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街茶:深藏于云山雾海的“茶海明珠”

 七里山人 2017-09-27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17-09-22   进入社区    来源:玉溪网   点击:175 ]

南方有嘉木,云山藏好茶,元江县的猪街即是如此。猪街茶因有“清凉爽口,少涩无苦,醇香回甜,提神解暑,生津止渴,久泡不淡,极耐冲泡,不生茶垢”的特点而被誉为不可多得的“茶海明珠”。近日,记者走进猪街,采访了著名的高氏茶业传人,了解那段逐渐淡去的辉煌茶史。

L_1505962863458737852

每逢3月中旬至4月初,高崇岭一家都要上山采茶。图为他的妻子段顺爱和妹妹高记莲在采茶。

旧时元江,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为古代六大茶山茶马古道之枢纽,凡马帮北上,必经元江中转,茶至元江河谷,亚热带气候热流加速茶叶自然发酵转化,茶香满城,茶号林立,城市繁荣。而元江的猪街古村,地处通达要道,明清两代均驻兵把守,史称“猪街讯署”“猪街镇”,故其制高点得名“营盘”,为今猪街产茶村庄之一。昔时,过往茶商之熙攘,特别是易武马帮北上,必经猪街。

猪街有好茶,且居茶马古道之要塞,故而,猪街先人养骏马、广种茶、精制作,跻身茶马行业,猪街所产特大叶普洱茶系钦定贡品,年年进贡。据村里老人介绍,那时,小小的猪街,马蹄声急,茶铺商号林立,仅营盘、水井、二掌三个自然村,就开了20余家茶号,种茶面积扩张至上万亩,年产干茶十万担以上。

一缕茶香深藏云海

猪街茶的大名早已听闻,也品过清香若兰的猪街茶,但是多年来一直未能前往猪街一睹真容。秋日,记者有幸来到猪街村委会的水井村,走在清清静静的街道上,眼前突然出现一幢与众不同的四合院,古朴宁静,茶香扑鼻。敲门进去的时候,看到右边的土墙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塑料牌子,上面写着“望海茶业”。望海茶业是把猪街茶做得风声水起的茶坊之一。屋子的主人是年轻的高崇岭,他既是历史上有名的高氏茶业的传人,也是望海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听高崇岭细讲猪街茶,可谓百年沧桑,物换星移。猪街古茶园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破坏严重,加上茶业家族的没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曾经有一段时期,一代名茶一度归于沉寂,猪街特大叶普洱贡茶由此渐渐隐退,成了被尘埃覆盖的明珠。一缕茶香深藏云海,除了本地市场和少数外地茶客,渐渐鲜为人知。“幸好如今时和岁丰,政府扶持,茶农振奋。”他感慨而兴奋地说:“猪街特大叶普洱贡茶犹如拨云见日,又入寻常人家,再登高雅之堂。”

高崇岭从小闻着茶香、喝着母亲和奶奶用柴火、铜壶烧制的猪街茶长大,家乡茶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2000年高中毕业以后,高崇岭先后在元江县城、玉溪市区、省城昆明等地打工历练,当过理发师,干过农村烤烟辅导员,品味过生活的艰辛,增长了见识,积攒了创业经验。2005年,高崇岭回到家乡,跟着父母一点一滴学习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加工和销售。在家族的支持和县乡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他创办了元江县望海茶业有限公司。

L_1505962863635702853

高崇岭的妻子小爱在鉴赏压出的茶饼。

经过“十年磨一剑,今日请君尝”的实践与摸索,而今的高崇岭对家乡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经营的望海茶业集合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及茶业咨询培训服务为一体,总部就设在水井村55号的老宅院中。产品以元江猪街特大叶种糯茶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成品主要有晒青绿茶、烘青绿茶、滇红茶、普洱生饼及花茶等。除此之外,他还在元江县城开了一个“猪街茶府”,他笑说那是望海茶业设在县城的门店和办事处。他又说:“作为猪街古镇茶马世家高氏家族的后人,为保护、传承、发展祖先创下的百年品牌猪街茶,去年我走出大山到县城创建了以茶为主,集书画、古筝、舞蹈等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猪街茶府。如此一来,老家加工好的茶,送到城里供爱茶之人品饮。如今,外地人如果没有时间到猪街老家,那么在元江县城里便能喝到真正的猪街茶了。”

怪道此乡生计好,荒山深谷把茶栽

高崇岭的曾祖叫高升有,高升有有个哥哥叫高升堂,民国年间曾担任过那诺乡乡长,当时的乡政府管到红河县的浪堤及大羊街一带。他们祖上就做茶,到高升有和高升堂一代,高氏茶业较为兴盛,高崇岭一家,可以算是世代茶人。

据高祟岭的父亲高致诚与大伯高致泽叙述,在他们小的时候,村前屋后皆是茶园,家里的茶叶堆得到处都是。过去采茶,茶叶要长到手指长才能采摘,采后还要分出三六九等,家里做茶是用铜甑子,蒸了后用石墩压茶,茶做好,即用马帮拉出去。

说到望海茶业所在的这幢百年老屋,高致泽告诉记者,老屋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建盖的四合院,临近解放的时候,高致泽的父亲和叔叔到了泰国,解放后收为公有,做过乡村医院,再后来分给百姓,住过六七家人。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因为他们家是华侨,老屋又还回他们手里。高致泽说:“我父亲和我叔叔是赶着十匹马去泰国的,他们一去,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去的时候,家里还有我母亲带着姐姐和我。那时,我才三岁,刚刚开始记事,隐隐约约记得一点。三十多年前,父亲和叔叔从泰国写信回来,还寄回一张照片,现在他们不在了。”

由于茶叶利润丰厚,猪街、元江小羊街、红河大羊街一带迅速形成了规模种植。晚清至民国时期,仅猪街的营盘村、水井、二掌三个自然村的汉族就先后有十多个经营茶的茶号。茶叶兴盛时,当地一带的种茶面积曾达到上万亩,在此时期二掌村的李姓人家开办了两个茶号“德盛祥”和“隆盛祥”,同村的张姓人家也家族合办了“协和昌”茶号,后来从石屏迁居于此的何祖恒办了“长春号”,不到几年即在二掌成了首富。1917年,清廪生何文选在赞茶诗中写道:“峰回路转到猪街,水井营盘时往来。怪道此乡生计好,荒山深谷把茶栽。”

据老茶农回忆,猪街的“同兴利”、羊街的“长春号”“广福昌”等四五家大商号,每家年经销量均一百担左右,另还有三四家小本经营的中、小商号,每家年销量也不少于十担。

抗日战争时期,猪街、羊街的茶叶生产,因受鸦片的渗透侵袭,很多人家毁茶园种大烟,致使兴盛一时的茶叶市场日趋衰败,茶商也随之转做大烟或其他营生。到解放前夕,茶树种植面积只剩下几百亩。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1963年以来曾先后组织过四次种茶高潮,成立生产领导机构,健全流通系统,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推广新式茶园和新品种,改革加工技术,完善生产责任制,使种植面积由1965年的2095亩,发展到1984年的9485亩,年产量1386担。

如今,伫立于猪街青青竹林间斑驳的青石板路上,仍会觉得马蹄铮铮扑面来,雕梁画栋,残垣断影,足见昔日茶马重镇之辉煌。

茶界泰斗肖时英再访水井

近年来,八十余岁高龄的茶界泰斗、云南无性系茶树之父肖时英老先生因一片树叶的半世缘,赴水井村圆梦。肖时英先生和他的夫人张木兰都是对云南茶叶发展功勋卓著的茶叶专家。解放初期,“恰同学少年”的二人自武汉大学毕业后,怀揣对茶叶的热爱和满腔热血,夫妻双双扎根云南,来到那诺,和猪街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初期,云南省茶科所成立,为发展云南茶叶生产,选育良种、建立育种原始资料库,猪街茶产地被列为云南省茶叶重点调查区域之一。1954年,在云南茶科所负责茶树良种选育工作的肖时英先生慕元江猪街特大叶普洱贡茶之名,只身前往元江考察。到达元江后,他来到云海之上的那诺,初见猪街特大叶普洱贡茶,寻得两个茶树品种,一种叶长尺余,一种叶宽若扇,拿去农家煮水喝,糯香绵绵、清芳四溢、甘甜如泉、余味悠悠,且煮水茶器不生茶垢。先生欣喜若狂,视为珍宝,采茶叶标本,带茶籽茶花回省茶科所,命名为“元江糯茶”培植推广,列为云南茶叶的优良品种向国家力荐。

不料茶苗未青,浩劫先临。1957年,正雄心勃勃培育元江糯茶的肖时英被迫停下手中的工作去接受劳动改造,其夫人张木兰被派遣孤身再走猪街收集特大叶普洱贡茶的叶片标本,以证明其夫肖时英之前自猪街采摘回来的“巨无霸”茶叶确无造假。山迢水远,步履维艰,张木兰,一介知识女性,循其夫三年前挥汗过的山野一路洒泪而来,幸平安抵达,再得标本,折返茶科所解救了其夫。

风雨沧桑,半世离殇。高崇岭认识了肖时英,也是因茶结缘。喝了一辈子茶,研究了茶一辈子的老人身体健硕,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他不止一次地勉励高崇岭,称赞猪街这个地方的茶历史上就很有名气,上世纪50年代他来这里的时候还开着食馆,现在反而没有了,你们做茶是有历史有文化有基础的,你们要好好做,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的好茶。

与众不同的制茶工序

L_1505962863486357902

摊青,也叫萎凋,目的是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

L_1505962863512485138

杀青,使叶中水分减少,叶片变柔软,有利于揉成捻形、圆紧茶条。

L_1505962863538252109

在阳光下晒茶

L_1505962863608912899

用石头压出的新茶。

L_1505962863577458576

揉捻茶叶后,高崇岭在观察茶叶的变化。揉捻使茶叶内部破裂,茶汁外溢,黏附在茶条上,冲泡饮用时才有滋味和香气。

雾淡千树茶,云开万壑葱。猪街茶属于小乔木大叶种,生长于海拔1800米左右的哀牢云雾山中,古树茶叶长达30余厘米,叶宽达25厘米,春茶开采期在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初。茶山周围近百里无工业污染,因哀牢山冷空气与红河谷湿热气流在这里交融而常年云蒸雾绕、烟波荡漾,故而,清香若兰、回甘生津、极耐冲泡,且所用茶具不生茶垢。高崇岭认为,这大概跟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有关,因为茶树拿到其他地方栽种,则会变种,培植不出来。

据介绍,猪街茶的工序分为以下几道:采摘时,要采鲜叶,一般一芽二叶,根据不同茶客需求,他自己加工的就有单芽苞、一芽一叶。摊青,也叫萎凋,目的是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有些人用竹具,他则用萎凋槽萎凋。杀青,使叶中水分减少,叶片变柔软,有利于揉成捻形、圆紧茶条。揉捻,使茶叶内部破裂,茶汁外溢,黏附在茶条上,冲泡饮用才有滋味和香气,有些人用竹具、有些人用揉捻机揉捻,时间一般在25至35分钟。日光干燥,太阳晒茶温度不超过40度为佳。包装时,茶叶水分小于等于10%,拣除杂物、碎叶等,按自己的要求包装。

按照以上工序做出来的猪街茶具有“清香若兰,回甘生津,极耐冲泡,茶具不生茶垢”的特点和优点。过去一般只加工晒青、烤青绿茶,但是有局限,就是在技术、卫生、包装等方面不足。现在,高崇岭制茶,在技术、卫生、包装上都可以按茶客的需求制作。他做的茶有普洱生茶散茶和紧压茶、滇红散茶和紧压茶、白茶、绿茶、茉莉花茶、猪街碧螺春等。为了让猪街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也将“猪街茶”易名为“糯水井”,并注册商标予以保护。“糯水井”现有成品普洱生茶散茶和紧压茶、滇红散茶和紧压茶、白茶、绿茶、茉莉花茶等。

因茶而富裕,因茶而文明,因茶而闻名

猪街茶有野生茶和人工引种茶两种。野生茶山涧听溪,不与人语。人工引种茶始种于1748年。清乾隆年间,猪街茶一度作为朝廷贡品,并由此而享誉大江南北,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成为一代名茶。民国初年,猪街茶荣获云南赛宝大会金奖。解放初期,猪街茶被选作云南茶叶的优良品种。

L_1505962863661534801

记载着猪街茶叶的《李氏建立祠堂碑记》

百年沧桑,昔日的“猪街古镇”曾经因茶而富裕,因茶而文明、因茶而闻名,却也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因历史原因而没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万亩古茶园被规模砍伐破坏后改种玉米、甘蔗、烤烟等作物,以及茶贱伤农时候农人自己砍伐等原因,如今古树茶已经不足千余棵,新规划种植的树龄在50年左右的茶园面积也不足千亩。因量极少,质极优、价格低廉,元江本地人都爱喝猪街茶,所以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部分的猪街茶不用走出元江就已被本地市场自行消化。猪街茶陨落,如明珠蒙尘,一代名茶渐渐变成了远在深山、外人不识的珍宝。

近几年来,猪街茶这个元江唯一的百年品牌再度焕发青春,猪街后人再次振奋起传承发展的精神。今天的猪街茶农,依然怀揣着如猪街茶一般温婉的心,用一双双勤劳的手采下无任何农药残留的嫩芽,在阳光下晾哂,在热锅中翻炒,在竹具上揉捻,在蒸汽中整形,把善良和美好写在一道道工序中,让猪街茶带着阳光的芳香和炭火的温暖,以最生态质朴的本色、最清新自然的口感走出大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呈现给爱茶的人。

高崇岭说:“传承保护发展祖宗留给我们的百年品牌,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家所有的茶都是从自家的茶山采摘制作,我们用古老的手工工艺,做最用心的茶。也常有来自各地的爱茶人,不惜长途跋涉,大老远来到我们家,住在我们家老宅院里,亲手采茶、制茶,然后在云山雾海里品尝香茶,走时又把我们家的茶分享给全国各地的朋友。”   (玉溪日报记者 饶平)

编辑:蒋婵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