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人成长三篇(第一篇):如何维护成熟型市场?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9-27

营销人成长三篇(第一篇):如何维护成熟型市场?

面对一个大市场:经销商、分销商、二批网络、乡镇市场、终端、夜市、娱乐场所还有公司内部的流程、制度、人事关系等等,真不知道怎么运作?我很幸运,是因为公司给了我半年多的缓冲时间。来到这个市场,经销商很热情(至少表面上如此),已经在酒店订了一桌饭菜,将行李一放就直接去了,算是“接风洗尘”。认识了合作伙伴的主要人员,接下来是要熟悉行业和市场,这是最难的。

啤酒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一个行业,从1999年开始,中国啤酒市场已经完全进入了买方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啤酒市场的区域竞争已经到了“武装斗争”的局面。华南一个区域市场,也就是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市场,市场“霸主”已经几经更换。公司希望我们阻挡Z啤酒向西挺进的脚步,形成在沿海的火力网阻止Z啤酒的蔓延。其实受到相邻省市的经济活动、人员流动的影响,Z啤酒在这个市场已经拥有了较大的消费群体,一度达到了40%的占有率。

营销人成长三篇(第一篇):如何维护成熟型市场?

形势是严峻的,但我感到有点茫然。我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经销商的饭是吃了,但这个市场总共有8个经销商,大大小小分布在市区和重点县城、甚至乡镇还有一家经销商。市区有五家,两家大的、三家小的,平时网络重叠、相互压价、低价倾销、互不买账、到处诋毁对方,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另外,竞争对手(主要是Z啤酒)对二批商、终端、娱乐场所的促销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通过进货奖励、包场、包装店面(招牌、雨棚)占领渠道和吸引消费者。甚至很多夜场都让对手包了下来。人员(业务代表之前就一个,我来了之后,那个人就被调走了)严重不到位,终端维护和促销员工作检查、培训很不到位。

看着貌似成熟的市场,但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此刻我的心情陷入了低谷。经销商开始发话了:“你看看,现在是旺季,大家为了争夺客户相互压价,已经不赚钱了,照这样下去,到了淡季大家连家当也会亏掉,你说怎么办?”面对刚到这个市场的我,他们已经在“出牌”了。总是要应战的,我说:“我和上司沟通了一下。”先来个缓兵之计。

召开“价格联盟”会议

我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价格联盟”的会议,经销商之间草签了一个价格联盟协议。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按照公司限定的指导价格进行批发(有一个浮动区间,但不得低于最低值),终端送货价按统一规定执行。

第二,违反价格协议的经销商扣除当年保证金。说实在的,这只是一个君子签订,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说了,经销商就是低价了你也很难拿到证据,难道会有人低价拿了货还会说出来的?我们只得用公司的发文的形式表达事情的“严重性”;另外威胁要进行暗访。这当然也是权宜之计了。

人员安排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在终端的覆盖上和消费者的活动上要顶住Z啤酒的竞争。我大致划分了各乡镇的经销商归属。要保证乡镇市场的覆盖和送货,市区还是由五家配送,现在网络重叠,想划分也划分不了。

向公司申请了4个业务代表,分片管理所辖市区,并对片区内促销小姐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解决了人员问题,接下来是要用“活动”在夜场(夜市、娱乐场所)把消费者抢过来。在旺季的这个市场,啤酒销售主要在夜市、夜场,只要在这些地方形成了势头,销量必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这里是销量场所、也是形象场所。

搞活动促销售

主要方式就是促销。为夜市(很多是有节目表演的)制作了抽奖卷(经销商现成的,盖了经销商的章)。

活动形式一:凡消费两瓶本品牌的啤酒就有一次抽奖机会,以此类推。

营销人成长三篇(第一篇):如何维护成熟型市场?

活动形势二:结合当时很流行的摇“色子”活动。为此活动的大奖提供礼品(酒和其他礼品)。

对二批商暂时不进行任何活动。只是挑选了一些重点二批商进行送货奖励。因为二批商最终受制于消费者,在经销商、消费者暂时稳定的情况下,二批商很难“兴风作浪”。

经销商取舍

回过头来,我开始了在这个市场的惊险、刺激的“改革”。考虑到经销商相互之间的杀价、抛售,你说我、我说你,扯不清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到底是谁在低价抛售?

分析之后,我发现就是那些较小的经销商在低价销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品牌不是他的主营业务,加上销售不错,用来搭配一些东西卖,不赚钱也无所谓(亏不了多少);而大客户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以此为生的,价格降低,就算他们搭配销售也血本无归。

经过再三权衡,取消掉三个市区经销商。市区分片区进行销售,由两家经销商分别负责一片;乡镇经销商取消,设立重点二批商;县城的经销商保留,但在县城重点乡镇设立重点二批商直供终端;市区保留两个大户不会给市场造成影响;取消市区三家小客户是为了减少相互的压价和恶意竞争。

营销人成长三篇(第一篇):如何维护成熟型市场?

方案一出来,被取消的经销商哗然,告状、威胁、求情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有恐吓的:“你小子不想离开XX市了”。也有迂回的:通过在公司显眼的地方展示“莫须有”的竞品合作协议或通过他身边的人给你传递竞争品牌想“挖”他的信息。还好,公司很坚决,没有听信经销商的来清算我们,谢天谢地。

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该市场导入了深度营销模式,两个市区经销商分片进行市区终端的直供,并负责两经销商所辖乡镇的重点二批商送货。市区内人员配备更加科学,业务人员按区域、线路、网点进行拜访获取订单。市场空间逐渐挤压,Z啤酒被加在二批商中间很是难受,因为大的经销商在我们手中,他们得到的经销商资源相对较少,而在市区二批商空间已经被直供取代,乡镇市场情况基本也一样。整个运作下来,本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75%以上。

当总经理巡视市场到了该市,和经销商沟通之后,听经销商说:“今年很赚钱。”中午吃饭的时候,总经理说的几句话我还记得很真切(他极少夸人、很少喜形于色),他说:“你们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现在也没有其他要说的了,给我一个面子,这顿饭我买单。”

当然,销售、市场管理的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