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届南京零模语文卷第2题是错题

 钟楼语文 2023-09-13 发布于江苏

我们认为南京这次零模考试现代文阅读Ⅰ的第2题有命题失误,下面陈述理由。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车”的字形变化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车”的甲骨文简化过程中,一直保留着车轴、车轮、车辕、车轭的形象,而车衡则不见了。
B.篆书中的“车”字,失去了象形意味,增加了会意成分,仅突出作为必要部件的车轮、轴和辕。
C.“車”字的最早定型,目前可追溯至秦国石鼓文《诅楚文》,这篇文章是唐初在西安发现的。
D.“车”字的形体演变,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在不同字体之间和同一字体内部都存在着简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为D。但我们认为C、D都可选。

D项对应原文第5小节开头,当然没有问题。

A项错在“车”的甲骨文一直保留车轭而不见车衡。从第5小节和所附字形表来看,应该是一直保留车衡,而车轭则不见了。

B项错在篆书“车”字增加会意成分,而第5小节说这一特征属于金文。从字形表中的秦篆“车”字看,只有车轮和轴,没有辕。

问题出在C项上,文中对应的内容在还是在第5小节:

大约到了战国中晚期,刻在石鼓(唐初曾在西安发现的秦国石墩,其形如鼓,故称石鼓)上的秦国《诅楚文》中,已将车字写成“車”字了 (表1)。

关键是对于括注的理解。括注是针对“石鼓”,可以理解为对这一名称来源的说明,那么所谓唐初发现的石鼓就未必是刻有《诅楚文》的石鼓。“唐初曾在”的“曾”字支持这种理解。

也可以把括注理解为对刻有《诅楚文》的物品的说明,那么唐初发现的石鼓就是刻有《诅楚文》的。“西安发现的秦国石墩”的“的”字支持这种理解。

事实上,唐初发现的石鼓文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诅楚文》石刻文字出土于北宋。如果作者知道这些的话,那么他想表达的应该是后一种意思。而C项理解的是前一种意思。那么C是错项。

但是,试题只能以文本呈现的内容为准,而C项与原文并无矛盾。把C项作为不正确的一项,是没有道理的。

石鼓

《诅楚文》

顺便提一下,选文作者似乎是把《诅楚文》跟刻在石鼓上的诗文搞混了。《诅楚文》现在只有拓本的复刻本存世,原石和原拓不存,没有记载表明刻字的石块是鼓形(一般记载为“碑”)。而且《诅楚文》中无“车”字,试卷表1中的“车”字字形,与唐初出土的石鼓上的“车”字相同。

另外,文中说“金文中的车字,仅见车轮和辕、轴”,也不符合事实。金文中的“车”字如下,比甲骨文更为象形。

文章在表1中完全不列金文字形,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至于字形里哪部分是轭,哪部分是辕,可以参考我们编写的《初中文言文全解旁通》中的图文介绍:




图书推荐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