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民航气象事业发展迅速

 lxhcaac 2017-09-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内通航的有一百多个机场,国际航线四通八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际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民航飞行的安全与正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搞好航空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中国民航的气象服务系统是一个直接为民航运输飞行提供专业性服务的业务系统,包括7个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气象中心和近百个机场气象台站。十多年来,特别是在“八五”期间,中国民航航空气象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的业务建设,成批地引进航空气象装备,积极开展航空气象的基础业务建设。

      首都机场等20多个主要机场装备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提高了这些机场的气象标准,为民航班机的进出港飞行提供精确的气象数据,保证了起飞与着陆的安全,大大降低了大雾等各种复杂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很多机场的气象标准达到了一类标准,首都机场达到国际二类机场的气象标准,在观测系统的支持下执行“低能见度运行程序”时,可以保证在能见度大于400米和低云高大于30米的情况下,旅客班机都能够正常起飞与着陆。

      北京与上海广州等许多繁忙的民航机场都装备了先进的气象雷达系统,提高了对强对流天气活动的监测与预报服务能力,为夏季雷雨与台风过程的飞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特别是北京等几个主要国际机场引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具备探测空间风场的功能,探测分析能力和预报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计算机信息处理与现代通信技术在民航气象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从气象情报的通讯交换、气象探测资料的自动填图、卫星云图接收和雷达回波的数字化处理,到综合气象信息集成的网络自动化服务,民航气象部门实现了信息处理与服务的自动化、计算机化。北京与广州的对空气象广播系统,可以使机组在几千公里之外就能得到降落机场的气象情报。民航气象自动转报系统与国际主要航空气象数据库相联,使国内外航空气象情报的交换与服务时效变得更快捷。近期民航又在北京、广州、上海建设了航空气象卫星传真接收系统,直接接收伦敦与华盛顿两大气象预报中心制作的航空气象服务资料和数值预报结果,为我国航空气象服务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民航建成了全国性的航空气象数据库系统和卫星气象广播通信系统,目前两套系统正在试运行。数据库系统是以北京为主中心,与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成都、乌鲁木齐6个气象中心用卫星通讯线路相联的分布式航空情报数据库。民航北京气象中心将汇集国内外航空气象情报与飞行气象服务资料,通过民航的卫星气象广播通讯系统,广播发送到全国民航机场气象台,实现统一规范的全国高空飞行气象服务和提高航空气象情报的服务能力,减少重复性劳动,提高全系统的航空气象服务水平。这两套系统正式运行后,将整体改进民航系统的气象服务工作,推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信息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来源于1998年4月9日《中国气象报》作者:何成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