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金色年华554 2017-09-27

  李鸿章晚清重臣之一,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他死后清廷赐谥文忠。他出身于合肥合肥县东乡磨店乡,六岁进学,道光二十年中秀才从此进入政坛,开启了他一生传奇的宦海人生。

咸丰三年一月,也就是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汉顺江而下,攻陷安徽省城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太平军杀死。

由于当时消息传递延迟,远在北京的咸丰皇帝并不知道安庆已经失守,还是派出安徽籍的副部长、当时任工部右侍郎兼刑部左侍郎的吕贤基赶赴安庆,协同蒋文庆,办理安徽团练防御事务。

吕贤基是安徽旌德人,这种由本省官员回故乡,办理团练,抵抗太平军的做法,在当时比较普遍。因为朝廷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已经根本毫无战斗力。这种用在籍官员以及地方士绅办理地方武装,来镇压叛乱的做法,在大清朝的历史上曾经用过。嘉庆年间镇压川楚白莲教,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洪天王作乱,生灵涂炭!

跟随吕贤基一起去安徽的,还有一位皖籍京官,此人当时是翰林院编修,历任武英殿纂修和国史馆协修。翰林院编修,这种官职从品秩上来讲,仅仅是七品。但是,翰林院称为清要之区,编修是天子文学侍从,地位也就不一般了。依照大清的制度,只有翰林出身的大臣才能入阁为大学士,死后谥号才能以文作为开头,什么“文正”、“文忠”,或不济,混个“文襄”之类,也是谥号中的头品。

这为翰林院编修,也是安徽人,名叫李鸿章,此时刚满三十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青年时代的李鸿章是个文人,文艺青年有的习惯,他都有。平时不上班的时候,文化部小处长(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喜欢逛逛海王村书市,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安庆沦陷之时,李鸿章尚不知道,依然沉醉在书市上的买买买之中。一日,偶遇一位同乡,人家对他说:“尚不知省城失耶,而作此不急之务也?”言下之意,李处长您都不知道家乡省城让长毛占了吗?还在这小资呢?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李鸿章内心的家国情怀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立马去找到同乡老前辈吕贤基副部长,怂恿老吕上表请战。老吕是个老文青,雄性荷尔蒙被李鸿章激活之后,遂命李鸿章代拟奏章。国难之际,苦命的咸丰皇帝正愁没有人愿意卖命,当然会命老吕千里回乡赴戎机。

老吕淡定下来之后,又觉得此事凶多吉少,竟然怪起了李鸿章,干脆带他一起回乡送死吧,“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这是老官僚内心的写照!

朝廷的圣旨下达不久,李鸿章就跟着吕贤基,赶回安徽,协助地方抵抗太平军。开始了他坎坷多难的军事生涯。作为文化部小处长的李鸿章,此时对军事是一窍不通的。

对于安徽的军政领导班子,咸丰皇帝做出了一些调整。在知道原任巡抚蒋蒋文庆已经阵亡的消息之后,咸丰下旨命老臣周天爵署理安徽巡抚。不久,又改派李嘉端为安徽巡抚,命周天爵以兵部侍郎衔,办理剿防事宜,吕贤基则负责协助二位。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三位朝廷重臣,负责安徽的军事事务,这看起来这种安排应该是不错,其实这个军政班子非常糟糕。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三个人的安排,首先看看周天爵,周天爵是什么人?此翁是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的政治老人。在道光时代,这位周天爵与权臣穆彰阿是政敌,后来失败被流放。咸丰上台后,办了穆彰阿,标榜正人政治,又把这老爷子请了出来,此时周天爵已经八十多岁了。八十老人上战场,大清可谓无人!

吕贤基,不用说,毫无军事经验的文人一个!李嘉端是个学霸,道光九年会试的二甲第三名,做官清廉,有“铁大人”的美誉,但也没打过仗,而且脾气暴躁,不太能与同僚合作。

除了这种人事安排的失败之外,安徽当时实际的客观情况其实也是非常糟糕,首先它靠近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也就是所谓的天京,这里是太平天国,倾尽全力势在必得的地区。除此之外,安徽北部的捻军闹得也正欢,大有南下与长毛会师的意思。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当时的省城安庆已经沦陷,临时的省城迁到庐州,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初到庐州的李鸿章,面对这样一副困局,内心的震动可想而知。李鸿章到皖之后,就进入周天爵的幕府。对于周天爵而言,当时的首要当务之急是对付在安徽境内肆意猖獗的捻军。

作为周氏幕府成员的李鸿章,不免也要身历战阵,刀尖上舔血,这是做文字工作多年的李鸿章想也没想过的事情。虽然李鸿章青年时代曾写过“丈夫只手把吴钩”那种豪迈诗句,但内心想的不过是“是我文章报国年”而已。父亲李文安,对儿子安危非常担忧,在给家人的书信当中写道:“鸿儿随敬修抚军剿办土匪,现未得信,胜负若何,弟甚悬注。”      

父亲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在最初的军事生涯当中,李鸿章所立的战功并不多,却经常生死一线。对于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而言,无论是北伐,还是西征,安徽都是必经之地,临时省城庐州,更是重点进攻地区。这样一来,皖省境内三位大佬压力山大。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李鸿章

庐州若失陷,长毛的北伐军和西征军就会会师,后果不堪设想。1853年4月间,李嘉端为防止太平天国的西征军拿下庐州,命李鸿章带地方部队赶往皖中含山县的运漕、东关一带布防。长毛的西征军来势汹汹,没有太多作战经验的李鸿章并没有退却,反而是“弹压巡防不辞况瘁”。

在清军多数将领畏死避战的情况下,李鸿章的勇气令人感佩。但是,在舆论界的键盘侠看来,勇敢的李鸿章一样有可以攻击的地方,有人说他“专以浪战为能”。“浪战”总好过逃跑吧?键盘侠从来不上战场的!另外,顺便说一句,东关是三国时代重要关隘,东吴在此对抗曹魏,这里也是朱言的故乡。

安徽的局面太艰难了!周天爵年轻的时候确实能干,但毕竟八十多了,1853年9月,老爷子病死军中,正可谓战斗到最后一刻!11月,太平军猛将胡以晃攻陷皖西重镇舒城,在此防堵的吕贤基不愿被俘,投水殉国。不久,李嘉端又被咸丰免职。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新任巡抚是湘系集团的江忠源,在湘军中的资历比曾国藩还老。江忠源困守庐州,李鸿章此时刚刚升为六品,带着地方杂牌民团驻守庐州城外冈子集。李鸿章与江忠源不熟悉,但他们有一个纽带——曾国藩。曾国藩写信给江忠源,极力推荐李鸿章这位学生,说李氏“有大用之才”。李鸿章也想带兵解庐州之围,但他的杂牌军,又怎能敌得过胡以晃的百战之师呢?

1854年1月,庐州失陷,长毛屠城,江忠源投水而死!多年以后,李鸿章对此仍难以释怀,“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这是咸丰九年时,李鸿章对乃师曾国藩的自陈心迹。明知是蚍蜉,也要去解围,这才是大丈夫之勇!

江忠源死后,咸丰又派满洲人福济为安徽巡抚。福济也是文臣,打仗一窍不通,但他与李鸿章有一层师生关系,此人是李鸿章当年考进士时的副考官,李氏的座师。

福济在安徽同样没有打开局面!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江忠源

从当年回乡参与防务,直到咸丰六年(1856),数年以来,戎马倥偬,却没有建树,李鸿章心中不免感慨,“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媵此身”。不过,作为儒家道统信仰者的李鸿章,对于戡定大乱,是有信心的,“力挽狂澜定有人”,这是他心中的信念。

1858年7月,咸丰又撤掉了皖抚福济,换上了翁同书。李鸿章在安徽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寸功未力,仕途困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朝廷在安徽的人事布局,没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人才在蠢货领导之下,也着实可悲!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


曾国藩:日后成就李鸿章的人

尽管困厄,尽管“昨梦封侯今已非”,但是李鸿章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咸丰九年,落魄的六品官李鸿章投奔了老师曾国藩的幕府,开始了人生与仕途的新生涯,从此走上了一条名臣之路。

正当李鸿章在江淮战场玩命之际,他的那些文化部同僚又在哪里呢?依然在写着无关痛痒的狗屁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