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里的车和辇

 净名斋主 2017-09-25


《步辇图》

文/余家骥

“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为5000年前黄帝所造。《古史考》:“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太平御览》:“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轩为车名,辕是车辕。)黄帝是君主,实际的造车者为奚仲。《说文句读》引《六艺论》:“黄帝佐官有七人,奚仲造车。”另一种说法认为奚仲是夏朝人。《说文解字》:“车,夏后时奚仲所造。”夏后即夏禹,奚仲是他的“车正”(管造车和交通的官员)。《史记》记载夏禹治水时跋涉劳苦,所以“陆行乘车”。

当然,以上均属历史传说,不能视为信史。但是,之后的殷商甲骨文及西周金文中均有大量的“车”字。而且,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先后发掘出18辆车子。这些车子的制作技术已十分完善,其形制也与甲骨文和金文里的“车”字相吻合。这说明我国的造车历史至少也已3000多年。

甲骨文和金文里的“车”有许多异体字。

一、殷商甲骨文的“车”:

图1的“车”字用两个车轮来象形。后一字中间的竖笔是车辕。从出土的18辆殷商车来看,当时的车都是独辕的。

图2的“车”,除车轮外,还有车盖(车篷)。

图3,两个车轮中间有车厢。

图4,车辕前面加了“衡”(车辕前端的一根横木),“衡”的两面各缚有一个“人”字形的“轭”(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两个车轭,能驾两匹马。

图5是甲骨文中部件最为完备的“车”字,有车轮、车厢、车辕、车衡、车轭,与出土的车完全吻合。

二、西周金文的“车”:

图6的“车”字有车轮、车辕、车衡、车轭。

图7,除上述外,还有车厢。

图8,车衡向右转,显示车衡与车辕的结合部是灵活的,便于行车时转向。

图9,两个比较特殊的“车”字。前一个字中,两个车轭后面都驾着马;后一字的车厢前伸出一条马鞭。

图10,车衡上缚有4个车轭,这是能驾4匹马的战车。古代车战的极盛时期是商、周和春秋。

图11,是金文中简化了的“车”字,只剩一个车轮。这个字形后来为小篆、隶书和楷书一脉相承。只是隶书、楷书是“彻底的”方块字,所以车轮也成了方形:車。

楷书之后出现草书。图12是隋代书法家智永的草书“车”字。1956年汉字简化时用“草书楷化”的方法据以造出简化的“车”字。

用“车”字作意符的字,其本义都与车相关。有的表示各种车的名称,如辇、轩、辎、轲;有的是车的组成部件,如轮、轴、轼、辕;有的是驾车套牲的器具,如轭、辔;有的是与车有关的动词,如载、输、转;有的是形容车声的形容词,如辚、轰。

下面讲讲“辇”字。

《说文解字》:“辇,挽车也。从车,从二夫,在车前引之。”这是说,辇是人拉的车,用两个成年男子在前面拉。甲骨文里没有辇字,图13是金文辇字。这字的人字形车轭下驾的不是马,而是两个男子。

秦、汉以后,“辇”字专指帝王、后妃乘坐的车。《通典》:“夏氏末代制辇,秦以辇为人君之乘,汉因之。”(夏朝后期制造了辇,秦朝把辇作为国君的专车,汉朝沿袭了这一制度。)因为这,古人把皇帝所居之地——京师称为辇、辇毂下或辇毂、辇下。

帝王和后妃们为什么偏爱人拉的车呢?原因很简单:马车体积大,不适宜在宫廷奔驰,而人拉车的车体小,既平稳又安全。

为了在宫中行动更舒适惬意,后来的皇帝又发明了用宫女抬的步辇,连车轮都不要了。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太宗时任刑部侍郎,以后曾任中书令等职务)的《步辇图》,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古代画家画的皇帝乘坐步辇的形象,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步辇的具体样式和使用方法。所谓步辇,结构简易:一个平板,上铺褥垫,两旁安装用手抬的杠子;既无车盖,亦无帷帘。画中唐太宗盘腿坐于平板褥垫上,前后两个宫女各用双手抬着杠子。两条杠上还缀着挂带,挂在宫女的脖子上。挂带的设置,一是为了分散两手的承重;二是为了保险,万一失手,杠子还挂在宫女脖子上,不至于把皇帝摔下来。此外,平板四角还有四个宫女,各用双手抓着平板边框上面的把手,帮助抬辇。这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还增加了安全性。这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其丞相禄东赞至长安晋见唐太宗,请求联姻和亲。画面中唐太宗就这么招摇地坐在九个宫女簇拥的辇上,使者禄东赞和典礼官则毕恭毕敬地肃立于前。作为这幅画面的重大后续事件,是次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永垂青史的联姻。

当然,皇室专用的这种辇,主要用于宫廷中。皇帝外出巡幸,不可能坐在平板上让宫女抬着,那“辇”必然是超级豪车,而且还需要马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