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第9回 | 千两茶是怎样炼成的·上篇

 月中寻桂QQ 2017-09-26



白沙溪茶厂的晾晒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茶工们紧张地忙碌着,挂满汗珠的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一支支被竹篾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庞然大物,从晾晒架上卸下,历经近五十天日晒夜露的“修炼”,隔着竹篾就能闻到茶香。


约两个月前,这些茶叶才刚刚被装入篾篓,伴随着茶工整齐嘹亮的吆喝声在车间的地板上被压紧、踩实。让人不得不感慨千两茶的工艺独特与制茶不易。今天大师兄就带大家走近千两茶,探一探“世界茶王”的不凡身世。


白沙溪茶厂的茶工们冒着酷暑收获已经晾晒完毕的千两茶,忙碌和疲惫掩盖不了脸上丰收的喜悦,这样的喜悦一年只能体会到一次。

 

千两茶名称的由来—1000两到底有多重?

 

千两茶,与百两茶、十两茶等这类,选用二、三级黑毛茶为原料、压制成柱状、外裹竹篾的独特黑茶,统称为花卷茶安化黑茶传统七大类中的重要一类,即指“三砖三尖一卷”中的“一卷”。

 

先说花卷茶。(知识点:花卷茶的花字不是指金花,需要注意,安化黑茶中带花字的花卷茶和花砖茶都是没金花的,有金花的叫茯砖茶。)花卷茶的“花”字指什么呢?关于出处有两种说法:其一,花卷茶的原料只选用带花白梗的黑毛茶,按现代的标准为二级或三级偏上的黑毛茶(关于花白梗的介绍,茶友可参看大师兄《细说安化黑茶的茶梗》一文),而古时踩制的数量单位为“卷”(也有说法是踩压滚动的过程像卷动),所以叫做花卷茶。


花格篾篓的独特包装被认为是花卷茶名称由来之一。这种看似简单的包装对竹篾原料和编织技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天然中透露出古朴之美。


其二,花卷茶的外包装为独特的花格篾篓,茶体为圆柱形,形似古代书卷(也有说法是像席子卷起来),故而被称作花卷茶;现在已无法考证哪种说法是正源,但总之花卷茶的名称受到认可而流传沿用至今。


成型的花卷茶和卷起来的竹片书简极为神似,也被认为是花卷茶名称由来之一。读万卷书,喝万卷茶,好像后者难度更大一些。 


再说千两茶。其命名缘由没有太多疑问,因为一卷茶重量为古制1000两而得名。但1000两为何是36.25千克?按照老秤1斤=16两来计算,换算下来1000两=31.25千克。但是为何安化千两茶的地方标准(DB43/T389)会认可并沿用千两茶的茶叶净重为36.25千克呢?有一种说法是,解放前茶商们为了少缴税,故意增加了10市斤的重量(这一说法源自明清时期的“副茶”概念:当时茶叶长途运输有一定损耗,所以两朝都有规定,茶商在“正茶”重量的基础上可再加入“副茶”来冲抵损耗,但到了清代中后期“副茶”的比例越来越大,茶商用此来避税,茶农遭到严重盘剥)。但是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史学界和茶学界的肯定,千两茶的重量之谜至今也没有得到的准确解释。


大师兄也试着结合千两茶出现的时代来做出自己的解释。想必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的度量衡制是不一样的,花卷茶出现的时期大致是清代的中后期。而当时使用清制,清代的1两换算成今天的公制约为36.9克,1000两即约合36.9千克,但还是与36.25千克尚有误差。


为此大师兄又翻阅了更多史料,发现一些线索。比如清制沿用的是明制,理论上明代的1两也应约合今天的36.9克,但是明代洪武时期安化当地的1两却约合今天37.3克,说明在科学相对不发达的古代,历朝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其衡制并非绝对精确统一,存在一定误差。再结合清代后期内忧外患的动荡时局,各地衡制出现混乱,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现象。沿着这个线索探索下去,或许有朝一日千两茶的重量之谜会真相大白。同理,百两茶是3.625千克,十两茶是362.5克。


千两茶的诞生历史—从百两茶到千两茶

 

安化自古是茶乡,安化黑茶的出名是源于茶叶贸易。相较于成名较早的“七尖”散茶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茯砖茶,花卷茶的出现较晚。

 

益阳是安化茶叶顺资江外运的必经口岸和第一个较大的商业城,陕甘等地的茶商和益阳的行栈有着密切的商业往来。到了清代,益阳作为茶叶贸易中转站的地位逐渐凸显。一些不在安化常年设庄的茶商,会委托益阳行栈汇款到安化购茶,亦或是自带货物来换茶进行物物交易。这些茶商被称作“滚包商。他们向茶农采办道地生尖茶作为原料毛茶,经过筛分、去杂、蒸揉、干燥后踩捆成包,唤作“灃河茶”。后来又演变踩压成圆柱型的“筒子茶”,也叫“花卷茶”,一卷茶重100两故也叫做“百两茶”。


花卷茶的兴起和其他安化黑茶一样,也是因为茶叶贸易。基于运输和储存的实用性,花卷茶最终演变成了现在这个独特的外观。茶马古道的浪漫和船舱马背的现实是分不开的。 


同治年间(1826~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行”与安化江南地区的本地人刘姓兄弟,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大幅增加原料毛茶的用量,改进压制技术,将汽蒸软化后的安化黑茶灌入用蓼叶、棕片、和竹篾编成的篓中,筑压成树干粗的圆柱型,一卷茶重1000两,这就是“千两茶”。千两茶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体积和重量最大的单体茶品。

 

千两茶当时主要由晋茶商经营,最初以经营者籍贯不同分为“祈州卷”和“绛州卷”,祈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此外也按照原料的不同,分出有全白梗春茶制作的“本号茶”和花白梗春茶制作的“副号茶”。随着时代的演进,后来统一成由花白梗春茶制作、每支重1000两的标准。在人口和生产力相对低下的解放前,最盛时期在安化经营千两茶的商号达三十多家,年产量达三、四万支,销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北及察哈尔、绥远一带的广大北方市场,深受茶客喜爱。千两茶的制作技艺也从清代同治年间起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从未间断。

 

千两茶的踩捆是一到关键工艺,不仅人工和体力消耗大,而且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相传这项绝技被创制千两茶的刘姓兄弟独家掌握,对外严加保密,在家族内甚至定下“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定,从而形成了技术垄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改变。

 

白沙溪茶厂与千两茶——千两茶的三起三落

 

1952年,刚成立不久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维持边疆的稳定,及时恢复了黑砖茶、茯砖茶、湘尖茶等黑茶的生产,这其中也包括千两茶。与其他安化黑茶一样,千两茶的生产任务也交给了当时的白沙溪茶厂。由于千两茶的生产技艺被刘姓家族独家掌握,白沙溪茶厂通过招聘刘家后人刘用斌、刘雨瑞为正式职工的方式,传授千两茶的生产技艺,从而传承和恢复了千两茶的生产,并使白沙溪茶厂成为了千两茶的独家生产厂家。1952至1958年间,白沙溪茶厂累计生产千两茶48550支。

 

1958年,白沙溪茶厂以千两茶加工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传统千两茶的踩制在芒种和白露间)等原因停止了生产。而选用千两茶的花白梗黑毛茶为原料,采取黑砖茶的机器压制工艺生产的2千克/片的新型砖茶,在销售区域反映良好,这就是安化黑茶七大类中最迟问世的花砖茶。从这一年起,白沙溪茶厂用花砖茶代替了千两茶的生产,也是花砖茶的独家生产厂家。


千两茶的踩捆技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茶工的体能和技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还包括一些像玩花活似的技术动作。正因为不易掌握,所以刘姓家族得以垄断核心技术逾百年之久。

 

1983年,时任白沙溪茶厂的副厂长、原中国茶业学会理事的王炯南先生,为了不使千两茶的独特工艺失传,组织人手重新恢复千两茶的生产。然而当时的职工完全不通捆踩技艺,篾工编出来的篾篓更是大如喇叭、难以收口。白沙溪茶厂费尽周折才请回了50年代在厂里生产过千两茶的老技工和镇子上一些上年纪的编篓老艺人。这次恢复生产共制作出300余支千两茶,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意义非凡:可以说如果没有王炯南先生这次对千两茶生产的抢救性保护,恐怕今日再难见到这一古老茶品的独特技艺。出于和50年代一样的原因,白沙溪茶厂这次也没有将此维持下去,千两茶的生产再次中断,这一断又是14年之久。(岔开说去,文革期间为避祸而改名的湘尖一、二、三号,也于这一年恢复了天尖、贡尖、生尖的本名。)

 

1997年,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国内外的中国茶市场日趋繁荣,高端茶客对千两茶这一非凡茶品有相当的消费需求。为此白沙溪茶厂再次重开千两茶的生产,于当年组织生产了千两茶300余支,之后细水长流般地维持着每年小几百支的产量。


21世纪初,好景不长,从计划经济时代一路走来的白沙溪茶厂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步履维艰: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无法回笼,人才流失,职工下岗,连退休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一时间这家老厂的命运变得风雨飘摇,破产倒闭的阴影笼罩在每个职工的心头。经营萧条、生产凋敝也影响到了千两茶的制作,人心离散,哪还有什么心思做千两茶?

 

2007年,白沙溪茶厂在逆境之中艰难完成了破产改制重组,涅槃重生。千两茶的生产也随着白沙溪茶厂的重新崛起再度兴盛。早在一年前,白沙溪茶厂以母公司湘茶集团的名义送选千两茶,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的金奖。


20084月,白沙溪茶厂参与制定了湖南省地方标准对千两茶的生产规范(DB43/T389),实行至今。同年6月,千两茶制作技艺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千两茶等花卷茶,不但在重生的白沙溪茶厂得到了恢复生产,并且作为种子产品被重点发展,其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品类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2007年至今,白沙溪千两茶的产量维持在每年10000支左右,十年来从未间断。每年这些千两茶还在生产线上时就被经销商们预订一空,是白沙溪茶厂最炙手可热的旗舰产品。


白沙溪茶厂的老技工在向年轻技工传授千两茶的踩捆技艺。在新老世代不断的努力之下,千两茶的独特技艺才得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安化黑茶的其他茶品也是如此。向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致敬!

 

在白沙溪茶厂的努力下,千两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小众奢侈品,得以走入到了寻常百姓人家。有关千两茶的历史于本篇介绍完了,在下篇中大师兄会和大家念念千两茶的生产。


越来越多消费者,会买这个大柱子作为公司开业馈赠佳礼,能囤、能喝、能增值,还能做个霸气的摆设。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