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就有共和?别开玩笑了!

 思明居士 2017-09-27

西周厉王是一个自私贪财,又暴虐侈傲的人,以至于国民对这个王怨声载道。周厉王听到后,十分生气,便又设立卫巫这种监察机构专门抓捕那些抱怨的人,国人走在路上都不敢说话,诸侯也不来朝觐。三年后,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最终,周厉王被赶到了彘这个地方,太子姬静躲在了召公家里。尽管召公一再强调这些事与太子无关,但愤怒的国人哪听得进去,无奈之下,召公把自己的儿子交了出来,让太子逃脱了。那么,厉王逃到了彘,太子也跑了,大周的政权谁来掌握呢?

西周就有共和?别开玩笑了!

国人暴动

《史记》记载,是由召公、周公这两个国相共同执政,所以年号为“共和”。刚开始看的时候,这没有任何毛病,但现在看却有些问题。

自周武王灭纣之后,一直到周厉王,从没听过有年号一说,共和之后,也没有年号,史书记载都是周某王多少年,为什么突然出现了一个“共和”的年号?如果说是因为周公、召公共同执政,才被称为共和,这也不对。周公、召公都是姬姓,没有必要用“共和”来表示这一特殊的时期。

西周就有共和?别开玩笑了!

于是,有人根据《卫康叔世家》里出现了共伯和共和这对兄弟,就说这其实是共伯的弟弟共和代行天子事。是吗?周厉王逃到彘的时候,是卫釐侯十三年,然而到了卫釐侯二十八年的时候,藏在召公家里的太子姬静就已经即位称王了,“共和行政”当然已经结束。并且,共伯和共和是卫釐侯的儿子,在周宣王即位后,卫釐侯还活了12年。所以,“共和行政”里的“共和”并不是卫釐侯的儿子姬共和。

西周就有共和?别开玩笑了!

周宣王

直到《竹书纪年》这本书的面世,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

共伯和攝行天子事號為共和。……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為王。共伯和歸其國。遂大雨。大旱既久。廬舍俱焚。會汾王崩。卜于大陽。兆曰厲王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歸國。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廢之不怒。逍遙得志于共山之首。

共伯和代行天子事,因此才叫共和,伯是他的爵位,这才是“共和行政”的本来面目。

西周就有共和?别开玩笑了!

近年来,《竹书纪年》的真伪一直处于讨论之中,不过,我个人倾向于是可信的,尽管它所记载的和我们学到的历史事件有很大的出入,比如禅让,比如伊尹。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都是被粉饰过的历史,即便是《春秋》,也被孔子进行过删减。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禅让只是孔子的对三代时期美好的愿望罢了。所以,共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共和,也不是指共同执政,而是指一个叫共和的伯。

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