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以武功论成败的《天龙八部》中,在剧情开始时,大家均以为武功最高的是“南慕容北乔峰”,直到电视剧的最后,我们才发现,隐居于少林藏经阁,以扫地作为日常功课的一位不起眼的扫地老僧才是本剧中的第一高手。 正如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非典型病原体,尽管非典型肺炎既不是最常见的肺部疾病也不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但它的病理学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一些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非典型肺炎应被视为特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非典型病原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地位》。 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较其他病原体可能更频繁引起非典型肺炎,并通过呼吸飞沫传播。年轻人群(5-20岁)感染率最高,但肺炎支原体在任何年龄组都可能发生。 嗜肺军团菌所引发的疾病严重程度高,起病迅速。其潜伏期是1到28天,最多发生在第4天和第6天。嗜肺军团菌通过环境中传染性喷雾剂传播,通常是通过水喷雾传播。 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的血清阳性率高。血清学研究评估了普通人群的lgG抗体,约50%的成年人检出肺炎衣原体。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血清阳性率较低,但此后上升较快,持续上升直至老年时期,这表示老年人会再次感染肺炎衣原体。 不同区域的CAP患者的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的发病率已有报道。1996-2004年的一项研究纳入4337例患者,并分为4个区域。大多病例来自于北美洲,继而是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非洲。非典型病原体CAP发病率为22%,其中,肺炎支原体引起CAP约占50%,肺炎衣原体为30%,嗜肺军团菌约为20%(如图1)。肺炎支原体在中国发病率较高,可能是因为国内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高达97%。 图1非典型病原体发病率 临床症状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它被公认为“游走性肺炎”且其发展通常不严重,许多患者可以进行日常活动。 嗜肺军团菌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相对缓脉发热和低钠血症伴发干咳、腹泻、混乱、肌痛、转氨酶升高和低磷血症等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是肺炎衣原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初始症状可能为流鼻涕、喉咙痛、声音嘶哑(但不发热),继而咳嗽和气促症状逐渐减少。初始症状可能持续几天或几周,但是下呼吸道感染通常是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肺炎衣原体发生到确诊持续时间较长。 非典型肺炎的治疗 非典型病原体的最初治疗方法为红霉素或多西环素,后随着抗生素的发展,氟喹诺酮类成为现代治疗三种主要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和肺炎衣原体)的治疗方案。美国IDSA/ATS的CAP指南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均可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结论 尽管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门诊患者未经过治疗即可恢复,但对于持续受到病原体临床特征影响的患者,依然乐于接受正确治疗,以缓解持续的体征和症状(如发热和咳嗽),改善发病率。非典型肺炎住院患者,特别是嗜肺军团菌感染患者,若接受适当治疗即可改善早期预后和死亡。在经验性治疗开始时,通过咽拭子进行PCR检测以检查非典型肺炎,可以为那些病程延长患者的进一步护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为已恢复的患者提供诊断反馈。 参考文献: Arnold F W,et al.Seminars in Respiratory &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6,37(6):819. L.CN.MKT.08.2017.35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