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杜甫很忙”,这些课本插画才是最炸裂的?| 意外

 浮生偷闲 2017-09-29

你还记得小时候课本里的那些画?

小时候只觉得是插图,现在看来,却大有深意......

昨晚看新闻,为了迎接十一国庆,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换新了:

这幅画算是很多陪伴我们成长、从小看到大的名画之一吧。

这幅毛主席,倒叫我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类画,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课本里的那些经典插图吗?

陈毅吃墨,珍贵的教科书,她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这些画伴随我们整个童年时光,现在回头再看,亲切无比。

这其中有几幅是现在还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经典油画:

当年上学时看,光背诵全文去了,没怎么仔细观赏过这些画。

现在再回过头看,居然发现,这些油画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比如这幅六年级课本《冀中地道战》的插图:

《地道战》罗工柳,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这是他第一幅油画

明明是一个光线昏暗的马厩,唯一的光源应该是头顶的那个破洞,但是画家却把整个环境画得很亮,像开了灯一样。

导致这幅画的光影很奇怪。

我们都知道受光面亮,背光面暗这个道理:

光线照射的越弱,受光面与背光面对比越强烈:

按照西方古典绘画的画法,这种场景的光应该画成这样: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画家 约瑟夫·怀特

教科书上的这幅画却削弱了光的明暗对比,到处都亮的很。

如果按照光影对比的原则,这明显是不符合事实的。

而且,要知道《地道战》不是个案,像这种不对劲的光,其他画里也有。

▼ 

比如这幅画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南昌起义》:

这幅画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老教授黎冰鸿所作,描绘的是八一南昌起义之前,周总理给起义军做战前动员大会的场景。

南昌起义的时间是8月1日凌晨2点。那么画里的时间点肯定是临近2点,也就是深夜。

单纯看画面,远处的天已经朦朦亮,房子都看的比较清楚:

黎冰鸿把深夜画成黎明,象征“黎明即将到来”,寓意很好。

但是,这幅画的光还是怪怪的。

因为这幅画的前半部分还是画深夜:

左边靠近灯光的亮,右边背靠灯光的地方黑。

可是到后半部分却成黎明了。

前后用光不统一。

为什么会出现光影不“合理”的情况?

你有没有觉得,这种不考虑“光明暗变化”的画法很像中国画,中国画就是只画物体的本来颜色,不考虑光照。比如:

蒋兆和《流民图》(局部)

这幅画和《南昌起义》一比较,显然黎冰鸿在画西洋油画同时,还借鉴了中国画不画光的理念。

除了“光影”我们的老先生没按西方套路画,连另一个西画的基本原则也不遵守了。

这个原则就是近实远虚原则。

《井冈山会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林岗的这幅画,画面前部分的会师场景没毛病,后部分的群山有点奇怪。

这幅画远处的山,用色很纯,像一块青色布景,没有深远的感觉。

按照西画“近实远虚”原则,从色彩角度来说:离我们视线近的事物,用色纯一点,离我们视线远的事物,用灰一点。这么做画面有空间感,看起来立体。

中央美院教授朱乃正先生的这幅风景画,就是用了西画的这一原则。

用很灰的颜色把山推向了远处,画面的立体感起来了:

林岗显然没有完全遵守西画原则来画《井冈山会师》。

上面说的三幅画虽然奇怪,但只不过是光和颜色的运用上不合常理。

要说最奇怪的非这幅画莫属: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中央美院教授

大家从小就认识的名画《狼牙山五壮士》。

这幅灰黑色调的画里,五壮士直直地立在山顶,没有一丝动感,像被永远定格在上面。

一般的战争场景,是有着强烈动感的: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代表作

而《狼牙山五壮士》画的更像是一座纹丝不动的雕塑。

人物和山用了一样的黑灰色调,仿佛二者融为一体,像雕塑和它的基座:

《狼牙山五壮士》人物身上的刻画,没有转折,质感看起来很硬,这种身体的处理,很有雕塑的感觉:

作者詹建俊说,他就是要画出雕塑的感觉,充满力量,让五壮士像纪念碑一样伟岸。


我们讲的四幅画,有光影不太对的、颜色不太对的,还有质感不太对的。是这些艺术家没有掌握绘画技巧,画错了吗?

当然不是,这些不太对的地方都是出于艺术家们创作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什么呢?

就是“油画民族化”。

那什么叫做“油画民族化”呢?

就是把西方油画和中国艺术相结合,创造一种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

要说油画民族化的集大成之作,当属《开国大典》:

▼ 

这幅画很牛,挂在国家博物馆里,全国人都认识。但是这幅画的作者却少有人知晓。

作者叫董希文,是新中国一位很有才华的艺术家。

董希文

他生在民国初年,正是全国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时期。

1934年,董希文进入林风眠创办的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

杭州国立艺专,1958年改 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改名中国美术学院

林风眠曾留学法国,深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

林风眠

回国后一直探索如何把西方的艺术形式融进中国绘画中:

林风眠办学,呼吁兼容中西艺术,弘扬中华文化。

他开明的学术思想启发了很多学生。

当代画坛名宿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以及全才木心皆出自他的门下:

左图: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    

右图:木心

董希文也深受其影响。

为了搞清楚如何把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更好的结合。1943年,董希文去敦煌潜心研究传统壁画近三年。

敦煌壁画

1949年,为庆祝解放军进北京,他画了一幅水粉画《北平入城式》。

整幅画彻底平面化了;气氛灵动,有敦煌壁画神韵:

水粉画,用水调和粉质颜料形成的一种画,颜色透明。现为绘画初学者的必修课之一


1952年,董希文在北京西部胡同的一件小屋子里,创作《开国大典》。

这幅画打破了透视原理,毛主席形象没有受透视法的限制,略微增高,形象突出而又不显突兀,刚刚好:

“高大全”的绘画风格出现了。从此,这幅画成了伟人标准像的鼻祖。

当然,这幅画能写进美术史,远不是靠这些微小的人物改动。

董希文把西方油画和敦煌壁画的技巧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风格油画的先河,实现了油画民族化。

首先,敦煌壁画都是事物的本来颜色:

没有像印象派一样受光影响;

莫奈的《干草堆》,这一系列作品 记录每天、每季不同时间的光线

《开国大典》的用色主要是红色、蓝色和黄色组成。彼此互相不干扰:

其中红色和蓝色正是中国绘画的颜色,即“丹青”。

“丹”是朱砂,红色;“青”是介于蓝绿之间:

其次,《开国大典》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法,但是用色却没有用近纯远灰原则。

近大远小的透视法

因为董希文参考了敦煌壁画的用色特点:颜色远近一致:

所以天空上的云彩近大远小了,可蓝天的颜色却前后一致:

还有,柱子和灯笼前后的红色也一样:

《开国大典》虽然用的是西方的油画材料,但是绘画技巧却来源我们本民族的壁画。

平面化的红蓝黄颜色,不考虑光的变化,正是我们传统绘画的元素。

董希文很巧妙的把中西方艺术结合,推动了油画的民族化。

据说当年毛主席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激动的说:“这才是我们中国的油画,大国的油画。”

建国初期,《开国大典》无疑是一个开山之作,为中国油画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 

其实了解完背后的故事之后,我自己也挺惊讶的,原来那些我们熟悉的课本插画背后,隐藏着一段中国艺术发展探索的故事。

从林风眠、董希文到吴冠中,一代代的前辈艺术家们都在为中国艺术找寻新的出路。

吴冠中结合西画的形式感画国画

我们课本里收录的这些油画,正是当年前辈们做出的一次又一次实验。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些年代久远的画似乎没什么了不起,这些小小的步伐,不过是漫长艺术史之中微不足道的尝试。

但它却在当时的艺术发展语境底下,在中西艺术之间找到了一些结合的支点,这在当时都是振奋人心的破冰之举。

因为这些前辈做出的种种探索,让中国的绘画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看课本的插图,或者我们再给孩子们讲课本插图的时候,也许可以想起,这里面关于艺术的一些深意。

PS:国庆长假就要到啦,就借由这篇跟祖国说句“生日快乐”,也跟大家说声“节日快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