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扬顿挫

 拉普拉丝 2017-09-27



在网上经常看到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文章,文中常常提及,讲课的过程中要抑扬顿挫,老师授课要尽量幽默,语速要适中….blablabla
总是越看越激动,不自觉想骂人,因为这被我统称为正确的废话。
有哪个老师不知道教学要抑扬顿挫,授课幽默,课堂氛围活跃,问题在于到底该如何操作?
以上就是我写此类文章的缘起。
所以我打算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尝试提出解决抑扬顿挫的办法

一.抑扬顿挫

什么是抑扬顿挫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通俗的讲,抑扬顿挫指的是音调的高低变化 停顿。如果根据讲课的实际要求来谈,还应该要包括语速的变化。
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停顿

根据上边的公式不难看出,要实现抑扬顿挫,应该做到三点
1.音调有高低之分
2.语速有快慢之别
3.要有停顿。


二.如何做

1.音调有高低之分

音调的高低其实就是重音的使用。
重音其实又分为三种,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
直接说重点,我们上课常用的是逻辑重音。其余两个的含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查看。
逻辑重音:突出语句目的,体现逻辑关系,点燃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说人话,逻辑重音即,不顾语法重音的要求,由朗读者决定要把重音落在哪里.
一句话的重音具体落在哪里是由你想突出表达的重点来决定的,但是什么情况下,即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才会用到重音?
我自己总结有三种情况:
①.设问
比如:”什么是…?“
“为什么…..?”
”怎么才能够…..?”
“是什么使得……?“
②.逻辑衔接词
例:”如果[条件假设]….那么…..,“
”当且仅当….“
有的时候,我为了强调如果后边的内容,在说完如果之后,故作停顿,后续会加一句废话[例:请同学们听清楚我的描述],紧接着再把条件描述出来,主要是为了起到强化表达的作用。
③.描述定义,规律。
尤其是规律在某些限定条件时,限定条件一般重读。
例:“在直角三角形中,……”


2.语速有快慢之别

必须说清楚的是,语速快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太快,另外一种是句子内部快[即词和词之间衔接快]。
先说句内快的情况。
其实,这不是问题。因为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废话[此处不含贬义色彩,教学需要废话,废话有起承转折的作用],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说又不行,所以快点都能接受。
但是,如果句内快的情况竟然让听者感觉出现了问题,那说明,这个句子是长句,遇到这种情况,把长句变短句就行了。
其次是句子和句子衔接快的情况。
这是个问题,因为这会让学生感觉异常疲惫,没有思考的时间。可以通过停顿来进行解决。


3.停顿的使用

停顿的威力巨大。
想想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忽然间停止说话,班级会变成什么样,哪怕没有讲过课的你,当学生的时候想必也经历过。
停顿,能够引起更多的重视。所以有人形容它是课堂教学中的原子弹,不无道理。
接下来,说说具体的停顿时间安排。
一般来讲,不同的停顿时间是用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当中的,
比如:
10秒:看看大家,让大家好好的想
6秒:给听者稍微想一下
3秒:一段话的间歇
1秒:语句间的间歇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感觉,并不是在停顿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个秒表计时。教无定法可能就体现在这里。

以上我所写的所有的内容,都离不开不断地练习。另外,练习抑扬顿挫,还有一个小的笼统的方法,那就是讲故事。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讲话自然就是抑扬顿挫的,如果你觉得我上边写的内容太枯燥的话,那就去讲故事吧


桃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