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阳关残雪 2017-09-26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古诗主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为古体诗,一般是不讲究音调格律的,如诗经。

唐代开始,慢慢产生了律诗和绝句(律绝)。这种格律严谨的诗体被称为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我们今天主要介绍格律诗。

格律诗按每句字数分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每句5个字,七言每句7个字。

按句数分为绝句(律绝)、律诗、排律——绝句为4句,律诗为8句,超过8句为排律(一个逗号或句号代表一句,如“床前明月光”)

下面,先森我为大家介绍写诗的三大基本规则:押韵、平仄和对仗,都是精心简化出来的,务求大家能懂。下面进入正题。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押韵

韵,是我们中华诗词的特色,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但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用韵的一些规则大家应该掌握一番,否则作出来的诗可能就变成打油诗或是顺口溜。

格律诗都是偶数句押韵,一般只用平声韵(用韵标准详见本节结尾),这个一般都知道。所以下面先森我重点介绍几个大家不太知道的“雷区”。

一是忌“出韵”。出韵就是不押韵。但有借邻韵的说法(邻韵就是读音相近但不同韵的字,如江和阳)。比如首句为韵句的允许借邻韵,再有就是孤雁入群格等特殊诗格。但若按中华新韵,基本是不存在借邻韵这一说法。

二是忌“重韵”。即使用重复的字作为韵。这好理解,我们这里说个“复韵”,就是押韵的字是相近含义,如“忧”和“愁”,有点像重韵,也忌讳。

二是忌“挤韵”。即不是韵脚的地方也用了韵。如韵句“峭壁攒龙千万重”,“龙”和韵脚“重”也押了韵,导致原来的韵好像“变挤了”,太过密集。另有忌“撞韵”。即不是韵句的句子(如3,5句),最后一个字也和韵脚同韵。

三是忌“连韵”。即相邻的两个韵句使用了同音字作为韵。如“花香吹四溢,草色远萋萋。莫问何时雨,迟迟未有期。”''萋“和”期“音相同,就属于连韵。

还有凑韵、哑韵、倒韵等忌讳,更为高深的还有活韵和死韵的变通。或担心太过繁琐,或先森我觉得可放宽的,便不再赘言,省得大家看晕了。总而言之,韵,本质是为了音律,为了听觉美观,大家可以多感受。

如果大家自己去网上看这一部分,解说非常复杂,主要矛盾在用韵标准,很多文章抄来抄去,将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的例子混着用,让大家云里雾里。先森简单说明下。

用韵标准,最为出名的是“平水韵”,古代用得多,现在还有很多人用。但是现在古代和现代读音差很多,比如“平水韵”中,“东”和“冬”是两个韵(因为古代东是dung的音,而冬是dong的音,所以不同),我们没办法理解。后面又出了“中华新韵”,是根据普通话来制定标准的,且只分平仄,不分阴阳上去。但许多人认为用韵太宽,少了些音韵美。

要参照“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先森我不敢评说。但对不深入研究的爱好者而言,建议自己感觉比较押韵就好,不用过分苛求。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平仄

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要守一定的平仄格律。前文中先森我有介绍过,这里再简单回顾一下。(友情提示:关注就不用怕再错过知识点啦)

古代诗多为吟诵(类似唱),所以对于格律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我们现在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先森认为守一些较为基本的即可,而且复杂的非常难讲明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进一步研究或在评论里询问。

一是同句中平仄交替。即一句中2、4、6字的平仄要不断交替,否则称为“失替”。这里说下”孤平“和”三平调“这两大忌讳。孤平即符合偶数字数平仄交替的情况下,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平声韵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仄仄仄平平”除外)。三平调即最后三个字全部是平。“孤平”和“三平调”是大忌,律诗中千万不能犯。

二是上下句平仄相对。古诗两句为一联,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出句和对句相同位置平仄要相反,偶数位置原则上必须遵守,奇数位置不强求(即135不论,246分明),否则称为“失对”。

三是相邻两联要相粘。即相邻的两联,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偶数位置平仄要相同,否则称为“失粘”。这个大家要记住,很多人不知道这。

如果看了这些还是云里雾里的,大家可以看最后一部分“保姆式”平仄句式,看完应该就会懂了。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律诗的对仗

很多人认为,律诗是简单的八句四联(两句一联),事实上并非如此。

律诗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按以前的习惯,分别承担”起、承、转、合”的作用。

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具体参照先森我前面整理出的对联规则),产生一种意境上的气场。绝句则并无这规则。我们以《蜀相》为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中的颔联和颈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完全符合对联的规则。

许多人认为,首联和尾联可对也可不对,但先森我私以为最好不要对仗,因为全部对仗,就失去了气场的变化,淡化了整体意境。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几种固定平仄句式

看完前三块内容,大家就基本掌握了写诗的基本规则。如果前面的平仄大家还没有很清楚,先森我又为大家整理了平仄的固定句式,大家套着用即可。

前面说了,最标准的平仄句式,五言和七言各四种,五言为”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七言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采用标准句式,由于对、粘、韵的规则,大家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只要确定了首句,后面的全部被限定了。如五言“仄仄平平仄“开始,下一句只能”平平仄仄平“(对),再下一句只能“平平平仄仄”(粘),然后“仄仄仄平平”,再到“仄仄平平仄“,一直循环。

七言同样如此,“平平仄仄平平仄”开始,下一句只能“仄仄平平仄仄平”,再下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然后”平平仄仄仄平平“,再到”平平仄仄平平仄“,一直循环。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有四种特别情况: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开始,下一句是“仄仄仄平平”,然后再按前面规则循环。如果是“仄仄仄平平”开始,下一句只能“平平仄仄平”。七言也一样,“平平仄仄仄平平”开始,下一句只能“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开始,下一句只能“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为平声结尾的,也要押韵)

大家可按这固定句式参照着写,然后按照“135不论,246分明”的原则进行放宽,再采用“拗救”的方式,每换一个字的平仄,在同句或对句(出句)中“135”的位置,换一个平仄回来。

遇见古风:十分钟学写诗,再不了解点古诗词,这一国粹或将失传!

郑重声明:先森我此文观点仅代表个人,并非是最为标准的规则。古诗规则素来众说纷纭,且非常复杂,如“孤平”“叠韵”“不当韵破解”等,本文都并未详细提及,若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深究,或是留言询问。但此文也是先森我花了非常多时间一一研究考证的结晶,基本符合写诗较为通行的标准。谨希望能降低古诗入门槛,让大家参与其中。若有不对之处,还望指出斧正!

大家若有兴趣,也可将自己(尝试)写的格律诗发在评论中,先森我将为大家判断是否合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