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一个古石寨,日军猛攻都没能攻下,修建者身份更是令人意外

 东山观海 2017-09-28
原创 十三姨说历史 2017-09-23

在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朱洼村境内有这样一个村寨,它因红色石头得名,并且有雄伟的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这就是有着“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的临沣寨。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引《水经注·河水》),因此得名水田村。一眼望去,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形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住,据测算寨墙围长约1100 米、高6 米多,而且寨墙上有城垛800 个。

不仅如此,古寨鸟瞰呈现椭圆形的布局,并且按照乾、坤、巽三个方位,分别设西北门“临沣”,西南门“来曛”,东南门“溥滨”。寨内有明清建筑100余栋、400多间其建筑属典型的河南民居风格。布局严谨,类型齐全,从明末至今基本上保存完好。那么如此壮观的石寨是谁修建的,它背后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朱元璋家族地十一代晋王朱求桂后代的一个分支朱怀宗及儿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发达,时人称这里是“朱洼寨”。当时朱家虽然靠着盐业获得了巨额财,但是当时社会也动荡不安,怎么才能保卫这些财富呢?

朱家兄弟三人商议之后,决定修建更加建筑的家园,即推倒原来的土墙改为石寨,而当地坚硬的红色花岗岩石头随处可见。于是,在三兄弟的努力之一,一座寨墙坚硬的石寨就诞生了。据说当时为了公平起见,寨墙挖基础放线时为求得公正,由朱姓一位颇有资历的老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面的篮子放线,于是就“走”出了如今人们看到的弯弯曲曲的寨墙。

而且为了让寨墙更加的坚固,朱家三兄弟可谓不惜金钱,寨墙修建时红石条每一顺石隔一把石,中间空当用三至四块红石条顺着填满,再取土屯住夯实。不过就在是竣工不久之后,朱家却逐渐走向没落。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据当地县志记载日军曾于1945 年6 月3 日攻打临沣寨,当地村民利用临沣寨的石墙抵抗,结果日军多次猛攻失败之后被迫撤离。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全国开始兴起撤除城墙的运动,就在大家准备撤除临沣寨时,突然洪水来临,为了防汛最终这座石寨得以保存。

2013 年5 月,临沣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专家对临沣寨实地考察后表示,“临沣寨居民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我国古民居古村落中实属罕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