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失所养夜难眠

 水木年华138 2017-09-28

中医认为,心火旺的人容易心烦,夜间梦多,自然容易失眠。「心火」 是导致人失眠的主因之一。

心失所养夜难眠

 失眠,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似乎已成了家常便饭。有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大约有超过40%的人受失眠困扰。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失眠就是睡不着,其实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睡觉时经常在噩梦中惊醒,睡的时间少,入睡困难或者醒后昏昏沉沉,感觉很累等,都是属于失眠。

睡眠不能储存

  我们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大家对睡眠的认识仍很少,常陷入一些误区,如喝酒帮助睡眠,一晚不睡通宵第二天补充睡眠等等。睡前喝酒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会使睡眠变「浅」,中途多醒,酒精作用消失后,还将引起失眠与多梦,令睡眠的品质下降。

心失所养夜难眠

  人体需要有品质的睡眠,睡眠不能储存或预支,熬夜令生理时钟紊乱,会导致不良后果。

  失眠仅为都市人的睡眠障碍之一,另一大类则是白天过度嗜睡。嗜睡很可能是传递身体其他疾病的信号,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发作性睡病等,同样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但都离不开「心失所养」。「心失所养」主要是由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及胆气虚引起。如果是心神不安,则多数是由心火过旺,肝郁化火或痰食内阻,阴虚火旺导致。

  很多人一旦失眠,就会求助口服安眠药。这些药物治疗失眠的效果虽然快,但只能解一时之困,如果超量或长期服用,很容易令人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就是常说的成瘾,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昏、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征状。如果属于实证,多数由心神不安,心火过旺,肝郁化火或胃腑不和引起。这种实证的失眠,治疗以补虚泻实作基本原则,最关键的就是调整人体阴阳。

眠食养生要务

  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中医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在中医典籍里认识睡眠的机理: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卧指睡眠,寤则是清醒状态。中医认为,随着自然界的日夜转换,阳阴转变,人体也随着出现阴阳交替,睡眠是阳入阴,阴涵阳,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过程。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使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心失所养夜难眠

神门穴位于耳尖上的内廓,轻按它有助入眠

  秦始皇追寻不死药,麦冬在古代也称为不死药,当年它还为秦始皇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秦时,有一只鸟含来了一棵像韭菜一样的草,秦始皇看见了,就问精通医术的鬼谷子这是什么?鬼谷子说这是不死草,人死后三天内,如能用此草盖着身体就能复活。他并说,这草在东海瀛洲有很多,即现在的日本。秦始皇听后大悦,立即派人去找,孰料找药的人竟一去不返,令秦始皇死不瞑目。

心失所养夜难眠

安眠穴(红点位置)位于耳垂后面的陷处

  麦冬具有很好的滋阴降火作用,对一些由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特别有效。老人家常说,如果小孩睡不着,很容易发脾气或去不了厕所,煲一些麦冬水给他们喝,就是取它降心火的作用。对于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人,喝麦冬水也是很有益的。宋代钱乙(儿科鼻祖)认为,少儿「心阳浮亢则致失寐」,就是说小孩子心阴虚心火旺致失眠。心火旺的小孩,会出现心神不宁及多动不安的征状;成年人则常会口干、唇红、午后发热等。都市人可用麦冬安眠宁神,方法是将麦冬烘干,然后泡茶喝,用以滋阴清热。

龙眼温中滋补

  自然界也有安眠药。传说福建以前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一名叫桂圆的少年把它杀死了,还把龙的眼挖了出来。但由于这条龙太凶猛,少年也壮烈牺牲。其后在龙死的地方,很巧合地长了一棵树,树上的果实核像龙的眼睛一样,于是居民就把那果实叫龙眼。为了纪念杀龙英雄桂圆,这种果实也叫桂圆。龙眼就是其中一种自然界的安眠药。龙眼在中医药用上,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它的入药部分是取其肉,就是我们说的圆肉。新鲜圆肉经过烘干和晒干之后,可以变成药用圆肉。桂圆性味甘温,可健脾养心,养血宁神和调经补血,最适宜血虚类型的失眠病人。有头晕或面色苍白的失眠人士,不妨试试。脾胃不好也会导致失眠,桂圆是有温中滋补的功效,有心脾虚或气血不足而引起健忘、失眠、心悸情况的病人,比较适合。

心失所养夜难眠

  李时珍也说过,滋益以龙眼为良。利用桂圆来滋补脾胃的食疗也很多,例如龙眼肉煮糯米是一道甜品,有健脾养胃的作用。龙眼肉和栗子煲汤,则有补肾健脾的作用。新鲜的龙眼肉或大枣、核桃、蜂蜜及苹果等,都是帮助入睡的佳品。睡前嗑点葵花籽也有安神的作用。晚饭喝点小米粥,对睡眠帮助就更大了。

  睡眠是最好的美容药,但大部分都市人都受失眠的困扰,又不太敢食安眠药,我们可以通过按压、轻揉包括安眠穴、神门穴、劳宫穴、涌泉穴等穴位,放松自己,对睡眠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