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与学生对骂:“我这个老师不当了,也不惯着你!”

 gudian386 2017-09-28

1

事件回放:


近日一段副校长与学生对骂的视频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一个是副校长,一个是学生


这两个人的身份可以说是格外敏感,让网友讨论不停!
据悉,视频中副校长多次爆粗口

:“×你妈”
:滚你X了X的,你骂谁呢?

:我XX这是负责任,你呢?你懂个P
其间,不断有学生上前劝架。


当日下午,该冲突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县纪委认为副校长张某某存在辱骂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尊严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决定对此次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


给予张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建议县教育局作出免去其副校长职务、调离第二中学的组织处理。
追究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直接领导责任,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追究分管全县师德师风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长领导责任,给予诫勉谈话处理。



(该视频来自腾讯视频)

2

事件分析:


就这件事,网络上吐口水的很多,有说老师师德败坏的,也有说学生过分的,也有说相关部门不作为的。


冷静分析,学生过错肯定是有的作为副校长张某某纠正其在走廊大声喧哗的行为是指责所在,但于某某未予理会回到教室,这种行为就有种不把老师当回事,老子轮不到你管的味道。


老师也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在矛盾激化的时候,在情绪被激怒的时候,人就容易失去理智,一连串的“×你妈”, 并称“我这个老师不当了,也不惯着你”,虽然是想维护自我的尊严,寻找心理的平衡,但是不知不觉中道德底线却被破坏了。


这件事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每一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一经网络过渡就能立马夺人眼球,这里面不乏有一些师德偏颇的教育工作者,但每一次事件的发生舆论的导向更多的倾向于责骂老师这一方。这一点是非常悲哀的。对老师的处理或许是给社会最好的一个交代,但是这样的处理最终受伤的还是我们的教育。


思考:我们的师生关系到底怎么了?


又是一起“师生对骂”事件


近几年以来

不断出现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的事例


以至于让人不免心生疑问

我们的师生关系到底怎么了?



老师究竟能不能批评学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不会自觉约束自我,做出格越轨之事。古语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但是现在的孩子不仅不怕老师,还辱骂老师、恶搞老师,曾有一个视频,两名高中男生围殴老师,还对着镜头嘶吼:“我是学生,你们能把我怎样?”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喂得无知无畏的初生牛犊!


可假如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狠狠地教育他!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长,敬畏规则。孩子能被老师批评,或许是一种幸福。


“一边倒”拿老师开刀真的合理吗?


围观者们或许看的只是热闹,不管是批判老师不顾职业修养,还是认为学生有错在先,或许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在视频中那名女副校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宁愿老师不当,也不惯着你!”这恰恰暴露出当今教师生存现状的尴尬。
 
近几年出现的多起严重“辱师”事件,不管学生多过分多恶劣,处理结果,都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边倒地拿老师“开刀”。


批评教育是轻的,多数都被降级降职调离直至开除,就像本次事件中的那名女老师一样,直接调离工作岗位,而学生在义务教育的保护伞下继续“逍遥法外”。
 
管教学生的成本太过高昂,以至稍有不慎就要牺牲掉养家糊口的饭碗,仅仅因为对一无良学生说了一句靠边站点儿,就惹来学生的辱骂,并且在理论中,一口一个老子回怼,你会怎么办?深吸口气,平心静气,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学生骂之任他骂之,我自心平气和,安之如素?请问,置师道尊严于何处?一名女教师内心又有多少委屈和愤怒,用自己的前途维护了那几乎不存的师道尊严?


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应该给予老师尊重与权威,当人们学会尊重教育者,并给予教育者应得的自主权时,结果可能令人欣喜。


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教育必须有相应的惩戒制度,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几乎所有的美国学校都有禁闭室,学校有权将违纪学生停课、关禁闭、周六返校禁闭、开除直至送少年惩戒学校。
 

韩国有《大韩民国教育处罚法》,包括允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打男女学生的小腿。
 
英国《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规定,教师有惩罚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利,包括:罚写作文、周末禁闭、校长惩戒、停学。体罚包括允许打手心,每双手不超过三次,允许鞭打男生的臀部不超过六下……

 
我们当然不提倡恢复体罚制度。但是,如果只维护孩子的权利,而不强调他们的责任,如果孩子可以随意挑战秩序而没有任何惩戒,家长和老师只能说服,只能作所谓的“思想工作”,那这种教育制度是不是有效的?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注定只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教育的灵魂应该是教师。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硬件的投入,应该优秀的教师资源的不断注入。

教育,不能没有教训。对于孩子的过错,无限的包容比有度惩戒,要可怕得多!



遇见类似情况,如何处置才合理?


一是师生平等。不以老师身份压迫学生,不因为我是老师,我就是真理。而应该引导孩子把问题拿出来讨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和道德。

不把道德变成棍子,否则会有损道德本身的力量,也使得孩子失去对德性的敬畏。

比如张校长问:“下课了还有同学们在复习、在休息,你们能不能大声喧哗啊?”可能很多学生就会齐声回答,不能!就算孩子齐声喊,能!那也只是他们恶作剧,很快就不吵了。
 
二是等值惩罚。一个孩子犯了错误,对他的惩罚应该是合理的,有边界的,不能是无限的。

“无限的惩罚”会损害孩子的德性。孩子很难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进,反而会怨恨。比如于某某挨了批评之后,离开了。他觉得喧哗不是什么大事,已经挨批评了,这就够了。当校长还要一而再再而三找自己麻烦,他觉得惩罚过分了,所以怀有怨气,冲突产生了。


最后借用李镇西的一段话,教师不是圣人,不能也不应该用圣人的标准去苛求老师,但去掉教师头上的“光环”,并不意味着就是去掉教育的使命。


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是,如果教师仅仅是满足生活,对得起工资,不触碰职业规范的底线,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育者。


无论如何呼吁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都是不过分的。在这方面,国家和社会还有相当的努力空间。但作为教师,如何不但让社会看得起自己而且由衷地敬佩教师,这就靠我们自己了。


编辑:校长会(xiaozhangclub)

来源:综编自实验小占、王开东、教师帮、中国教育新闻网。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