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梨状肌(正常)解剖(一) 1、梨状肌的起始与功能:起于2—4(5)骶骨的前面,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后,紧贴髋关节的后面,止于大转子尖端的后部。平均宽度为39mm左右,平均长度为90mm左右。 梨状肌的功能:在伸髋关节 时——髋外旋; 在曲髋关节时——髋外展。 一、 梨状肌(正常)解剖(二) 2、梨状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A) ⑴ 属盆底肌、与腹腔紧邻又紧邻骶丛。 ⑵ 其前面的内1/3与骶丛与盆腔相邻; 外侧上2/3与臀小肌相邻; 后面的内1/3与骶髂关节囊下部相邻; 外侧2/3以丰富的疏松组织与臀大肌相邻。(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一、 梨状肌(正常)解剖(三) 3、梨状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B) ⑴梨状肌“上孔”与“下孔”。 ⑵梨状肌抵止腱与其深部的髋关节囊之间偶有(5%±2.8%)大小不等的滑液囊,其炎症可刺激该肌挛缩,导致坐骨神经痛。 ⑶神经与血管的共生关系。 二、梨状肌解剖中的各种变化 1、大部分起自2--4(5)骶骨的前面,骶前孔的外面。 2、出骨盆后尚有一部分起自骶髂关节囊,也有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的附加纤维加入。 3、梨状肌与臀中肌完全融为一体者占6%± 2.7% 左右。 4、外上方与臀中肌纤维融合者占8% ± 2.71左右。 5、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多变(种)关系。 三、损伤机理 1、脊源性——腰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力平衡失调与营养障碍;可伴有根性体征。 2、髋源性——梨状肌损伤,是髋部软组织损伤的代表,在所有的髋部软组织损伤中,80%左右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梨状肌损伤。 ——髋部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风寒侵袭,均可致该肌出现病变,可伴有干性体征。 四、诊断(一) 1、症状与体征 ⑴ 轻度:下腰部不适或疼痛,或向大腿后部放散。一般不 会出现坐骨神经痛和臀大肌萎缩。 ⑵ 中度:下腰部疼痛,沿坐骨神经放散,长期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弯腰拾物实验、直腿抬高实验均可出现阳性、臀大肌萎缩。 ⑶ 重度:下腰部疼痛沿坐骨神经放射,功能 障碍、难以步行。 弯腰拾物实验、直腿抬高实验阳性;臀大肌萎缩。 四、诊断(二) 2、触诊定位: ⑴梨状肌或周围肌肉压痛。 ⑵梨状肌透影定位:(体部、肌腱、远端,上孔、下孔。)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一) 1、闭合性针刀微创松解术 ⑴ 麻醉注射:体部为主、其他部位为辅。 ⑵ 针刀松解:以梨状肌体部,上、下孔为主,臀大肌、臀中肌、殷门穴、小腿后外侧为辅。 ⑶ 注意事项:臀大肌、臀中肌一并诊疗,梨状肌体部刺入1cm即可,上、下孔少刺多剥。 六、治疗(二) 2、术后手法 ⑴ 曲膝、曲髋,强力内收髋关节。(有缓解挛缩、拉长梨状肌的作用) ⑵ 加强直腿抬高。(有撕脱作用,可改善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粘连关系) 41年我们同舟共济,一如既往!原汁原味的汉章针刀培训在这里!汉章针刀培训综合实战班 11 月 6 日 开 班 啦 此次实战班将在江苏汉章针刀培训基地举办 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朱秀川院长 为了传承家父朱汉章教授 纪念朱汉章教授,秉承朱汉章教授的志向 亲自坐镇指挥全程教学 力求将针刀医学发扬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