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渣只配坐“最后一排”?老师“解密”排座位难题

 昵称13459355 2017-09-30
学渣只配坐“最后一排”?老师“解密”排座位难题

图说:教室排座位,堪称“世纪难题”

因为“我”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没人愿意和我一块儿坐,所以“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在最后一排……最近,在家长群中,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坐在最后一排》中描述的情节,引发了不少讨论。

表现不好、成绩不佳,就应该坐在角落,受到冷落?“最后一排”是否就是差生的代名词?

心理老师:“以位取人”容易产生被抛弃感

说起这个话题,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陈来秀颇有感触。最近,她正接到一个家长求助。近半年来,这名家长总是觉得,读初二的儿子时常处于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之中。起初找不到原因,后来才知道,孩子因为表现不佳,经常被老师安置在教室“加座”上。和老师几经沟通后,孩子重新回到了原位,但不久,又因为和另一名同学的摩擦,被重新安排坐了“加座”。

陈来秀介绍,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教师一般是按照身高、视力、身体状况及同桌的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的,并且会有个周期性的组间轮换,以避免学生固定坐教室两侧,时间久了造成斜视。如无特别强调某个座位为“惩戒”、“隔离”或“奖励”性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此无感。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强调不得设立有负面影响的“加座”、“专座”,为的就是给孩子们一个公平的、平等的、正常的成长环境。个别学生被置于有特殊批评意味的教室最前面、最后面、最边缘、最角落的位置上,他要经历的心理煎熬不可为不深重。

“哪怕你不提,那也时刻是个‘示众’的靶位,那种被驱离的被弃感、孤独感、羞辱感导致的自暴自弃作用远远大于对孩子的期待效果。”陈来秀强调,而且,孩子的这种反应,会在初中阶段表现得最明显——小学时,孩子年纪尚小,服从性强;高中生已经知轻重,可以和老师平等对话,能够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唯有初中阶段的孩子对老师和家长的话似懂非懂,爱听不听,更需要师长的智慧引领。

学渣只配坐“最后一排”?老师“解密”排座位难题

图说:走红网络的搞笑版座位分布图

学生:能够感受老师内心“座位图”

日前,一张搞笑版教室座位分布图走红网络。教室的前后左右分别分为“学霸区”“高级休闲区”“普通百姓”“VIP风景区”等不同角落,教室后排则自然而然成了“学渣俱乐部区”。

从知名高校毕业,现在从事金融工作的荣先生(化名),自嘲自己曾坐在“学渣俱乐部区”,但是,只是因为自己个子高,并没有觉得有啥不妥。他认为,“无论坐在班级哪个位子,学生都能敏感地感受到,你在老师心里是第一排还是最后一排。”老师内心的这张“座位图”,更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荣先生记得,自己读中学时,班上有个男生理科成绩不佳,但是多才多艺,活动能力也很强。但是,当他兴致勃勃要报名参加一项校园大赛时,却遭到了老师当众的冷嘲热讽。那名男生为此一蹶不振了好久。虽然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情,但这件小事荣先生至今印象深刻。

班主任:最后一排也能成为“荣誉”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资深班主任贺春秋告诉,每次排座位前,确实会有家长私信老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往前坐点,或者和成绩优秀的孩子坐一起。对此,贺春秋说,只有事先制定好“游戏规则”,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公正,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

而在贺春秋班上,谁坐前,谁做后,基本由身高决定。有些孩子视力不佳,则可适当向前挪一排。老师上课时则会有意识地走到教室中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听清楚。贺春秋告诉,面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她更喜欢让他们往前坐,方便老师随时关注,及时提醒,并告知家长老师的用意。与此同时,她会故意安排一些收本子、发卷子之类的小事,分派给临时座位的皮大王们完成,让他们感到,老师是特别重视他们、关心他们。一旦他们完成了小任务,贺春秋则不吝啬她的表扬,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自己原来的位子上去。

令贺春秋感动的是,中队长小丁个头中等,当有同学表示看不清黑板时,他主动要求换到了最后一排,把靠前的座位让给有需要的同学。每天放学,小丁也主动揽下了教室后方关灯、关门的任务。对一些学生来说,坐最后一排反而代表了老师的信任和对班级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