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雲泉 2017-09-29

赵汗青

关于翁仲,有个故事很有意思。当年乾隆皇帝,有一次带着一群翰林学士郊游,路过一古墓时,他为了卖弄学问,指着墓前高大的石人问:“这是什么?”一翰林自诩有才回答说:“这石人名叫仲翁。”乾隆闻后觉得这个翰林才疏学浅,随后写下“打油诗”一首:“翁仲尔今称仲翁,必是窗前少夫功;你今不得作林翰,罚到江南作判通。”

乾隆这是故意把四句诗中,每句最后两个字都颠倒过来,以讽刺把“翁仲”错为“仲翁“”的翰林。清时的“通判”是“知府”的属官,是正六品。不用说,皇帝金口玉言,这位三品翰林学士不单降了三级,还得乖乖地去江南做了独一无二的“判通”。故事真假暂不管他,我们来谈谈翁仲。

那么,翁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翁仲,最早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汉时代就被汉人引入关内,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初为铜制,号曰“金人”、“铜人”、“金狄”、“长狄”、“遐狄“”,但后来却专指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上层社会墓葬及祭祀活动重要的代表物件。除了人像外,还包括动物及瑞兽造型的石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

但翁仲一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司马贞的《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

石翁仲非等闲之物,除了帝皇,不是随便可以立的,只有战功显赫的英雄才配立它。东晋时期,谢安指挥淝水之战大捷,胡人从此一蹶不振,晋室保住了南迁江山,晋武帝也破格给谢安墓地立石翁仲。

当然,翁仲既有神力守护宫门坟墓,自然也可以随身佩带,驱除邪魔,于是就有了饰佩的玉翁仲。

玉翁仲在汉代比较流行,是一种使用配饰,用于辟邪。常雕刻为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有孔穿绳便于佩带。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睑为长圆形,睑过于圆的多是后仿的,尤其民国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象。 汉代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仿的则把整个身体做成直筒状。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所见的有胡须的翁仲均为后仿,且胡须用阴线表示,阴线较粗,做工没有汉代的味道。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3.18米以上,据说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

而翁仲路,是南京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经之路。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

据了解,其他早期实物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河南登封嵩山中岳庙前的翁仲像,高约两米,年代约为元初五年(即公元118年左右);2、山东曲阜孔庙收藏的汉越乐安太守麃君墓前的一对翁仲像,高约2.54米和2.2米。上有刻铭,一个自名“亭长”,一个自名“府门之卒”,年代约为本初元年(即公元146年)左右;3、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曲阜东汉鲁王墓前的一对翁仲像,高约2米;4、山东邹县匡庄地面保存的一件石翁仲,高约1.2米;5、山东邹县孟子庙收藏的一件石翁仲,高约1、48米;6、河南洛阳邙山北魏静陵前的一件石翁仲,高约3.14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