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宗族谱系总论

 东山观海 2017-09-28
骆姓论坛 2017-09-24

姓氏宗族谱系总论『通鉴上纪』曰:伏羲制嫁娶,正姓氏,以重人伦之本而使不渎,此氏 族所由始也。 『夏书』曰:锡土姓,言因其所生之土地也,而锡之。 『传』曰保姓受氏,以守宗祊。又曰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人相生, 虽下后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联属,其帝支别属,则 各自为氏。 『史记』注曰: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族者氏之别名,地姓者所以 统系百世,使不相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故『世本』言姓则在上, 言氏则在下也。 『白虎通』曰:人所以有姓者,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 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庆,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风俗通』曰:万类之中惟人为贵春秋左氏传,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邑亦如之。公羊讥卫灭邢。论语贬昭公娶于吴,谨同姓也。盖姓氏者,或氏 以号,唐虞夏殷也。或氏以谥,戴武宣穆也,域氏以爵,王公侯伯也,或氏 以国,曹鲁宋卫也,或氏以官,司马司徒也,或氏以字,伯仲叔季也,或氏 以居,城国园池也,或氏以事,巫小陶匹也,或氏以职三为五鹿青牛白马也。 又曰族别而为姓,姓别而为望,望别而为房,故姓多则讹其族,望多则 讹其姓,房多则讹其望,必然之理也。 唐柳芳,姓系录论略曰:氏族者,古史官所纪也,昔周小史,写世系, 辨昭穆,故古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左 邱明传言天子建国,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以谥为 族,昔尧赐伯禹姓曰姒氏,曰有夏,伯夷姓曰姜氏,曰有吕,下及三代,受 姓命氏,粲然众矣,秦灭儒学,公侯子孙,失其本系,司马迁父子,乃约世本,修史记,因周谱,明世家,乃知姓氏之所出,先王之封既绝,后嗣蒙福, 犹为强家,汉高帝兴,徒步有天下,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先王公卿之胄, 才则用,不才弃之,不辨士与庶族,然则始尚官矣。然犹徙山东豪杰以实京 师,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其后进拔豪英论而录之,盖七相五公之所 由兴也。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矣,其州大中正 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 始尚姓矣,然期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是有司先举,必稽谱籍,而 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大夫之弊至于尚 官,尚官之弊至于尚姓,尚姓之弊至于尚诈,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 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 士族乱而庶人佳僭矣,唐承隋乱,宜救之以忠厚,忠厚则乡党之行修,乡党 之行修,则人物之道长,人物之道长,则冠冕之绪崇,则教化之风美,乃可与古参矣。 东莱吕氏曰,三代之时,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百世而不变者也, 曰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数世而一变者也,天子建国,因生以赐姓,其 得姓虽一,而子孙别而为氏者,不胜其多,然寻其流可以知其源,寻其叶可 以知其根,抑何易耶,自秦以来,氏族之制,出于上之所赐,下之所更者, 绝无而仅有,至于世守一氏,传千余年而不变者,天下皆是也,可谓简而易 知者矣,然人罕有能辩氏族之原者,盖由谱牒之兴废而己,以是知谱牒之学 不可不讲也。 宋伊川程先生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 谱系,收世族,立宗子法。 又曰:宗子法坏,则人不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 今且试以一二巨公之家行之,其术要得拘,守得须是,且如唐时立庙,院乃不得分,各叮祖业,使一人主之。 又曰今无宗子,故朝廷无世臣,若立宗子法,而人知尊祖重本,人既重 本,则朝廷之势自尊,古者子弟从父兄,今父兄从子弟,由不知本也。且如 汉高祖欲下沛时,只是以帛书与沛父老,其父老便相率子弟从之,又如相如 使蜀,亦遗书责父老,然后子弟皆听其命而从之,只有一个尊卑上下之分, 然后顺从而不乱也,若无法以联属之,安可且立。宗子法亦是天理,譬如木 必有从根直上,一干亦必有蒂枝,又如水虽远必有正源亦必有分派处,自然 之势也,然亦有帝枝达而为干者故曰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宗云。 九峰蔡氏曰:按古者宗子之法立,一族之人有大宗以领之,则人同知尊 祖,一族之亲有小宗以领之,则人各知敬祢,冠婚必告,死丧必赴,有喜相 庆,而可以同处于危,自秦汉以来宗法大坏,有亲未尽,而不相往来,冠婚 不相告,死丧不相赴,而无知之民,遂至于父子异居,而兄弟相讼,嗟夫秦汉以下,天下所以多故而难治者,岂非宗法不立之故欤? 欧阳永叔曰:族之为言簇也,尚夫序而有别。姓之为言生也,本其所自 生也,氏之为言是也,别其所自分也,又曰川流别派,当知同源,人代散殊, 当知同祖,知同源必不笑咸淡清浊之异,知同祖则不学秦越鲁杞之视,然非 图谱以纪,则世系无证,安识须勾之本于风也,安识晋公之本于诸姬也,是 为谱系不可无也。 石林公曰凡今士大夫以门望相高下,以爵秩为甲乙,有其人,则谱随详 以存,无其人则谱随略以遗,谱其可略且遗也耶。又曰:谱之一书,关系甚 重,祖宗之所自出,子孙之所由分,胥由此考,否则不知崇韬之哭子仪,闵 姓华胄也出于子骞者,未之有也,总之稍有知识者,当留心谱牒,苟前此而 谱不立,吾不知其谁始,固不能无憾,若后乎此而不修,实吾之罪也,谱牒 之修,讵容缓哉陶渊明赠长沙公族祖云:同流分派,人易世疏,慨然寤叹于兹。厥禄老 泉族谱,引以自始而衰,而至于无,服其初只是一人也吁!果念厥初,知自 一人,而蕃衍盛大,以至于始终相联,又何计乎服之远近。 程伊川曰:谱之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其派而清其 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昭穆等杀之殊,所以识尊卑之次等也,隆吉凶庆 唁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崇宗族之典礼也。 陆象山曰:作谱须要明白,知其祖某处分来,某处分去,枝干脉络,条 理不紊,方才是谱。如或相传失真,考求失据,则亡讳亡,世直书无隐,此 司马公之图系,与欧阳公之谱例可仿也。 南阳公曰:余思祖宗生吾子孙,犹如树木一般,枝叶能护卫根本,则生 机不息,枝叶自然畅茂,若有一般枝叶,不能灌溉根本,则此枝必枯,故子 孙数世后,其中有贫贱贵富之不同,智愚贤否之不一,实子孙之自取也,右谱先正格言负图纂辑编次,梓之家乘,观此者,或可起尊祖宗之念,兴仁人 孝子之心也。

一谱图

图法欧阳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以五世为别者,将以明五宗本一服之义 也,祀主于五世则迁,服制于五世则斩,故以五世复提,如九世分为两截, 取九族之义,然世系行实合为一图以便披阋,是欧苏兼式之法,于所提五世 之上,书祖于横格处,使知某支下所生,先统宗以明真本之一,后分支以明 其派之殊,此作谱之纲领也。 二谱例

谱分宗支,明嫡庶,大宗则百世不迁,小宗则有四,有继高曾祖祢,所 谓五世则迁者也,大宗子孙,年虽少,亦绍本派而居前,小宗子孙年虽长, 亦照次序而列于后,然必一支世系既终,而复提一支,起派父子兄弟,上下并立,彼此脉络不紊,若历年久远,迁居他郡,止注分派于迁祖之下,使勿 迷失,其无子而立后者必继同胞兄弟之子为嗣,如同胞无可继者方择堂兄弟 之子,或从堂兄弟之子为嗣,书名于所生父下,注曰弟几子继某人为嗣,列 图于所立父下,详记事实,他姓来继者,书来绍,示不当绍也。出继他姓者, 书出绍,示不当出也,若夫昭穆不顺,异姓淆宗,并削不书也。

三谱记

列名之下,各书事实,饬史记分注之法,生者书名字,书年月,死者书 卒葬,书山向,男子不论仕隐,有功德善行,书为子姓之矜式,女子不分节 烈,有贞节懿行,书为闺阃之模范,若夫卒而不安室者,义于庙绝,止于夫 传中书已娶某氏,有子者,传中书生母某氏,盖世无无母之人,生女出嫁有 节烈者,亦详书父传内,及改适无嗣者不书,若犯盗败伦,弃卖祖茔,代犯 狱刑,叛党抄没,数有显恶,昭人耳目者,去其名。为隶卒僧道,及为义男并妇女淫荡,有伤风化,实贻先世之辱,不书也。

四谱法

谱法有四,一曰睦属族,世人只及本宗,而于母妻女族不着,非广爱而 明有亲也,次曰分同异,世有避嫌避讳而更姓,避仇避疑而变姓,有慕贵慕 荣而冒姓,慕恩慕义而从姓,姓氏不一,本源淆矣,是吾族者,虽微不弃; 非吾宗者,富贵不攀,所以明一本之亲,而杜谬援之失也,三曰避名讳名讳, 甚不可同,但人能免人,恐后有相同之患,生年小者,宜以让大,生者宜以 让死,四曰德孚内外者必详,奋身科甲者必详,世守四民之业!而勤劳一家 者必详,若夫播迁他邑考求无征,游荡无家,行为不检者俱可略。

五谱德

一先世及今,有德行阴隲,乐善好施,为人所称道者,必赞扬于谱,以 表实行,如无,不必妄赘,以为过情之耻,或有忠臣烈士贤孙,义夫节妇,果能禀天地之正气,事著当时,声施后世者,必详书行状编于谱内,诱众为 善,庶俾子孙有所傚法,礼主相生,族属悠久。

六谱功

一先人所立之功绪,所营之坵墓,各宜捐资,录于宗谱珍藏,以示后之 子孙,知其先代所为,又若诗稿,文集巳经房选,足式后昆者,并录之,庶 能发观感之心,启追远之意也。

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岁腊月谷旦士杰敬撰于本族宗祠。

骆姓论坛阅读推荐

点击播放 GIF/105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