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论坛》是新行知教育课改中心全新打造的线上栏目,旨在分享关于课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进而推进全国各地课改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前四期我们将采访那些有思想、有影响、有能力的课改名校长,相信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宝贵经验,将会给您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创办于1958年的徐杨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多年来学业质量一直徘徊在全市的低端,生源流失严重,校风校貌堪忧。经历五年的课改,如今的徐杨中学已经变成当地热门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提升,个人素质也获得百姓的交口称赞。原来无人问津的农村学校现在成了课改成功的典范,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 2012年4月 学校正式启动“小组合作制学习”为载体的课改; ◆ 2013年7月 课改仅一年,学校课改年级总生均分提高了50多分; ◆ 2015年 首届课改年级中考总生均分比上一届提高了114分,学校排名跃升至全区第一; ◆ 2016年 中考成绩再创辉煌,生均分比课改前提高了136分,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王成兵 淮安市徐杨中学校长 一直行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 徐杨中学课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什么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带着好奇和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徐杨中学王成兵校长的专访,一探究竟。 郭梦桃:王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徐杨中学的改变有目共睹,短短几年的时间,学校课改就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到底怎么做到的? 王校长: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还不错的成绩,是因为我们是找准了教育的方向。 纵观中外古今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人的本质上,也就是说必须经过改革,改变我们传统应试教育的这种模式和方式,最终才能走到我们教育应有的轨道上。因为教育不是教学,不是教,不是灌输,而是让孩子在未来能幸福地生活。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涉及到的不止是知识,还有技能、现代体制的核心素养、必备的主要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也只有课改,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真的与时俱进。 郭梦桃:是的,只有找对了方向,努力才会有价值。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来徐杨中学考察学习,您能具体谈一谈徐杨中学课改成功的秘诀吗? 王校长:成功秘诀谈不上,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能得到同行们的认同,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的心中时刻充满了感激。关于课改的具体措施,我想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学校课改首先要改变的是观念、思想和认识。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课改学校,第一点要确定一个正确科学的办学教育理念。 就是到底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觉得孩子的成长比成功重要、孩子的成人比成才重要、孩子的能力比分数重要,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所以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所有的教职工就知道过程可能比结果更重要。 在具体的措施上,我们请来课改联盟的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体验式培训。让教师当学生,亲自体验传统课堂与小组合作制课堂,并进行分析比较。亲自体验教育不仅是教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而不仅仅是教学科知识。现在想来这是特别重要的,教师在愉悦的体验中自然就会对传统的教与学进行反思,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 所以在徐杨中学,教育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老师的重点也是如何让学生学起来,如何让学生有效学,高效学,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第二:学校要完善好科学的管理架构。 在顶层架构上我们推出了徐杨中学的课改要素:教师、学生、课程、课堂。课改的结果好坏,效果是否显现,我认为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取决于师生,其载体就是课程和课堂,所以我们徐杨中学在这四个要素上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第一步转变师生观念,第二步让学生参与到课改中,成为课改的主人,第三步细化校本课程,由原来的18门增加到现在28门,第四步完善课堂流程,我们摸索制定的531课堂流程,效果明显。另外我们还配备了德育导师、生活老师,组织家校联合小组活动,这些都使得学校的管理架构更加科学。 第三:在推进过程当中要有确实可行的步骤和方法。 学校不仅要给教师施工图纸还要配备工具箱,这非常重要。你的课改计划是什么?步骤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过程落实什么,结果需要什么?都需要我们有一个科学的预设。 比如说我们学校在推进中首先解决的是教师观念问题,第二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第三解决学生的配合问题,第四个确定了徐杨中学的模式问题。我想把这几个要素结合起来才是一所学校课改成功的基础。 第四:我认为课改还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件需要坚持和坚守的事业,我们课改联盟大家庭在全国有40多家兄弟单位,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对学校课改的推进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郭梦桃:很多人都说一所好学校一定就有一个好校长,您认为,要成就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应该怎么做呢? 王校长:这个观点我比较认同,校长左右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校长的境界、眼界、学识、能力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前进方向。一个学校想要做课改,校长的作用真的很关键。至于校长应该怎么做,我下面谈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就是课改这条路要想清楚:这条路到底怎么走?选什么样的人? 作为校长要看得明,要清楚在课改这条路上,要有什么人跟你走,什么人帮扶你往前走。因为所有的事情不是校长一个人干,所以校长在选人用人这个关键点必须抓住,这相当于教师团队的重组。传统的管理干部,不一定是课改的优秀干部,普通的老师,很可能成为优秀的课改核心组成员,校长这时候就要慧眼识英雄,你要把关键的人物到关键点上去。 第二:校长要和老师并肩行走。 我一直认为,学校的课改要想成功,最终要落在老师的身上。所以在课改的关键时期,校长跟老师距离要比以往更近更勤,每天要和老师在一块并肩作战,去解决身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因为对于教师来讲,课改毕竟是新东西,这时候就需要校长思路清,需要把老师抛出的问题一 一解决掉,所以这时候校长就不是指挥者,而现场的指导员,是和老师一起面对问题、并肩作战的人。 第三:做一个超前的学习探究者。 校长要成为一个比老师更超前,更提前去做一个学习者和探究者。你要预判老师给你什么样的问题,而且你还必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成为一个课改的专家,不懂就必须去研究,去学习。 在这里我也推荐一些我受益匪浅的书,一个是佐藤学的著作,比如:《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等,他分析的都很清晰而且具有借鉴性。还有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案例实践,以及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等等,对我们课改都有好处。只有校长把这些东西这个看透了,学懂了,校长才能成为课改一线老师的主心骨。 郭梦桃:我们都知道徐杨中学在课改前后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您认为徐杨中学课改前后,学生、老师、学校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呢? 王校长:说到改变,我们徐杨中学的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因为大家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果让我概括的话,就是通过课改以后孩子成长了,老师是成就了,学校是成名了。 首先,孩子成长了,身心更加健康。我们徐杨的孩子,除了每天文化课外,必须要参加晨跑、大课间活动。在小组合作制民主、透明、思辨的环境下,孩子出现三自——自主自立自强,出现三主——主动主体主人,出现三声——笑声掌声辩论声,出现三话——自己的话,创见的话,有主见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成长、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徐杨的孩子均分提高一百多分,去年全区中考获得第一第二名的成绩,都体现了课改后学生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次,老师也变得越来越主动。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就是课改以后,我们的会议从刚开始老师不愿意开,到后来开到夜里12点老师都没有怨言,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今年会议到现在都没开,因为老师各自负责自己的事情,各自推进,效率和效果都很好,会议也就没必要开了。 最后,学校的改变更是翻天覆地,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生源井喷式地增长。当时在我们门前传达室登记的,第一年登记的是200多人,第二年登记的300多人,去年登记的一千多人。今年我们的预报名就有680多人,净增六个班。现在叫幸福的烦恼。所以说一个学校好不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现在家长走进我们学校都是很开心的,为什么呢?孩子让他满意,教育让他满意,这种改变是良性的改变,是真教育的回归。 后记:如今,徐杨中学已经走过了59年的风风雨雨,不断推动课程改革,用课改诠释着育人的内涵。在这里,阳光自信的学生,整齐划一的跑操,快乐幸福的社团活动,干净优雅的学校环境,井然有序的学生课堂…… 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个自主、合作、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育蓝图,正散发着它璀璨的光芒。 ——end—— 《课改论坛》是新行知教育课改中心全新打造的线上栏目,旨在分享关于课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进而推进全国各地课改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前四期我们将采访那些有思想、有影响、有能力的课改名校长,相信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宝贵经验,将会给您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下期精彩,敬请期待! |
|
来自: 昵称30501711 > 《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