 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由 此可见,如果胃气失和,胃阳不展,三焦不利,水道 不通,势必造成水液不布之“水蓄于胃”的证候。 《伤 寒杂病论》对水液代谢失常导致的疾病多有描述, 其中不乏水蓄于胃者,如茯苓泽泻汤证可见“苦冒 眩”,茯苓甘草汤证可见“心下悸”,而苓桂术甘汤证就更复杂多变了。

关于五苓散证的主证,争论较少,几乎一致认 为是“小便不利”,但这仍然值得商榷。 虽然对后世 影响极大的《医宗金鉴》曾对此表示过怀疑,惜未能 得到进一步阐发。 吴谦等认为五苓散主证有二:“一 治水逆,水入则吐;一治消渴,水入则消”。 纵观《伤 寒杂病论》中论述五苓散证的 11 条原文,涉及最多 的症状莫过于“渴欲饮水”,其次为“小便不利”,可 以看出五苓散所治疗的“饮停不散”之水液代谢失 常证以渴欲饮水为主兼有小便不利。 柯雪帆先生亦 认为:“五苓散证的各个症状中, 口渴最为重要,小 便不利居第二位”。 [3] 原文第 73 条:“伤寒,汗出而渴 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此条以 “渴与不渴”作为运用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的辨证 眼目。 在五苓散方后仲景如是说:“多饮暖水,汗出 愈”。 并没有说“小便利则愈”。 这都充分说明仲景 并未将“小便不利”作为鉴别使用五苓散的金指标, 小便不利也不是“水蓄膀胱”的结果,而是“水蓄于 胃”不循正途下输膀胱所致。 但后世医家往往将“小 便不利”和“水蓄膀胱”互为因果,这是一种思维定 势,值得推敲。

 2 五苓散方义发微

 五苓散方由茯苓(十八株)、桂枝(半两)、泽泻 (一两六铢)、猪苓、白术(各十八株)组成。 五味药物 均具有渗湿利小便之功,加之在以“小便不利”为主 症、以“水蓄膀胱”为病机的思想指导下,诸注家对 于五苓散方义的解释难出“利水渗湿,以助膀胱气 化”之窠臼。 是议方药而不议机体反应状态即病证 机制的片面观点[4] 。 因此,也就犯了“以证论方、以 方测证”的错误。 在上文中笔者已对五苓散证的主 证和病机做出了解释,沿此思路,我认为五苓散的 功效当是“温化水饮、通利三焦”。 李克绍先生可谓 近代颇能解伤寒之惑者,他明确提出五苓散证的病 机可归纳为“三焦气化不利”,五苓散的作用可归纳 为“内通三焦,外达皮腠,通阳化气,行水散湿”。

 关于方中药物孰为主次,历代医家亦是各执一 辞,有以茯苓为君者,有以泽泻为君者,有以桂枝为 君者,甚至有以白术为君者。 主以茯苓为君者,大概 是囿于五苓散之方名和茯苓的使用,成无己在《伤 寒明理论》中如是说:“苓,令也,号令之令也。 通行 津液,尅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 五苓之中, 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陈元犀继承了成氏的观点 亦有类似阐述:“苓者,令也,化气而通行津液,号令 之主也。”而主泽泻为君者恐难出“君药分量最多” 之谬,如《医宗金鉴》:“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 胜热邪”。 历版《方剂学》教材更是大倡其说,如五版教材:“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 与膀胱,利水渗湿。”[5] 而主桂枝者则宗气化和表里 两解之说。 至于主白术为君者虽有新意却也难圆其 说,有失偏颇。 总之,历代医家对于五苓散以何药为 君,虽 各 有 看 法,但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缺 憾,即 未 能 从 《伤寒杂病论》的整体语境中考虑这一问题。

 按照“物以类从”、“以方类证”的方法,徐大椿 开创了伤寒论类方研究之先河,后世在徐氏的启发 下从类方的角度对《伤寒杂病论》方进行了分类,其 中最大的一类当数“苓桂剂群”,包括苓桂术甘汤、 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五苓散、肾气丸等方剂,这一类 方剂专治水气病,即以水液代谢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茯苓、桂枝为基础药物,视临 床症状而增减变化。 因此,我们当以苓桂剂群为语 境探究五苓散方的药物主次,才不失仲景本意。 《内经》有“主病之谓君”一说,实乃鉴别方剂主要药物的基本标准。 在治疗水饮为病时,张仲景首选苓、桂 而辅以他药以成对证方剂,因此,茯苓、桂枝实为治疗水饮病的特效药物,而五苓散又为治饮类方。 故此,五苓散方当宗茯苓、桂枝为君,白术为臣,泽泻、 猪苓为使,不也合“君二臣三,奇之制也”乎?

有鉴于此,笔者对五苓散方义及配伍作如下解 释:方以茯苓、桂枝为君,其意有二,一则二药相配, 术,取 意,以 饮,所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且可逐饮达表,以使汗 出而畅利三焦;二则吴鞠通认为桂枝能“通利三焦”, 配以茯苓则三焦利而水道通矣,如此则水饮得化、 三焦得通。 两药相配以为君可谓“主病者也”。 泽 泻、猪苓则属利水之剂,以通利下焦务使水归正途 从小便分消。

 3 结语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的病位、病机 及五苓散方义的认识都有欠妥之处。 笔者认为五苓散证病位在胃、涉及三焦,病机属“水蓄于胃、三焦 不利”,主证当为“渴欲饮水”;五苓散方类属“苓桂 剂群”,当以茯苓、桂枝二药为君。

[参考文献]

1] 吴俊,张国骏. 五苓散证浅析[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 (4):42.

2] 李培生,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02.

3] 柯雪帆. 五苓散证发微[J]. 天津中医药,2007,24(4):265-267.

4] 王玉川. 关于“有是证用是方”的反思[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21(6):2-3.

5] 许济群,王绵之. 方剂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