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肺炎治愈难 京城名医有经验

 山东中医竹林 2017-09-29
  

中医学家赵心波(1902-1979),字宗德,北京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学熏陶,曾在北京安定门余庆堂药店学徒,后师从清末名医王旭初为师,学徒四年,1925年起挂牌行医。初疹治内、妇、儿科,后专攻儿科,因疗效卓著,誉满京城。

 

例1

刘某,男,1岁

一个月前曾患水痘,支气管炎。四日来突然高热达40.3℃,咳喘发憋,惊惕不安,神昏嗜睡,口干思饮,乳食难进,咳甚则呕,大便两日未行,小溲短黄。

住院检查:体温40℃,脉搏162次/分,嗜睡重度呼吸困难,两肺满布啰音,心音钝、腹软,肝肋下3厘米,脾肋下1厘米,足部浮肿,胸部透视有肺炎改变,咽培养肺炎双球菌生长,白细胞9 2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64%,淋巴球36%,舌绛有刺,口干唇裂,两脉数急,诊为支气管肺炎。

证为风寒外感,化热中潜,火极劫阴,逆犯神明之险证。

立法:清肺止咳,佐以生津。

方药:麻黄2.1克 炒杏仁5克 生石膏15克 甘草3克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苏子5克 橘红3克 川贝3克 冬花5克 麦冬6克 石斛3克

甲壬金散0.4克,日服2次。

曾先后配合金霉素用药2天,土霉素用药4天,青霉素用药5天,洋地黄毒苷给饱和量等治疗。


原方加减服3剂,并配用局方至宝丹,但无效,仍高热40℃,弛张不解,喘憋亦甚,面色发绀,涕泪俱无,舌绛有芒刺,中心苔垢,老黄,两脉沉实而数。

急请赵老会诊,认为风温入里化热,郁阻肺窍,热在阳明,急投辛凉解毒、清肃肺胃之剂。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生石膏18克 麦冬10克 鲜生地12克 炒杏仁5克 大青叶6克 蔓荆子6克 薄荷1.5克 焦军3克 知母3克 生麦芽6克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3次。


1剂而效,次日体温降至38℃,再1日降至正常,涕泪初现,诸症大减,但尚有精神烦急,舌质尚赤、根部黄苔已去,脉象沉细而数,毒热去其大半,病势好转,余焰未尽,并有伤阴之象,


再予清余邪,滋阴解毒之剂: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花粉10克 麦冬10克 桃杏仁各3克 鲜生地12克 焦麦芽6克 炒栀衣3克 黄芩6克 炒枳壳5克 焦军3克

又进2剂,精神食欲正常,体温无波动,轻咳有痰,肺内啰音减少,继予竹叶石膏汤类善后调治,逐渐康复出院。


按:表邪入里,邪毒亢盛,直陷阳明胃经,毒热闭肺,火热烁金,阴津已耗,初时仅以宁肺止喘为治,不效。赵老改投解毒清热,养阴生津之剂,以金银花、连翘、大青叶以清热解毒;知母、生石膏以清阳明结热;焦军、麦芽以泄阳明之腑实;杏仁开肺化痰;重用生地、麦冬,花粉以甘寒清热,生津养阴救逆,使得阳明经热得解,腑实得泻,肺闭得开,津液得复,阴阳气血得调,病情迅速好转。


 

例2

张某,女,2岁

四日来高热40℃以上;弛张不解,身热无汗,咳嗽多涕,痰稠黄,咳声不畅,曾用青、金、合、红、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一日来病情加剧,昏沉嗜睡,喘急面青,两目红肿,厌食呕吐,体温持续在40℃以上,3日来大便未解,小溲短赤。托儿所同班有腺病毒肺炎患儿。

入院时体温39.6℃,昏睡状,呼吸困难,面色㿠白无泽,鼻翼煽动,咳声不畅,两肺可闻啰音,心腹未见异常,胸片有肺炎改变,咽培养阴性,白细胞83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63%,淋巴球36%,单粒细胞1%,舌苔薄白,指纹隐伏,两脉沉数,诊为肺炎(腺病毒肺炎)。

证属风寒袭表,有入里化热之势。

立法:解表宣肺,佐以导滞。

方药:苏叶6克 芥穗5克 淡豆豉10克 葱白2寸 山栀6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10克 焦军6克 生草3克 杏仁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3次。

并配以四环素治疗1周,出院前2天停服。

第2日体温稍降至38℃,大便3次多粘滞,舌苔中心黄薄,指纹紫长过气关,脉数有力,

为表邪未罢,里热灼肺之象,给于表里双解。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大青叶6克 芥穗5克 薄荷2.4克 花粉10克 生石膏18克 鲜生地12克 黄芩6克 知母5克 鲜芦根ł0克 生草3克

紫雪丹1克及甲壬金散0.4克,日服3次。

服药1剂,体温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轻咳有泪,肺内啰音减少,舌无苔垢,脉缓,指纹淡紫。


余热未净,继以清余邪,肃肺止嗽之剂。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鲜生地12克 麦冬10克 川贝5克 焦麦芽6克 杷叶6克 炒杏仁5克 黄芩5克 生草3克

甲壬金散0.3克,日服3次

服药2剂,偶有轻咳,痰少,余症悉无,肺内少许啰音,乃予桑杏汤加减调治,住院8日,痊愈出院。


按:表里双解,是儿科常用的一法,赵老在诊治小儿热性病时,非常注意辨清表里阴阳盛衰,且经常少佐甘寒润肺之品,乃因热病易耗阴津,肺为娇脏之理。

治疗本病,初以解表宣肺,佐以导滞泻下,因之一剂而效,便通热减。说明治疗重症患儿当机立断,实属重要。继之采用表里两解,化余邪而滋润阴津,因而似此重症患儿,治疗八天,即得痊愈出院。


中医中药发表攻里虽为千古不易之大法,但不汗强汗,可伤阴津,应汗不汗,窍闭闷绝;不下强下,洞泻难禁,当下不下,胀闷腑实。

凡此种种,皆属儿科临床要点,业儿医者,应细心分析。


 

例3

丁某,女,3个月

3日来高热不退,壮热大汗,喘促鼻煽,阵咳不止,痰壅夜卧不宁,时有惊惕,小溲短。

体温40.1℃,两颊微赤,双肺可闻啰音,胸透有肺炎改变,白细胞18 400/立方毫米,舌苔白薄,脉浮数,指纹赤紫,诊为支气管肺炎。

证属风寒束表,里热闭肺。

立法:解表清里,化痰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 杏仁3克 生石膏24克 甘草5克 金银花18克 桑白皮10克 牛蒡予10克 川贝6克 藿香10克 苏叶6克 青蒿10克 杷叶10克


服药16小时后,体温降至36.3℃,夜寐安宁,呼吸平稳,咳轻痰少,次晨舌苔薄黄,脉略数。表证已罢,里热未净,

原方去苏叶,继服1剂后,改服麻杏合剂,6日后病愈出院。


麻杏合剂:解表清里,止咳化痰

麻黄30克 炒杏仁60克 生石膏210克 甘草45克 浙贝90克 苏叶90克 陈皮90克 麦冬90克 炒神曲90克 白茅根90克

上方煎两次,共得4000毫升,加白糖、蜂蜜各120克,浓缩至1000毫升。


半岁以内每服5毫升,2岁以内每服5~10毫升,5岁以内每服10~15毫升,5岁以上每服20毫升,每日服3~4次。

按:本案壮热无汗,喘促痰壅,为表邪不解,热灼肺络所致,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效颇显著。麻黄开通肺窍;杏仁宣肺宁喘生石膏入肺大清气热;甘草和中;同时加用川贝、桑白皮、金银花、杷叶以宁嗽平喘;牛蒡、藿香、苏叶、青蒿以解表驱寒、此乃表邪未解,热蒸肺络,迫肺作喘之正治法,而与单纯散寒或泻热之专用处方不同。


 

例4

李某,男,6岁

高热10余日,无汗,频咳无痰,左侧胸痛,一日来加重,大便溏,曾经中西药(青、金霉素等)治疗,无好转。

住院时体温38℃,急性重病容,面色萎黄不泽,气息急促,咳痰不畅。左胸肋间隆起,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纵隔向右侧移位,心无杂音,腹无异常。胸透左侧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两次咽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青、链及金霉素耐药,对氯霉素低度敏感,白细胞24900/立方毫米,中性86%,淋巴球12%,单核细胞2%,

舌根部薄黄苔,两脉数急,为表邪初起,失于宜散,人里化热,邪毒稽留不解,郁阻胸中所致。

立法:表里两解,宽胸舒络。


方药:瓜萎12克 麻黄2.4克 生石膏24克 浙贝10克 桃杏仁各5克 炙桑皮10克 南沙参10克 金银花10克 焦三仙各10克 焦军5克 生草3克

紫雪丹2.4克,日服3次。

配以金霉素治疗。共服用10天。


服药2剂,呼吸困难消失,喘急已止,尚有低热,咳嗽尤重,舌尖赤、根部薄黄苔,脉滑,诸症稍减,

继进清燥救肺,宽胸化郁之剂。

南沙参6克 生草5克 火麻仁10克 生石膏24克 阿胶珠6克 杷叶10克 麦冬10克 麻黄1.5克 瓜蒌10克 炒栀衣5克 焦军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3次。


次日体温正常,精神饮食好转,轻咳不喘,胸疼大减,叩诊浊音范围减少,呼吸音增强,原方再进三剂后,仅轻咳有痰,余症悉无,


为余热未尽,阴津受损,继投清肺养阴之剂:

南沙参10克 鲜生地12克 川贝5克 桃杏仁各5克 炙桑皮6克 木通6克 焦楂榔各10克 玄参6克 连翘10克 金银花10克

住院10日,诸症无,乃出院调养。


按:本案发病初期,失于宣散,表邪未从肌表透达,反陷胸中,以致气机不畅,气血郁阻,赵老治以表里两解,直折手太阴之热,清泻肺金之火,佐以宽胸舒络,生津导滞之品,重点突出,兼顾其它,以达扶正驱邪之目的。假设风寒盛者则当加以宣散,属于风温犯肺者则当治以辛凉。其有表证未罢而里热又炽者如腑实便秘,或伤阴劫液,甚或热极动风,此时既应解表也需和里。本案壮热胸痛,无汗喘急,乃表邪未从肌表透达,致使胸中气海郁阻,治以前方,因之得以速效。


 

例5

陈某,男,7岁

7日来高热不退,咳嗽胸疼,头痛不食,腹部不适,一日来恶寒高热,日晡尤甚,口干思饮,大便干,小溲赤。

来院时体温39.6℃,重病容,右肺中部有实变征及啰音,心腹正常,胸透为大叶肺炎,白细胞10200/立方毫米。

舌质赤,苔薄黄,脉洪数,为表邪入里,热灼太阴。

立法: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桑叶6克 菊花6克 炒杏仁5克 薄荷2.4克 生石膏24克 桔梗6克 黄芩6克 浙贝6克 鲜生地12克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3次。


服药1剂,体温下降,两剂后体温正常,两颧尚赤,咳嗽痰浊,粘稠难出,精神食欲均好,舌苔黄厚,脉数有力

表证已罢,里热未清,继予原方加减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菊花6克 炒杏仁5克 生石膏24克 桔梗5克 鲜生地12克 山栀衣5克 大麦冬10克 浙贝10克 焦军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3次。


又服2剂,热净身凉,午后咳嗽尚重,余症悉无,舌根尚有厚苔,脉缓,肺热未净,继予清热肃肺之剂。

又3日后肺内炎症大部吸收,仅轻咳有痰,乃出院疗养


按:壮热无汗恶寒,似为风寒束表,当予辛温之剂,但咳嗽不畅,痰涎稠浊,口干思饮,便秘溲赤,均为一派热象,表里俱热,邪热闭肺,以银翘、桑菊化裁。而效。同时邪在肺经气分,日晡热度增高,皆可证明热灼肺络之象,所以加用羚羊、壬金散等,直折内外之热势,使疾病迅速获愈。


 

例6

胡某,男,6个月

3月前因肺炎住某医院50余日,经西药输血等积极治疗,好转出院。

其后仍频咳不止,痰壅喉鸣,时有呕逆,日达10余次。近日更有喘憋、烦急不安,乳食难进,大便燥,小溲赤。

入院检查:慢性重病容,重度营养不良,面色苍白,唇紫,两肺啰音,心腹无明显异常,咽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白细胞14900/立方毫米,舌质淡,苔白薄,指纹沉紫,诊为①迁延性肺炎①;营养不良Ⅱ°③佝偻病。

证属脾虚乳滞,久而生热,蕴郁肺胃。

立法:清热肃肺,消导和胃。

方药:陈皮5克 法夏3克 黄芩5克 焦麦芽6克 川贝6克 麦冬10克 炒鸡内金10克 桃杏仁各3克 焦军2.4克 甘草3克

并配以金霉素等治疗。


上方连服6剂,诸症大减,咳轻痰少,体温正常,两肺啰音消失,体力尚弱,自汗出,饮食尚差,

至第9日诸症进一步好转,继予养阴清热之剂:

南沙参6克 生草3克 陈皮3克 麦冬6克 青蒿6克 炙鳖甲6克 川贝5克 焦麦芽6克 炒鸡金10克 苍耳子6克

连服4剂,仅偶咳一两声,无痰。肺无啰音。病愈出院。


按:“治病务求其本”,患儿患肺炎3月,缠绵难愈,脾肺俱虚。小儿患病,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本例正虚又挟邪实,若单纯从补脾土生肺金而言,则使脾土化壅滞,更加阻碍气机,故赵老以导滞和胃以达补脾土之目的,清虚热生津液而肃降肺气,使缠绵难愈之疾获效。这就是赵老治疗小儿易虚易实的特征。

小结

赵心波认为,在儿科疾病的治疗调护方面,要抓一个“准”字。小儿肺炎“热毒盛”和“气阴伤”是正邪斗争的两个方面。在热盛气阴不衰的情况下,可以重用清热解毒;在热盛气阴已伤的情况下,应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并用;在热盛气阴将竭的情况下,应首先补气回阳,待病情稳定后再清热解毒。有一分热邪就清解一分,使之不留后患;如果热退正虚,则主要以扶正养阴为主。这是肺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