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杂谈:以道治国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28

道德经

(一)无为

《道德经》是一本救世之书,老子撰写此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混乱的社会寻找一条走出困境的出路。囿于时代的局限,老子不得不寄望于君王,他希望为人君者能够主动以道为依归来治国治家,实现天下太平。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不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在这一章里面,老子直接提出,道不能象认识万物那样来认识它,万物都是分的,而道是一整体,它的内涵就是朴。朴者,原木,原木的特点是浑然一体,没有人为雕琢。“虽小”,是说道至小无内,你没办法用身体的任何感官来感知它,当你不能用感官感知它的时候,以为它很微小,甚至不存在,但是天下万物无不顺从于它。侯王能够守道,以整体看待万物,以无为的原则治国理政,则人民就会自动归服。

道的作用在哪?天地相合,降下甘霖雨露,没有谁命令它而万物平等的受到甘露的润泽。这说明道对待万物的两个特点,一视同仁和无为。一视同仁才能“均”,无为才能“自”,但是,如果你能认识道的这两个特点,有意以此两点治国理政,那就错了。你一旦以“一视同仁”的原则去“仁”,一旦以“无为”的原则去“为”,结果可能就是不仁,就是有为。所以老子又告诫,“夫亦将知止”,知止者,回归于道也,回归于道就不会走入岐途。

这里说得很绕舌,按照道去做,结果可能有不道的结果,最终又要回归道。不能深入了解道的奥义,确实容易被转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是本,一视同仁也好,无为也好,是从本生发出用。一旦从本体落入现象界,就会五花八门,愈走愈离本体越远。道之“用”,一“用”就是对道的偏离。所以,在现象界,一定要时常回归本源,就象川谷归向大海一样。川谷之水与海洋之水是不断循环的关系,海洋之水受蒸发,形成水汽被大气送至大陆,冷却后形成降水落下来,落下来的水汇集成川又归向大海。老子用这个比喻来形容道之体与用的关系。万法不离其宗,万用不离本体。

侯王以道为指归,第三十五章讲得更直接。此章云:“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大象无形,大象者,道也,侯王若能执守大道施政,天下的老百姓就会乐于归往,悦耳的音乐与可口的美食,过往的客人受其吸引,会情不自禁的停下脚步。但是道呢,却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虽然如此,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

第三十七章谈到道无为的妙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无为妙用在于让万物自化也。万物自化的过程中,可能有私心私欲的生起,这个时候,得道之侯王以“无名之朴“镇之,“无名之朴”者,道也,得道侯王以道的原则教化百姓,务使人恢复纯朴自然的本性。人能够恢复纯朴的本性,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无为之妙用,第十七章说得亦很精彩,“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递,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认为我的生活状态是我自己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就达到了“太上,下知有之”的境界了。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老百姓知道你的存在,但是不知道你做了什么,这就是无为而治。

我们可以看看英国的政治架构,英国的国王或女王是个虚位元首,不管具体的政治事务,自从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王室血脉流传至今,国内三百多年来,没有内战。再看看其他的著名帝国,如俄罗斯、中国、法国,这三个国家都有帝王专制的传统,近代以来,这三个国家内乱不止,内斗不断,三国的皇室在革命中土崩瓦解,不复存在,而三国的人民,其悲惨状况令人耳不忍闻。法国近西方国家之赐,于二战后终于成功转型,建立了民主国家,而中国、俄罗斯,至今仍受专制主义遗毒影响,其祸害之深,不知何日可静也。

侯王之所以要守道,实赖道是万物之后那个看不见的、却时时在发挥作用的发动机。《老子》一书中对这个道理阐发甚多,比如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气,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这句话很高妙,道既然生了万物,万物就有了来自道的自然禀赋,德也。然后自我发育,自我成长,但后文又说:“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但是道生养万物,却不占有他们,不主宰他们”,似乎难以理解。道生养万物,万物自我成长,但道又时时刻刻长育它,成熟它,覆盖它,那么,万物是自我生长的吗?它不是时时刻刻要受道的影响吗?



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个方面,道是全,万物是偏,万物有追求全的内在冲动,所以,万物以道为尊,以德为贵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也就是说,万物自身都有追求完美的内在要求,所以,道勿需发号施令,自然万物来归。第二个方面,为什么说在道的抚育下自我成长?譬如一颗树的种子,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春夏秋冬的历练,终于成就一颗参天大树,阳光雨露的形成,春夏秋冬的循环更替,都是道的作用,种子能否长成大树,实在是自我能否利用这些条件而已。

这就是老子关于道生发万物,而万物又自我成长,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的妙用所在。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道提供了条件,能否利用条件是万物个体的事情;二是万物皆有完善自我的天然要求,在道家看来,道当然是天下最全、最完美、永恒、无限的一个绝对体,所以万物归道那是自然而然。

对于自然界的万物,似乎本能的遵守道的规范,本能的追求完美,但是,人不一样,人似乎经常跳出道的要求,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如此,道会有什么办法呢?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如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者,有为也,勇于不敢者,无为也,有为,此指不符合道的行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有为者,指私心私欲的老百姓,片面追逐,干一些损不足补有余的事情。老子在此告诫,天之道,不经斗争而善于胜利,不用说话而善于反应,不用召唤而自己到来。慢吞吞的善于谋划,天网广大,网眼稀疏,却不曾有什么遗漏。意思是说,任何人不要有侥幸心理,不道之人,是会受到报应的。这里要注意一点,这里是“天之道”而不直接说“道”,有学者认为,这反映了上古观念在老子思想中的留存,因为“道”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此概念一出,天都退居幕后了。但是,这里需要天的出手,因为道是无为,道不主宰,道不掌握,如果由道出手,似乎与此相背。所以,还得由传统之天来完成这个使命,使道保持纯净之地位。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天是独立于道之外,天仍是道的产物,天之道不过是表明了本来如此,自然而然如此。

(二)知反、知和、知止

以道治国,但是道是一个整全的概念,包含所有。具体的治国之道,除了一视同仁、无为之外,还有什么落入凡间可唠叨的呢?可唠叨的至少还有两点,善于从反面看事物,以及和的观念。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的运作是向相反的一面转化,道的运作是柔弱的。这与一般的观念相反,一般的观念皆是线性前进,时时要展示肌肉,证明自己的强大。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你认为什么是美的,就有恶的东西产生,你认为什么是善的,就有不善的东西产生,人对万物的认识皆是相区别而产生,有有就有无,有难就有易,有长就有短,有高就有低,有前就有后。但是,人对万物有认识,往往只看到自己需要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需要的时候,只见其善,不需要的时候,只见其恶,对事物的片面看法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从而损害自己。

从反面看事物,实际上是老子告诫我们要全面看事物,因为世人善于从正面看事物,以至于走偏,所以老子反用其意强调从反面来看,目的是为了纠正老是从正面看的偏差。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章说的很明白,道展现的是一个整体,道形成万物皆有阴阳之分,你不能只从一面看,要从两面看,甚至更要注意从反面看,因为正面大家都在看,反而无所遁形,但能够从反面看,才能形成对事物完整的看法。

关于和,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

这里的“一”,多数学者以为是道的意思,天、地、神、谷、万物、候王得道才能、清、宁、灵、盈、生、天下贞,不得道就会有裂、发、歇、竭、灭、蹶的后果。但这个“一”,解释成和不是更好吗?天和才能清,地和才能宁,神和才能灵,谷和才能盈,万物和才能生生不息,侯王和才能使天下太平。

第四十二章讲到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皆有阴有阳,阴阳和合才能顺利发展。

要做到和,一定要知止,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此章用了许多比喻来描述深通道家之学者为人处世的容貌,要保持这样的处世之道,关键是“不欲盈”,盈者满也,一旦满了就要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以不能盈,要知止,只有知止,才能“蔽而新成”,不断推陈出新。

要知止,《老子》有许多篇章言此,比如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上述例举各章,老子都是在告诫,要知止,不知止,一味妄动,一味索取,后果就会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启发人良有以也。但是,千万不能把它理解成不思进取的借口。老子一方面告诫你要稳扎稳打,条件成熟再向前发展。第二方面告诉你,再多也没有用,你应该放弃对现象界的执着,而可以向精神境界提升。道的作用是什么?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是什么?损不足以奉有亲,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告诫你知足、知止,就是希望你在外在的条件上满足,给他人留一杯羹,别占满了,占满了麻烦就大了,各方面的反对势力,反对力量就来了。



静观

(三)修身

老子的治国智慧是平等,一视同仁,无为,要全面看问题,要和,要止。如何做?两个字,修身。

儒家也强调修身,但儒道两家的修身有不同的特点。儒家强调的是“仁”,就是对人要有体谅之心,仁爱之心,仁的关键是正已,正己才能正人,正人才能正天下,这是由已往外推,另外也要由已向内推,向内推就是真诚,只要能做到真诚,修已就没有问题。

道家的修身重视虚和静,本系列谈过《虚和静》,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道家重视居下。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之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为之下。”第八章:“上善若水,水若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为什么这么重视居下?我们一般的了解,像子贡“富而无骄”就不错了,像孔子说的“富而好礼”就更好了,为什么还要居下?因为老子宣讲的对象,都是侯王,是成功人士,居于庙堂之高。可是越高越需要人捧你,如果你趾高气扬,大家捧你心不甘情不愿。另一方面,你是成功人士,地位比人家高,收入比人家高,什么都比人家强。这样子容易脱离群众,作为弥补你要主动居下,别人才能把你当朋友,才能心甘情愿服从你,配合你。

道家常讲宽容,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第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爱其资,不贵其师,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唯有真性情、真爱的人才如此宽容也。

道家常讲三宝,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三宝之中,慈是最重要的,可见老子对人间的大爱。

老子给人的是一副“视万物为刍狗”的冷面,内心却是一副悲天悯人的热心肠。

由上述可知,老子的治国理念由修身而至悟道,悟道之后以无为治国,实现一个均平、自由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