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到中年,乃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保证健康,是必须注意的事情。今日,“爱中医群”劝您,想要在中年的时候少生病,一定要让肝“喝足水”,谨防“肝阴虚”这件事情。 “肝阴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肝阴不足,形象一点理解,仿佛肝得不到阴津水液的滋润而愈发干涸。祖国传统医学素有肝肾同源之说,所以肝阴虚每每以“肝肾阴虚”而论。肝阴虚,到底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呢?说起来,下面这些症状,您可能早有体会—— 1,胸肋部隐痛,绵绵不绝。这种疼痛以胀痛为主,而且长期存在,连绵不绝。在生气、郁闷、焦虑、烦躁的时候会加剧。这是肝阴亏虚,不能濡养肝络所致。如果您仔细看经络图,会发现肝经循行于胸肋,也就明白此中真意了。 2,胃胀,胃部经常不适,偶尔出现吞酸反胃的现象,经常会觉得自己口苦。这实际上是肝阴亏虚,肝气燥滞,进而横逆犯胃的一种表现。 3,口干舌燥,嗓子干痒。这实际上是肝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同时肝火上炎所致的。这样的人,往往舌苔发红,舌苔少甚至无舌苔,津液少。 4,血压升高。由于肝血亏虚,肝阴不足,所以难免肝风内动,形成高血压、眩晕、易怒、烦躁等一系列症状。 5,失眠。肝肾阴虚,不能济心火,导致心火上炎,形成睡眠不安、多梦早醒。 看官,上述症状,在你身上有多少呢?它们往往多见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慢性胃窦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患者身上。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常见病。 一旦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又该如何调治呢?今天,“爱中医群”就为您介绍一张祖国传统医学的好方。它是典型的滋肝阴、疏肝气的方剂。闲言少叙,先看组方—— 北沙参、麦冬、当归各9克,生地黄18克,枸杞子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即可。 别看这方子仅仅有六味药,但是其来头可真真不小。它就是源于《续名医类案》里面的一贯煎,号称涵养肝阴的第一良方。作为炎黄子孙,面对这中医文化的遗产,不能不了解。 |
|