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拒绝“流水线”诊疗,提倡“一人一诊”

 whd991 2017-09-26

中医诊疗医院化究竟是对是错?

图片丨同仁堂老药铺

既然谈到了中医诊疗,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医的治疗原则。

中医的整体观念,运用到实际诊疗其实就是“辩证论治”,辨证论治所反应的正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原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一语首见于《素问》,有两种含义: 是同一种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工具,例如同一颈痈病 ,由于症状、病机的不同 ,必须采用不同的治疗工具 ,使之产生更好的疗效。同一种疾病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而“异病同治” 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对性词语 ,并作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色。

华佗有个故事:就是说有两个人都患有头痛,症状一模一样,但华佗却采用了不一样的方法施治,一个用泻法、一个用肝法,结果两个人都很快康复了。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同病异治的典型。

“同病异治”一语在《素问》中这里指出 ,同属外感病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 ,由于地方气候的不同 ,其发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有别 ,所以必须根据药性之寒、温 ,效用散与收 ,确定不同的治疗原则。

“同病异治”必是因“病”同 ,“证”不同的病理机转使然。

但是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渗透,其实在“中医院”我们也尊崇西医的诊疗方式,更多的倾向于类似“同类病同治”,这样不止会使中医的诊疗走向消亡、也会使中医思想严重受到西医影响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死角。

中医的施治的特色其实就在于“辨证论治”,我们不做“诊疗流水线”,我们需要的是细水长流的系统化诊疗,和因人制宜的开方治病。中医,本来就是快餐时代里的一叶扁舟,我们悠然摆渡,悬壶济世。

中医特色如何挣脱西医枷锁?

图片丨悬壶济世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振兴中医药事业变成了所有中医人的肩头重任,但是面对今天中医特色的丢失、西化严重、市场萎缩、后继无人等等局面,我们每一个中医人都痛心疾首、倍感遗憾。

在这个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无非是中医过度的西化,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自甘堕落的产物,邓铁涛老先生曾经说过“自我从属”。

那么作为传统中医人,我们该如何避免西化?

如何将中医引向“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呢?

我们怎么能让更多的青年中医学子走上坚持传统、抵制西化的中医正道呢?

传中医薪火,燎中医大势

中医联盟

药匣子中医联盟:

中医联盟势在必行,中医联盟这个概念其实在前几年就有一些中医大家提出,但是由于政策和一些现实性的因素一直很难实现,往往也只是联合了各别学派做成了一个具有学派特色的联盟。

药匣子建立的中医联盟是一个开放的、专业的、学派兼容的平台,我们力求各派中医师的加入,进入联盟的每一位中医师可以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各学派的发展,同时药匣子作为联盟的发起者我们也本着传承经典、发扬特色的中医药精神,尊崇中医“一对一”责任感“专诊”特色。帮助中医诊疗精细化,使传统中医的发展不再踽踽独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