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语真的是古汉语么?

 Loading69 2017-09-26

先声明一下:本人正宗广东南蛮,从小看TVB长大及在广州已生活了近二十年,精通粤语。

我的答案是:粤语是目前全国所有方言中,经考证保留了的“最多”——请注意,这个“最多”是相对性的,是与现在的各地方方言的对比,不是与古汉语对比,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哪有什么永远不变的语言?

仅一个数字即可证明:距今最接近“华夏正音”的明代《洪武正韵》,其收录声调达到60多个,而粤语的“九声六调”却已经艳压当代所有方言。

所以,你完全可以想象到粤语与古汉语到底差多远,而且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常识:粤语的发声技巧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元素,不代表就是=古汉语——技巧是技巧,语系是语系。就好比现在日语、韩语,甚至是越南语在古汉语元素中都比今天我们说的普通话要保留得更多,也比粤语多。

但是,你能说日语、韩语和越南语就是古汉语,或是唐宋官话,甚至是华夏正音吗?

这根本是两个概念好吧?

人家有自己的文字,读音不一样就不可能和你用的语言一样,只是借鉴了你的发声技巧与读写方法而已。

所以,这一点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能混淆滴!

一、粤语是联合国认定的“语言“?

要澄清这件事,因为不先澄清这个,那么就很容易被卡死在讨论的前头,主要是这则谣言影响太大:所谓“联合国已经定义粤语是一门语言”的真相,请看下图:



这是一条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的截图,图中提到“China”的“Languages in daily use”,即日常用语时在普通话(Mandarin)的后面出现了“Cantonese”,即“广州话”,就是因为这个网页的标示,导致了今天在广东省有一个十分盛行的“粤语被联合国定义为一门‘语言’”的广泛观点。

其实,这根本就是自动对号入座的一种错误理解。细心的网友肯定发现了截图里的两个黄色圈子,第一个是“xiang”与“Min”还有“Hakka”,分别是湘语、闽南话与客家话。

若按对粤语的理解,则这三门方言无疑也已经被联合国定义成“语言”了,是这样的吗——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黄色圈子里,香港地区的语言出现了越南话(Vintnamese),那么岂不是说联合国也把越南话当成了香港的一种“语言”?

这怎么可能呢?

定居香港的绝大多数为越南华裔,真正使用越南语的越南人少之又少。当年从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万多名越南难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万名越南难民移居海外,遣返6.7万多名越南船民,最后安置了近1.6万名越南难民,而最终取得香港永远居民身份证的只有1800人,难民总数占香港总人数及居民的0.0002%都不到。



越南语怎么可能会成为香港的一门官方语言?

显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表达的是“也有人使用”的意思,正如“Cantonese”里的“Canton”,它指的就是广州,很明显这里指的是方言,不是官方语言。一如湘语、闽南话与客家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认定的汉语“八大方言”的性质与地位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方言。

二、粤语与古汉语有啥不同?



从这家个图可以看出,“世试誓市式室”6字的发音分为S与Z两个声部,在粤语中则只剩下S声部了,而且韵母也不相同,粤语显然要简化得多。

注:以上分析的标准皆出自中国史上第一部官方韵书宋代《切韵》,下同。

再来看下面:



在这幅图里“干官单端”4字在中古汉语中分为K与T两个声部,但韵母几乎一致,而粤语里声母虽然一样,但韵母却完全不同。

也所以,这四个字在粤语里完全不押韵,而普通话则全部押韵。

今天的粤语,虽然在发声方法上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技巧,但其读音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存在大量“转音”的情况,如下图:



这首经典的《悯农》五言绝句,粤语读起来就不如普通话押韵,虽然普通话的发音与中古汉语的发音也相差颇大,但转音后的“wu”和“tu”仍然押得上,而粤语的韵母则从“OX”变成了”OU”,所以就不押韵了。

如果你觉得这些只是个案,那么你可以到笔者的个人秒拍http://www./u/paike_q4jg514yne 上面去听听笔者分别用客家话(我是客家人)、粤语、国语三种语言随机朗诵唐诗的视频,你就会发现若论押韵,三种语言差别都不大,但普通话的押韵次数要高于粤语与客家话,至今笔者已经测试超过100首唐诗,结论依旧一样。

但这还只是其一,人们一般总是只要用押韵不押韵来断定自己的语言/方言是否是古汉语或接近古汉语,其实在古诗词中,押韵只是最低的一个创作要求,即使不会分平仄也应该知道古诗词既讲究押韵又讲究平仄韵律。

这就是其二,而且这是验证“构拟”古汉语的最重要依据,因为精髓全部都在韵律了。

100首唐诗后的结论是:我所掌握的这三门语言没有一门能满足古诗词的平仄要求,总是该平的变仄,该仄的变平,造成了“三连平”、“三连仄”这种完全违反古诗词创作的尴尬局面,有时候干脆念不下去,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韵律可言——这就无比有力地说明了笔者最前面引用的数据对比:

《洪武正韵》的声调〉60 ;

粤语=九声六调=全国最多。

差距太大了!你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粤语也才9个(注:补充解释一下,“九声六调”中的“声”等同于普通发音中的一二三四声,即阴平、养平、上、去四声,而粤语却有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六调”的“调”是指音高,你可以理解它是语言感情中的变化,普通话中根本就没有“调”,正是因为这原因,所以很多人觉得粤语歌曲的感情表达比国语更丰富。)

所以,无论哪一种语言与方言,都不可能再读出古诗词的原貌原音。

答案就是数字的对比:消失的声调与发声技巧太多。


三、关于古汉语(含上古、中古、近古)的两点常识

一是官话:正式场合使用的;

二是读书音:就是读书时专用的。



后者与前者的区别相当于现代人说普通话与朗诵的区别。

也就是说,古人的朗诵及读书是有特定的语法与韵律要求的,宋代就专门在《切韵》的基础上,又出版了另外一本简化版的韵书,目的就是加强区分,而今天的我们是没有的。

这就告示我们,在考据今言是否是“古汉语”的时候,你要分清楚它到底是官话还是读书音。

粤语不是古汉语,那么会不会是读书音?

用脚趾头都想得到:要读书,没文字怎么读?

粤语的文字大多数是近代发明,所以更加不可能是读书音。

而且,数量上与正字根本没法比。


关于读书音,史书一直有明确的定义和记载,那就是洛阳音——注意,这里指的是洛阳的大学中使用的读音。



是哪种方言?今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至少周代至汉的洛阳话,会是最接近上古读书音的古汉语。

而中古汉语,即唐宋后,唐至今仍无定义,一般多认为是洛阳话,另一观点是长安话;而宋代的读书音,明代的韵律专家多认为是糅杂了“江左之音”,即南京、苏杭一带的方言,寇准就曾经喟叹读书正音在“西洛”,这说明宋代的《切韵》就已经不是正宗唐音,更加不是汉音了。

而恰巧的是:苏州话是除粤语外,另一门可与之媲美的古汉语活化石。





但还是那句:就是仅仅的相对而已,绝不可能是“=”。

如果按某些朋友的“古人就是说粤语”的观点,那么苏州话与粤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请问:古人的语言中既有粤语又有苏州话,会是什么样的荒唐样子?

不可想象。

所以最终答案应该是:粤语不是古汉语,而是当代方言中保留了古汉语发声技巧最多、也运用的最好的一门近现代方言。

重复一次:是近 现 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